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挙的书评 (22)

大甜甜~~ 2019-01-16 13:54:32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版

日本人眼中的中国科举

刚刚到日本来留学的时候,我就钻进了学校的图书馆,想一探日本大学的文献家底。在“国别教育研究·中国教育”类的书架上,我确实见到了非常丰硕的馆藏,既有长年积累下来的统计资料,也不乏一些新近的研究成果,顾明远、潘懋元等国内学术大家的著述也搜罗得大体完备。但我竟然...  (展开)
伯樵·阿苏勒 2019-03-26 16:06:15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版

两本《科举》的故事

【媒体用稿,请勿转载】 如果从1904年科举末科甲辰科落幕、1905年被奏议废止计算,科举制作为生命力绵延长达1300余年的文官选拔机制,已然告别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百年有余。然而,科举同样作为考试制度的古老幽灵,依然活在大部分中国人的噩梦之中。“状元”、“金榜题名”、“名...  (展开)
流浪人 2019-03-19 17:46:47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版

不平等的教育:读宫崎市定《科举》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初得知宫崎市定的《科举》一书在国内出版时,以为会是一本厚重的学术著作,买到手却是薄薄的一本小册子,颇感意外。虽然如此,书的内容倒也丰富。宫崎市定作为京都学派史学第二代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在中国史的多个领域都有研究,这本《科举》正是其代表作。书中分别针对县试...  (展开)
中原一点红 2021-04-14 20:33:48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版

三言两语论断科举制

科举制是古代中国独有的制度,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它和帝制结合,对中国历史影响之深远,无以复加。 古代中国科举制的最深层的目的,是为了打击贵族,笼络士子读书人。 有了科举制,贵族无法天然地凭借出身和血统,取得官职,保持统治地位。也就无法形成庞大的贵族集团。...  (展开)
查水表的 2019-06-22 16:58:03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版

人生本来就是连续的漫长竞争考试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薄薄的小册子从头翻到尾大概只需要半天左右的时间。文中的许多观点,比如科举制设立的初衷、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要节点、后来逐渐僵化的原因以及它的优势和不足,在历史课本以及其它一些地方都已有所涉猎,但本书对这些观点的解析依然令人耳目一新。也让人再次领略了宫崎市...  (展开)
wstdq 2023-10-30 16:56:30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版

宫崎市定《科举:中国的考试地狱》书摘&简评

科举作为高考的前身,从两者的对比可以看出社会形态的变与不变。从半封建半社会主义到半封建半资本主义,历史在这里开了倒车,也有人逆练马克思说这是补课。即使享受了之前遗留的人口和冷战的双重机遇,也由于资本主义的两极分化和封建专制的任意妄为而外强中干。此地社会进步...  (展开)
罗成 2019-05-06 14:36:11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版

从科举到高考,为什么说寒门再难出贵子?

说到考试可能是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的噩梦,很多人参加工作多年都还会梦到回到考场,可见高考对我们影响之深。 考试制度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其前身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创立的科举制,而科举制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又产生过重大影响。 科举的诞生:对抗贵族政治的武器 日本京都学派代...  (展开)
江海一蓑翁 2019-05-25 17:47:59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版

科举、教育与社会

从1905年被奏议废止算起,科举制度告别中国,已经有百余年时间。然而这项推行时间长达1300多年的文官选拔制度,直至今日,仍然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生活。从社会上下对于高考和公务员考试的推崇和重视,到“状元”“金榜题名”“落第”等流行词汇的广泛运用,就足...  (展开)
Kuaibun 2020-03-22 20:02:55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版

从领先到阻碍:在隋朝到宋朝期间起了巨大作用,但任何制度都有时代局限性,跟不上时代还会阻碍发展,要想一直领先,思想得多开放?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回到一千四百年前的隋代,当初举行科举的目的在于打击前朝世袭性的贵族政治,从而确立天子的独裁权力。在这之前的所谓六朝时期(3—5世纪)是贵族势力的黄金时代,社会上特权贵族横行,他们垄断了中央和地方的官位。但中国的六朝则有无数的贵族存在于世间,他们大体分为四个等...  (展开)
亚古兽 2019-07-10 09:37:11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版

夜半吟哦与读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非常平和的小册子,比较完备地介绍了明清科举考试的过程以及个人的评价。作者认为,学校制度与科举考试本为两种制度,前者完成便可谋取职位,后者是对前者的选拔,后来,受人们"进取心"和利益的考虑以及社会的实际变化,前者逐渐成为了后者的筛选与准备阶段。同样地,官府对学...  (展开)
躺倒斋主人 2019-03-25 23:49:37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版

书札

在隋朝之前 大贵族的势力庞大 时常蔑视天子。隋文帝杨坚废除了地方世袭贵族做官的优先权 改为中央任命。为了掌握大量官吏预备队 从而建立科举制度。各种科目的及第者被授予秀才 明经 进士等头衔。 启用官吏叫选举 而考试有各种科目 因此是按照科目进行选举 简称科举。 到了宋代...  (展开)
丢蛋池肯 2019-02-14 11:18:01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版

【转载】中国的科举制度有什么问题,为什么被人看作考试地狱?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转自好奇心日报: http://www.qdaily.com/articles/61177.html?share_from=app&tdsourcetag=s_pctim_aiomsg 作者:曾梦龙 如果没有产生考试地狱,反而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作者简介: 宫崎市定,出生于日本长野县,毕业于京都大学文学部东洋史学科,曾留学法国。历任京都...  (展开)
朱汇蜚 2023-02-01 22:25:41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版

曾经领先世界的制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从汉朝时的举孝廉,到魏晋时的九品中正,再到隋朝推出科举,科举制度最初被用来加强皇权,打击贵族,取代世袭。科举从诞生到全盛,也伴随着皇权的逐步增强。武则天开始,重用通过科举晋升高级官僚的平民以压制贵族,如宋之问、沈佺期等;自此以后,科举官僚的比例进一步上升,...  (展开)
大海 2022-08-06 03:05:13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版

宫崎市定的《科举》

宫崎市定以明清时代为切入口探析科举制度,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主要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乡试是明、清时在各省省城和京城举行的科举考试。按四书五经、策问和诗赋分三场进行考试,每场考三天。乡试发的称为“乙榜”,又称“桂榜”。考中的称为“举人”,头名举人称“解元”。...  (展开)
大海 2022-08-08 10:49:06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版

《科举》

《科举》:宫崎市定以明清时代为例子去探析科举制度,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主要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乡试是明、清时在各省省城和京城举行的科举考试。按四书五经、策问和诗赋分三场进行考试,每场考三天。乡试发的称为“乙榜”,又称“桂榜”。考中的称为“举人”,头名举人称“...  (展开)
霹雳 2021-06-20 17:42:39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版

(1)科举之前,十年寒窗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科举制度始于隋代,是隋文帝为了扭转六朝时期贵族政治而树立的替代品,其基本诉求是要削弱贵族特权,用考试的形式征集民间有识之士进入官僚体系,为天子本人效力。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到清朝末期时的科举制度与其出生之时相比已经发生了天壤之别。本书便是基于19世纪后半期的...  (展开)
momo 2021-04-18 02:26:52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版

2021#阅读记#《科举》

作者宫崎市定是日本东洋史学家,战后日本“京都学派”导师,20世纪日本东洋史学第二代巨擘之一。 宫崎市定对中国学的很多领域,包括社会结构、政+治体+制、经济形态、权+力关系、政+府组织等方面均有独到的研究。 在中国1966年之前,尽管当时宫崎市定在中国史学界被定为“资产...  (展开)
momo 2021-04-04 22:15:20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版

2021#阅读记#《科举》

作者宫崎市定是日本东洋史学家,战后日本“京都学派”导师,20世纪日本东洋史学第二代巨擘之一。 宫崎市定对中国学的很多领域,包括社会结构、政治体制、经济形态、权力关系、政府组织等方面均有独到的研究。 中国wengge开始之前,尽管当时宫崎市定在中国史学界被定为“资产阶...  (展开)
一大坨 2020-01-09 15:46:09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版

古今一致

科举的贡献就是考试选拔这种制度的设立。至于其学习内容,从一开始就对所治理国家没有什么帮助,生员无非是识字。事务能力方面年代越往后,经学越兴盛反而越不具备,几乎就是行政废物。律法,税收,民政,经济全都靠着吏员和师爷。而且这种考试模式通过下面宫崎市定写于60年代...  (展开)
辣条莱顿 2019-09-09 15:06:18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版

考场里的鬼怪

在《科举》里感受到日本学者的举重若轻,笔触平和而细致。一方面科举制度是相对开放和公平的,另一方面科举制的外壳下涌动着天赋、贫富、运气等诸多的差异性。宫崎市定把“金榜题名”更多的归结于运气,诚然能耐得住三天两夜的地狱级考场,还得提防魑魅魍魉的干扰的情况下,能...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22条)

订阅科挙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