出版社: 臺灣商務印書館
副标题: 閱讀圖像中的愛與憎
原作名: Reading Pictures: A History of Love and Hate
译者: 薛絢
出版年: 2016-2
页数: 368
定价: NTD450
装帧: 平装
ISBN: 9789570529906
内容简介 · · · · · ·
「我是個好奇過度又漫無章法的旅行者。……我愛閱讀字句,也一樣愛閱讀圖畫,並且喜歡從各類藝術品之中讀出直接或隱藏在內的故事──同時卻不必訴諸晦澀的、外行人不懂的詞彙。這本書之所以寫成,是為了要幫像我這樣的普通看畫人找回閱讀這些影像及故事的責任和權利。」──曼古埃爾
曼古埃爾繼閱讀系列,再一次以他廣博的知識及對文學、藝術的敏銳直覺,一如過去和讀者的閱讀分享,坦率地將他直視圖像的感受與看法,行諸於文字,形成這本欲帶領讀者進入「好奇過度又漫無章法」卻精彩絕倫的圖像導聆。
透過曼古埃爾的眼睛看畫,不僅是理解圖像生命史,更能將圖像中的故事,以他深厚的跨文化知識與敦厚的眼界,清楚地重整圖像脈絡,再次考察跨時代圖像在當代的意義。
從梵谷經典油畫的直切感受,到古往今來藝術家、文學家對影像的討論,不同於生澀的藝術理論,而是將一般觀影人的心理感受,直率地書寫成一篇歷久彌新...
「我是個好奇過度又漫無章法的旅行者。……我愛閱讀字句,也一樣愛閱讀圖畫,並且喜歡從各類藝術品之中讀出直接或隱藏在內的故事──同時卻不必訴諸晦澀的、外行人不懂的詞彙。這本書之所以寫成,是為了要幫像我這樣的普通看畫人找回閱讀這些影像及故事的責任和權利。」──曼古埃爾
曼古埃爾繼閱讀系列,再一次以他廣博的知識及對文學、藝術的敏銳直覺,一如過去和讀者的閱讀分享,坦率地將他直視圖像的感受與看法,行諸於文字,形成這本欲帶領讀者進入「好奇過度又漫無章法」卻精彩絕倫的圖像導聆。
透過曼古埃爾的眼睛看畫,不僅是理解圖像生命史,更能將圖像中的故事,以他深厚的跨文化知識與敦厚的眼界,清楚地重整圖像脈絡,再次考察跨時代圖像在當代的意義。
從梵谷經典油畫的直切感受,到古往今來藝術家、文學家對影像的討論,不同於生澀的藝術理論,而是將一般觀影人的心理感受,直率地書寫成一篇歷久彌新的觀賞體驗。
曼古埃爾的文學評論,抑或是圖像心得,總是能讓人從文字當中解放出來。將歷史上的定論、無法推翻的詮釋都拋諸腦後,使一般人「找回閱讀這些影像及故事的責任與權利」。
請跟著曼古埃爾眼中的漫想,找回單純看畫的喜悅!
畢卡索的暴行
世人津津樂道的立體主義繪畫,竟是畢卡索的暴行證據?曼古埃爾帶領讀者窺探畢卡索畫外的為人,與其謬思/情人朵拉的抑鬱與哀愁。
聖母圖中的謎語
西洋繪畫的百年題材──聖母圖,隨著時空嬗遞,形象不斷變化,透過乳房、乳汁的意象,傳達瑪麗亞為基督糧食,乃至宗教對全人類的滋養與關照。
全身長毛的女孩
十六世紀,全身長毛的女孩──多妮娜,令全歐洲瘋狂。同樣全身長毛的家人被巡迴「展覽」,宮廷積極對這一家族進行研究與「教化」。在曼古埃爾的解析下,狼人、野人的「多毛」形象,從原始野性與慾望,逐漸形成恐懼與禁慾。
一雙為人間作證的「腳」
基督教繪畫經常描繪教徒裸露的「腳」,意外與左翼女性攝影家蒂娜‧莫多蒂(Tina Modotti),作品中強調貧民「腳」的構圖一致。看莫多蒂如何以攝影為世人作證,賦予對人敦厚的關愛與對世間強烈的批判。
「女性」藝術家的愛恨
本書介紹現代抽象表現主義畫家瓊‧米契爾(Joan Mitchell)、義大利左翼攝影家蒂娜‧莫多蒂(Tina Modotti)、十六世紀畫家拉芬妮亞‧芳塔娜(Lavinia Fontana)、當代藝術家瑪麗安娜‧嘉特納(Marianna Gartner)幾位女性藝術家,看她們如何蟄伏於男人當道的藝術界中,將才華與情懷寄寓圖像中?
本書特色
★博學大師曼古埃爾帶領您的眼球,一窺圖像與藝術家的愛恨嗔癡。
★彩色印刷,商務經典作品隆重再版!
意象地圖的创作者
· · · · · ·
-
阿尔维托·曼古埃尔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簡介
阿爾維托‧曼古埃爾(Alberto Manguel)
1948年生於布宜諾斯艾利斯,青少年時因酷嗜閱讀,藉由在書店打工來親近書籍,因而巧遇阿根廷文豪詩人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並為視力受損的波赫士朗讀,大受啟發,為往後作家生涯奠定深厚的基礎。先後在義大利、法國、英國、大溪地居住,1985年成為加拿大公民,作品中融入不同文化的視角與觀點,亦其作品中的特色之一。
作為一位蜚聲國際的作家、小說家、翻譯家兼文選編輯,曼古埃爾以其博學多聞、旁徵博引的書籍引人入勝,作品屢屢獲獎,並獲授法國藝術及文學勳章的軍官勳位,他同時也是一位藏書達四萬冊的藏書家。
著有:《閱讀地圖》(聯合報讀書人版年度十大翻譯好書獎)、《深夜裡的圖書館》(法國梅迪奇獎得獎作品)、《閱讀日誌》、《曼古埃爾論閱讀──從愛麗絲談起》及小說《人人都是說謊家》(以上皆由...
作者簡介
阿爾維托‧曼古埃爾(Alberto Manguel)
1948年生於布宜諾斯艾利斯,青少年時因酷嗜閱讀,藉由在書店打工來親近書籍,因而巧遇阿根廷文豪詩人波赫士(Jorge Luis Borges),並為視力受損的波赫士朗讀,大受啟發,為往後作家生涯奠定深厚的基礎。先後在義大利、法國、英國、大溪地居住,1985年成為加拿大公民,作品中融入不同文化的視角與觀點,亦其作品中的特色之一。
作為一位蜚聲國際的作家、小說家、翻譯家兼文選編輯,曼古埃爾以其博學多聞、旁徵博引的書籍引人入勝,作品屢屢獲獎,並獲授法國藝術及文學勳章的軍官勳位,他同時也是一位藏書達四萬冊的藏書家。
著有:《閱讀地圖》(聯合報讀書人版年度十大翻譯好書獎)、《深夜裡的圖書館》(法國梅迪奇獎得獎作品)、《閱讀日誌》、《曼古埃爾論閱讀──從愛麗絲談起》及小說《人人都是說謊家》(以上皆由臺灣商務出版)等作品。
譯者簡介
薛絢
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畢業,專事翻譯。翻譯作包括《植物的秘密》、《空間地圖》、《美學地圖》(以上皆由臺灣商務出版)、《費正清論中國》、《文明的力量:人與自然的創意關係》、《大屠殺的祕思》、《靈魂密碼》等書。
目录 · · · · · ·
第一章 平常的看畫人:影像說故事
第二章 瓊‧米契爾:影像無語
第三章 羅貝‧康班:影像設謎
第四章 蒂娜‧莫多蒂:影像作證
第五章 拉芬妮亞‧芳塔娜:影像是了解
· · · · · · (更多)
第一章 平常的看畫人:影像說故事
第二章 瓊‧米契爾:影像無語
第三章 羅貝‧康班:影像設謎
第四章 蒂娜‧莫多蒂:影像作證
第五章 拉芬妮亞‧芳塔娜:影像是了解
第六章 瑪麗安娜‧嘉特納:影像是夢魘
第七章 菲洛澤諾斯:影像是內省
第八章 帕布羅‧畢卡索:影像是暴行
第九章 阿萊扎丁諾:影像是顛覆
第十章 克勞德‧尼克拉‧雷杜:影像是哲學
第十一章 彼得‧艾森曼:影像為記憶
第十二章 卡拉瓦喬:影像是劇場
結語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图像,如同故事,向我们传达着信息。亚里士多德认为,每一个思考环节中都需要它们。“现在,对于思考的灵魂来说,图像取代了直接的感知。当灵魂承认或否认这些图像好坏的时候,要么回避它们,要么追寻它们。因此灵魂的思考从来离不开拥有精神的图像”。对于盲人来说,其他器官,特别是听觉和触觉,的确提供了需要破译的精神图像。但是对视力正常的人来说,存在是在一幅不断展开的卷轴画之中发生的,经过视觉的捕捉和其他感官的加强或修正之后,图片通过不断变化的含义(或者假定的含义)构建起一套语言,翻译成文字,并从文字再翻译成图片。我们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尝试着去抓住我自己的存在。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一、普通观者:图像即故事 -
人的样子只存在于表皮之上。 剥去皮肤,开始解剖,就都是肌体了。 随后,不可思议的实体令你迷失,与你所知格格不入,却又是本质。 ——保罗·瓦雷里,《手记B》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五、拉维尼亚·丰塔纳:图像即理解
> 全部原文摘录
意象地圖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 条 )

这么古怪的兴趣,不愧是博尔赫斯迷弟!

图像之外——观者的回望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书的封面就像被不小心打翻的红酒泼洒的画作,在流质液体的晕染下显现出了不为人知的本真。似乎要跳脱出画框以外的主体部分,似乎呼之欲出本书想要探讨的主题——是站在图像之外的观者,也就是我们这些回望向蒙娜丽莎的眼睛。 刚好听到一期音频,概括当下是一个“图像社交时代”... (展开)
一场始于图像的旅行(译后记,代发)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孙淼/文 曼古埃尔的这本《可以阅读的图像》,并不是非常学术化。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唯一的想法是好奇心,而不是受什么艺术理论的指导”。这是非常难得的,远比专业的艺术史论述更加吸引人。书中讲述了作者自己在观看和阅读艺术品的时候,通过视觉读到的和通过记忆想起来的回... (展开)
读图时代,图像表意的N种可能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的诞生源于 让像我这样的普通观者能够阅读这些图像和故事的责任和权利。 ~ 近期利用碎片时间读完了 由阿根廷小说家、文艺家曼古埃尔所著,由孙淼老师翻译的《可以阅读的图像》一书。该书共十二章,从多元视角阐述了图像表意之潜力和可能,书中丰富高清的图像不仅开阔了大... (展开)
放下所有戒备,跟随作者的思维和笔触,徜徉在浩瀚的艺术世界里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可以阅读的图像 ——“从艺术中看生与死,从图像中读爱与憎” 今天下午我带全家老小去广西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剧场观看了2024第二届“八桂乐歌”音乐大赛优秀节目展演,考虑到返程可能会比较堵车,我们没有坚持到全部节目表演完,在倒数第三个节目时提前离场了,甚至主动提出今晚... (展开)
图像的力量:从艺术小白到深刻理解
> 更多书评 11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24)8.6分 94人读过
-
Random House Trade Paperbacks (2002)暂无评分 6人读过
-
臺灣商務印書館 (2002)7.6分 14人读过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意象地圖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汪杨 2016-03-30 17:18:40
文笔很不错
0 有用 Eliane 2016-07-27 10:52:36
学术男神推荐的书。艺术品赏析的入门级读物,读来又是耐人寻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