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副标题: 对金融危机的反思
原作名: Stress Test: Reflections on Financial Crises
译者: 益智
出版年: 2015-4-1
页数: 456
定价: 58.00元
装帧: 假精装
ISBN: 9787508649436
内容简介 · · · · · ·
拯救美国经济的焦点人物——美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财政部长盖特纳,反思整个金融危机始末!
在这本充满启迪的回忆录中,蒂莫西•盖特纳解释了美国如何成功渡过了其政治和金融系统的最终压力测试。
作为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主席和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的财政部长,盖特纳帮助美国渡过了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从繁荣到萧条到抢救再到复苏。在这部坦诚、吸引人、有历史价值的回忆录中,带领读者领略危机的台前幕后,解释他如何做出各种艰难抉择以及在政治上不受欢迎的决定,用以修复一个破碎的金融体系,防止国家经济走向崩溃,避免了第二次经济大萧条,但却失去了美国人民的支持。
《压力测试》揭示了盖特纳部长鲜为人知的一面。他讲述了早期作为一个年轻的财政部官员帮助应对1990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然后描述了在华尔街繁荣破灭之前他所看到的一切,所做的事情和他错过的事情。他带领读者进入其间,从危机...
拯救美国经济的焦点人物——美国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财政部长盖特纳,反思整个金融危机始末!
在这本充满启迪的回忆录中,蒂莫西•盖特纳解释了美国如何成功渡过了其政治和金融系统的最终压力测试。
作为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主席和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的财政部长,盖特纳帮助美国渡过了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从繁荣到萧条到抢救再到复苏。在这部坦诚、吸引人、有历史价值的回忆录中,带领读者领略危机的台前幕后,解释他如何做出各种艰难抉择以及在政治上不受欢迎的决定,用以修复一个破碎的金融体系,防止国家经济走向崩溃,避免了第二次经济大萧条,但却失去了美国人民的支持。
《压力测试》揭示了盖特纳部长鲜为人知的一面。他讲述了早期作为一个年轻的财政部官员帮助应对1990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然后描述了在华尔街繁荣破灭之前他所看到的一切,所做的事情和他错过的事情。他带领读者进入其间,从危机开始,到加剧。然后失控,讨论他在纽约联储和财政部期间最具争议的任期,包括拯救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破产时悲惨的周末,对AIG的救援和公司大量分红的愤怒,以及在奥巴马政府内部对他的广受批评但最终成功结束危机的计划所做的斗争,并将争取到在70多年来最全面的金融改革。
压力测试的创作者 · · · · · ·
-
蒂莫西·F.盖特纳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盖特纳是美国经济学家,第75任美国财政部部长,也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财长,曾担任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研究助理,于1988年加入美国财政部国际事务司,并在接下来的10多年中先后担任负责国际货币和金融政策的副助理部长、负责国际事务的助理部长和负责国际事务的副部长。2002年,他加入美国外交学会,成为国际经济部门的高级研究员。同时,他还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政策发展和回顾部门负责人。2003年10月,他被任命为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在2003年进入纽约联储之前,盖特纳在财政部服务过3届政府和5任财长。他还曾受雇于前国务卿基辛格的私人公司“基辛格同仁公司”。
盖特纳是处理金融危机的专家,此前曾研究过亚洲金融危机,曾参与制定墨西哥、印度尼西亚、韩国、巴西和泰国金融救援计划。他看待问题的敏锐性令人难以置信,往往能够凭直觉迅速找到问题关键之处,闯过危机。
作为纽约...
盖特纳是美国经济学家,第75任美国财政部部长,也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财长,曾担任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的研究助理,于1988年加入美国财政部国际事务司,并在接下来的10多年中先后担任负责国际货币和金融政策的副助理部长、负责国际事务的助理部长和负责国际事务的副部长。2002年,他加入美国外交学会,成为国际经济部门的高级研究员。同时,他还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政策发展和回顾部门负责人。2003年10月,他被任命为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在2003年进入纽约联储之前,盖特纳在财政部服务过3届政府和5任财长。他还曾受雇于前国务卿基辛格的私人公司“基辛格同仁公司”。
盖特纳是处理金融危机的专家,此前曾研究过亚洲金融危机,曾参与制定墨西哥、印度尼西亚、韩国、巴西和泰国金融救援计划。他看待问题的敏锐性令人难以置信,往往能够凭直觉迅速找到问题关键之处,闯过危机。
作为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主席和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的财政部长,蒂莫西•f•盖特纳帮助美国渡过了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
目录 · · · · · ·
引 言 定时炸弹 / XIII
第一章 一个美国人在海外 / 001
第二章 危机的教训 / 015
第三章 逆风而行 / 045
第四章 火在烧 / 077
· · · · · · (更多)
引 言 定时炸弹 / XIII
第一章 一个美国人在海外 / 001
第二章 危机的教训 / 015
第三章 逆风而行 / 045
第四章 火在烧 / 077
第五章 世界末日 / 113
第六章 我们来搞定 / 151
第七章 落入火坑 / 189
第八章 预则立,不预则废 / 231
第九章 渐入佳境,感觉更糟 / 263
第十章 变革之争 / 293
第十一章 余震 / 333
后 记 金融危机的反思 / 375
向危机团队致敬 / 401
致 谢 / 409
作者注 / 413
注 释 / 415
· · · · · · (收起)
喜欢读"压力测试"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压力测试"的人也喜欢 · · · · · ·
压力测试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2 条 )

关于危机的当代传世之作

对金融危机的产生及应对进行深刻总结的力作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如果说现今在世的谁对于金融危机最有发言权的话,那么除了Bernanke之外大概就要数到Geithner了。作为一名职业公务员,很少有人有他这样的应对危机的丰富经历--从任职财政部处理国际经济事务亲身参与墨西哥龙舌兰危机,亚洲金融危机;到纽约联储局任上亲眼目睹危机前的产生到崩... (展开)
> 更多书评 22篇
论坛 · · · · · ·
非金融专业可以读吗? | 来自pan | 1 回应 | 2018-11-10 21:08:06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Crown (2014)8.9分 111人读过
-
Broadway Books (2015)暂无评分 2人读过
-
未知出版社暂无评分 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二) (37°暖)
- 华尔街史 (糖上瘾先生)
- 生活中永远保持期待:好书追寻中 (无心恋战)
- 高评分kindle电子书 (人闲桂花落)
- 比尔盖茨的书单(2013-2021 英中对照版) (慢Man)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压力测试的评论:
feed: rss 2.0
5 有用 Xitao 2020-07-02 00:14:01
就一星,不能再多了,小学流水账水平,而且顶多算zheng客的自白,因为稳住老百姓是zheng客该做的,但是市场本身可以自己调节,抱薪救火的事还出本书说自己是金融学家?评论区那么多人说干货的,是刷好评的么?还是你们智商就是低!蠢民?!我认为市场应该自由发展,无论是一个购房者,还是房贷者或者靠贷款的商业公司都是“企业家”的角色,因为自己决策错误,自己应该承担,承担不了就死去,为什么要别人买单(放水后金... 就一星,不能再多了,小学流水账水平,而且顶多算zheng客的自白,因为稳住老百姓是zheng客该做的,但是市场本身可以自己调节,抱薪救火的事还出本书说自己是金融学家?评论区那么多人说干货的,是刷好评的么?还是你们智商就是低!蠢民?!我认为市场应该自由发展,无论是一个购房者,还是房贷者或者靠贷款的商业公司都是“企业家”的角色,因为自己决策错误,自己应该承担,承担不了就死去,为什么要别人买单(放水后金钱价值被稀释)作者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不就是去杠杆,隔离有希望的公司,低价吞了要死的公司,最后没收老百姓房子,肥了银行家,这就是利用杠杆割韭菜后,又施肥,美其名曰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展开)
1 有用 偏西 2017-02-23 22:19:11
综合来看,金融危机有不可避免的意思,经济经过一段太长时间的高速发展,信贷大幅增长,金融创新的不断加码,造成对未来的过度乐观,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实体经济的非理性扩张,泡沫的积累,最终从房地产开始导致了牵连全球的金融危机,可以说房地产的非理性繁荣是导火索,并非主因,就算房地产的泡沫不破,其他资产的泡沫也必然会到来,总之多年急剧的风险集中释放,其中当然监管的滞后和放松也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起源于过度... 综合来看,金融危机有不可避免的意思,经济经过一段太长时间的高速发展,信贷大幅增长,金融创新的不断加码,造成对未来的过度乐观,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实体经济的非理性扩张,泡沫的积累,最终从房地产开始导致了牵连全球的金融危机,可以说房地产的非理性繁荣是导火索,并非主因,就算房地产的泡沫不破,其他资产的泡沫也必然会到来,总之多年急剧的风险集中释放,其中当然监管的滞后和放松也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起源于过度乐观,爆发于信任危机。是盛久必衰,是长久繁荣后带来的释放。就像经济周期一样,根植于人类社会,可见的未来很难摆脱,甚至可以追溯到人的劣根性,好了伤疤忘了疼,同时又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一方面在长久的安逸面前,忽略了长期积累的潜在危机,一方面在危机中又过度悲观,矫枉过正。 (展开)
1 有用 目不识T 2023-06-10 07:59:53 江苏
作者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真是看不出来他想表达的重点是什么 一会儿觉得作者是个理想主义者 一会儿觉得作者是个十足的妥协者且没有任何原则 一会儿作者为了某些观点可以坚持己见 一会儿作者开始毫无底线的后退,然后想尽办法为自己辩解 不要用政治的复杂性来为作者辩解,这只是借口 作者废话很多,如果这本书的篇幅只有当前的三分之一,则可以获得一个推荐,但是当前的长度,真是没有性价比
1 有用 Ryan.23 2015-09-04 11:35:51
巴菲特今年推荐的新书之一。作为美国前财长,将金融海啸的种种应对措施写的如此详尽,实属不易。从中可见为了维护美元霸权和自身经济稳定美联储和白宫作出的种种努力,应对之快,堪称效率。此外,书中还提及关于推出刺激的言论,一开始救助便想得到退出,应该来说思维的完美无懈可击。值得一看的好书。
0 有用 欧森 2020-04-25 18:50:25
断断续续还是读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