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Fernando Savater
出版社: Editorial Arie
出版年: 2008-1
页数: 288
定价: EUR 17.50
装帧: Tapa blanda
ISBN: 9788434453630
出版社: Editorial Arie
出版年: 2008-1
页数: 288
定价: EUR 17.50
装帧: Tapa blanda
ISBN: 9788434453630
豆瓣评分
Las preguntas de la vida的创作者
· · · · · ·
-
费尔南多·萨瓦特尔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费尔南多·萨瓦特尔(Fernando Savater,1947— ),西班牙马德里中央大学哲学教授,著名哲学家,被誉为“西班牙的萨特”。欧洲著名公共知识分子之一,被称为“西班牙的拉什迪”,2000年作为BastaYa 民众运动的代言人获Sakharov人权奖。另外还曾获Anagrama奖,Fernando Abril Martorell奖,Cerecedo Cuckoo奖,2000年奥尔特加?加塞特新闻奖。2003年5月曾与哈贝马斯、德里达等7位公共知识分子一起联名发表文章,挑战美国霸权,呼吁打造核心欧洲。主要作品有:《尼采的思想》、《哲学词典》、《伦理与政治》、《教育的价值》,其中最有名的为普及性质的《哲学的邀请——生命的追问》与《伦理学的邀请》,前者被译成11种语言,并被作为西班牙中学教科书使用;后者则被译成24种语言。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假设我上了一列火车,并购买了相应的火车票。一路上我一直心不在焉,思考着我个人的一些事情,而没有注意到我一直在摆弄手里的车票,不断地将它卷起又展开,直到最后无意之中把它扔出了车窗外。 过了不久,检票员过来了,要我出示车票——这可真是太悲惨了!我可能要挨罚。我只能嘟哝着说“我已经无意之中……把它扔掉了”,以求原谅。恰好这位检票员也具有一些哲学家气质,他说道:“好,如果你对自己所做的事完全没有意识,你就不能说你把它扔掉了。它完全有可能是自己掉下去了。” 但是我不准备接受这种不在场的解释,于是我说道:“对不起,但这是两码事。一种情况是我的车票掉了,另一种情况是我把它扔掉了。尽管我是无意之中把它扔掉的。” 对于这位检票员来说,进行这场争论似乎比向我罚款更让他觉得有兴味,他说:“你想想看,‘扔掉’车票是一个行为,它完全不同于‘车票掉了’,‘车票掉了’只是所发生的那么多事情中的一件。一个人之所以作出某个行为,是因为他自己想这样行为,是吧?但是各种事情则不然,它们发生在一个人身上,而不是这个人主观欲求的。因此,由于你主观上并不想扔掉车票,我们就可以说它事实上是自己掉了。” 我不能接受这种机械主义的解释,抗议道:“不不!如果我当时睡着了,我们就可以说车票是掉了。甚至比如一阵狂风把车票从我的手中吹走,也可以这么说。但是当时我是完全清醒的,也没有风,事实就是我把车票扔掉了,尽管我并不想这么做。” “啊哈!”检票员边用铅笔敲打着记事本边说道,“如果你不想这么做,你怎么知道扔掉它的恰好就是你?因为‘扔掉’一样东西就是去做一件事情,而如果一个人不想去做一件事的话,他是不可能去做的” “那你听好了!我扔掉了这张被我揉成一团的车票,因为当时我确实产生了扔掉它的欲望!” 于是他马上向我罚了款。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01页 -
死亡和太阳一样,都不能面对面地注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Las preguntas de la vida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4 条 )

哲学家是唯一愿意承认自身一无所知的人
这本《哲学的邀请》是西班牙哲学家费尔南多·萨瓦特尔写给大家的一封哲学世界的邀请函。书中对于哲学问题的讨论以及做哲学的方法的深思非常值得一读。 ~ 哲学家必须亲历他的哲学先辈已经走过的路,或是尝试以某种全新的视角为基础的新路程,而这种全新的视角需要他独立思索才...
(展开)

不错,但还是不如大问题系统化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书中,作者萨瓦特尔并没有给读者灌输那些深奥难懂的哲学理论,而是从一些基本问题出发,让我们认识到哲学的奥妙。 一、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哲学?我们应该如何踏上哲学之路? 萨瓦特尔指出,虽然我们生活在信息爆炸、科学发达的社会,但有一些问题仍没有终极答案,而哲学存在的... (展开)
科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哲学开启了人类的智慧!
《哲学的邀请》正如书名,这是哲学对读者的一份邀请,作者不是教导读者,而是邀请读者进入哲学殿堂,和他一起思考哲学问题。 在萨瓦特尔的哲学世界里,我们将与从古至今的哲学圣贤对话,将会探讨世界的罪恶、人的死亡、宇宙的来源、自由的选择、人和上帝的存在、美的真谛等重要...
(展开)

一张长期有效的邀请函或哲学普及读本的典范
读过很多以普及推广哲学为目的而写的书——至少这些书确实这么宣称了——但大多不是过于刻板,就是失于浅薄。 而《哲学的邀请》却非常准确的把握住了一本哲学普及读物应有的角度和层次,从绝大多数人共有的经验和想法切入,真正做到了很多读物标榜吹嘘却做不到的深入浅出。 ...
(展开)

哲学的恐怖:虚无——一个怀疑主义者的告白
哲学不一定能让人抓住真相,但它毫无疑问地在不断帮人撕破假象 ——C.Z·W 我曾经住在一个铁皮屋里 封闭,压抑,令人窒息 漫长的过去 我都住在这个铁皮屋里 半死不活,苟延残喘 直到梦中出现了你 你的名字叫苏菲 “看看外面那个世界吧,她真实又美丽” 你在我耳边吟吟低语 于是...
(展开)
> 更多书评 34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8.1分 291人读过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8.6分 103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西语书单 (FOURTEEN)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Las preguntas de la vida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FOURTEEN 2018-04-18 20:03:20
Vivimos en un mundo tremendamente racional pero poquisimo racion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