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孤独 短评

热门 最新
  • 7 那个小北 2017-11-10 19:09:05

    3.5星。总觉得这种书像是通识类,看着内容多,看下来又觉得没讲什么。也有可能是时间过去好几年,最佳阅读期已经过了。最近读网络、传播学书的一大感受就是,技术更新快,研究内容容易速朽。当时觉得还不错的内容很快就会让人觉得乏味无新意。缺乏框架性思维、预测判断是硬伤,对研究者要求更高了。

  • 2 2016-08-11 20:13:27

    书名非要这么改么

  • 1 夜阑Vic 2015-05-18 18:38:41

    难得看到这样新的译作。不过启发性不算很强。

  • 0 易观 2015-07-04 08:23:41

    主要译者。

  • 0 迟恩 2015-07-30 20:29:11

    网络化个人的生存之道,对理解移动媒体略有启发。前两不分多为阐述现象,第三部分有料多一点。看完最大感触就是盆友圈必须要分组啊。

  • 0 简不易 2023-03-15 08:34:44 上海

    十年前的网络前沿作品,如今看并未过时,可谓移动互联时代“数字化生存”个人指南。最有价值的部分是第一编以网络思维理解世界的社会学知识,以及将网络化的个人主义定义为新的社会操作系统。挺喜欢中文书名“超越孤独”,想起“现代人为什么越来越孤独”这个老话题。我对孤独感有一个简单的量化指标:见到的人数/认识的人数。现代社会见到的人远超认识的人,而网络社交无疑让这个指标再次飙升。孤独感其实是人类社会突破邓巴数后的进化心理不适。

  • 0 G 2018-05-16 16:37:39

    内容比较琐碎

  • 1 小城小姑娘 2016-09-05 09:36:44

    读十本这样的书还不如去互联网公司上班三个月

  • 2 唐田英里南 2017-09-25 20:56:03

    可惜了第一章那么多细碎的洞见,完全没有展开。可惜了那么多的数据,完全没有用好。书名被篡改得像专栏作家的畅销书。

  • 0 2018-10-14 21:19:27

    这翻译……看着累人!内容没有实质性的帮助

  • 0 奶泡儿 2019-12-18 06:04:43

    过时,废话多

  • 0 余弦 2016-10-10 18:10:58

    文中提到的“过滤气泡”https://www.ted.com/talks/eli_pariser_beware_online_filter_bubbles?language=zh-cn

  • 0 A Muggle 2019-04-23 20:05:50

    毕竟互联网发展这么快 书本的东西太容易成为过去式

  • 0 阿西八角不童话 2020-01-15 21:53:30

    框架清楚,从目录中就可以把握,案例数据充实。但现在网络化个人主义大约已经是常态了。

  • 0 檞寄生 2015-09-22 15:59:58

    书的内容可能不错,但是翻译实在让人觉得不舒服,也就是四六级的水平

  • 0 Riz大魔王 2018-07-22 19:49:25

    实在是水的一匹

  • 0 是漪嗷! 2024-02-07 19:43:48 辽宁

    本科毕业论文参考书。 偏传播技术的社会学理论书,出版十多年了,读起来没觉得过时。

  • 0 小扁 2021-11-10 19:09:38

    写得好散啊 不过很易读

  • 1 Hannah饱嗝栗 2016-08-28 14:56:24

    本书概要:阐述社交网络、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三重革命构造出的新的社会操作系统——网络个人主义,及其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以及网络化世界个人应如何存在(十六条行事指南),最后描述和预测了网络个人主义的未来(技术和网络发展带来的便利与过度互联带来的隐私问题) 总体来讲:全书重点集中在最后两章,其余篇目废话较多,描述多于阐释与分析,且故事无聊可读性较差。 ps:分割身份,建构自我的多重角色——绝对是互联网丛林生存之道啊!!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