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谣言,指的是没有相应事实基础,却被捏造出来并通过一定手段推动传播的言论。受众未被明确或暗示虚构的前提下,被捏造及传播的与事实不同甚至相反的言论即是谣言。谶语,即迷信的人指事后应验的话。本书主要将中国古代社会的谣言与谶语按时间事件所写,揭露谣言与谶语的“真实性”,阐明。谣言与谶语在本质上都是为了统治者的需要而编造的。
中国古代谣言与谶语小史的创作者
· · · · · ·
-
栾保群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栾保群,河北人民出版社编审,现已退休。以研究中国文化为主,为全国著名学者。出版有《中国民间诸神》(上下)吕宗力,栾保群撰,河北教育出版社
《扪虱谈鬼录》栾保群撰,上海文艺出版社
《酒牌》[清]陈洪绶,任熊等编绘,栾保群解说,山东画报出版社
《中国神怪大辞典》栾保群撰,人民出版社
《历史上的谣与谶》栾保群撰,中国档案出版社
目录 · · · · · ·
前言
壹 先秦时期
糜弧箕服,实亡周国
鸲之鹆之,公出辱之
火中成军,虢公其奔
晋国将大乱,五世不安
后十四年,晋亦不昌
秦与周,合而离
赵为号,秦为笑
贰 秦汉时期
[秦]
城门有血,陷没为湖
亡秦者胡
阿房阿房,亡始皇
大楚兴,陈胜王
[西汉]
宝文出,刘季握
柏人者,迫于人也
三七末世,九虎争帝
公孙病已立
灌玉堂,流金门
皇孙死,燕啄屎
邪径败良田
[新莽]
刘秀发兵捕不道
白水真人
谐不谐,在赤眉
[东汉]
见一蹇人,言欲上天
八厶子系,十三为期
黄牛白腹
彭亡
车班班,入河间
侯非侯,王非王
董逃
千里草,何青青
叁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魏]
代汉者,当涂高
鬼在山,禾女运
其奈汝曹何
阿公阿公驾马车
白马素羁西南驰
大讨曹
……
肆 隋唐时期
伍 宋、元、明、清时期
主编絮语 吉霞
· · · · · · (收起)
壹 先秦时期
糜弧箕服,实亡周国
鸲之鹆之,公出辱之
火中成军,虢公其奔
晋国将大乱,五世不安
后十四年,晋亦不昌
秦与周,合而离
赵为号,秦为笑
贰 秦汉时期
[秦]
城门有血,陷没为湖
亡秦者胡
阿房阿房,亡始皇
大楚兴,陈胜王
[西汉]
宝文出,刘季握
柏人者,迫于人也
三七末世,九虎争帝
公孙病已立
灌玉堂,流金门
皇孙死,燕啄屎
邪径败良田
[新莽]
刘秀发兵捕不道
白水真人
谐不谐,在赤眉
[东汉]
见一蹇人,言欲上天
八厶子系,十三为期
黄牛白腹
彭亡
车班班,入河间
侯非侯,王非王
董逃
千里草,何青青
叁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魏]
代汉者,当涂高
鬼在山,禾女运
其奈汝曹何
阿公阿公驾马车
白马素羁西南驰
大讨曹
……
肆 隋唐时期
伍 宋、元、明、清时期
主编絮语 吉霞
· · · · · · (收起)
喜欢读"中国古代谣言与谶语小史"的人也喜欢 · · · · · ·
中国古代谣言与谶语小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5 条 )

谣言,一种文字的游戏
2023年1月18日001读完,于除夕日炉火旁记录。 “雍正七年(1729年)九月吕留良狱之后,雍正帝胤禛的圣谕中有一段文字,可以看出清统治者是怎样对待“妖言”的,非常可读。此处不想多说,恭抄“圣谕”如下: ……从来奸宄凶丑,造作妖言,欲以诬民惑众者,无时无之。即如从前妖...
(展开)
> 更多书评 5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8)7.1分 254人读过
-
中国档案出版社 (2006)7.1分 119人读过
-
文物出版社 (2018)8.9分 42人读过
-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24)暂无评分 6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民俗学(包括神话故事、乐戏歌舞、工艺美术)【1】 (南池子)
- ✦ 中国古代背景资料 ✦ (普通老鯉)
- 待购书单 (阿波)
- 学稗存目(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相关) (一笑阁主人)
- 。。 (🌸五月雨永远🌸)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37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中国古代谣言与谶语小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小p 2021-10-30 17:05:51
材料挺丰富的,但是写得太像报纸上的随性杂谈
1 有用 哈哈哈 2016-05-12 10:04:01
被科普了好多历史常识😂语言风趣挺有意思的
0 有用 Dynamo 2021-12-29 16:35:20
2021-5-28 补标
0 有用 lena 2018-08-09 10:35:14
用一个月左右乘地铁上班的时间看完的,语言比较通俗,蛮有意思的
5 有用 做梦的下午 2016-07-30 11:43:00
这位石家庄的栾老师应该是看遍了24史中的五行志,提炼总结出了从西周到义和拳一代代心机汉子为了上位而编造出的一首首童谣谶语。可惜少了近代部分,只是借古有点隔靴搔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