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Jean Amery
出版社: Klett-Cotta
副标题: Diskurs über den Freitod
出版年: 2015-2-6
页数: 173
定价: EUR 16.95
装帧: Broschiert
ISBN: 9783608939477
出版社: Klett-Cotta
副标题: Diskurs über den Freitod
出版年: 2015-2-6
页数: 173
定价: EUR 16.95
装帧: Broschiert
ISBN: 9783608939477
豆瓣评分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简介】
让·埃默里(Jean Améry,1912—1978)
原名汉斯·梅耶(Hanns Mayer),出生、成长于奥地利维也纳,并在这座城市学习了文学和哲学。1943年,埃默里因散发反纳粹读物而遭逮捕,被押往奥斯维辛集中营。苏联军队进驻波兰后,他先后被转移到布痕瓦尔德和贝尔森集中营关押,直至1945年才被释放。战后,埃默里在瑞士多家德语报社做记者以谋生。1966年,他出版了书写自己奥斯维辛经历的文集《罪与罚的彼岸:一个被施暴者的克难尝试》,并因此广为人知。后又出版数本著作,包括他最著名的哲学论著《独自迈向生命的尽头》《变老的哲学:反抗与放弃》等。1978年,埃默里自杀身亡。
···
【译者简介】
杨小刚 德国图宾根大学哲学系博士,现任中山大学哲学系副研究员。另译有《罪与罚的彼岸:一个被施暴者的克难尝试》等。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但想要尝试作为变老人体验他们的状态真相的人,虽然放弃了欺骗,却无法摆脱那种含混,这种含混最终都作为公开的冲突不可避免地凸显出来。他接受了消灭,知道在这样的接受中只能靠起身反抗时间来保存自己,但他的反抗已被判定为失败——这正是对不可改变之事的肯定,也是接受。他对消灭说不,同时也说是,因为只有在毫无根据的否定中他才能作为他自己面对那不可避免之事。他没有在去除自我的规范性的孤独中失去自我,也不在疯人院里寻找栖身之处,他不用青年的面具或者谎言重重的老年伊甸园欺骗自己。社会裁定他是谁,他就是谁。他是什么?是虚无。而在承认这种“无”的同时,他又成了“有”。通过他人的目光他让否定成了自己的事情,并起身对抗。他投身于无法完成的事业。这是他的机会,也许也是他在尊严中真正老去的唯一可能。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12页 -
在用语言表达自己的体验时,我们始终处于两难之中:一方面,只有含义具备公共性的词语才能使我们的体验获得广泛的理解;另一方面,太具备公共性的词语却会使我们体验的本己性和独特性受到损失,写作者、艺术的创造者们因此追求用更丰富、更细膩、更复杂的符号来准确地传达经验。然而,符号始终处于外在的公共空间中,否则它就不能成为符号,它也就始终和它试图加以表达的人的主观经验处于两条平行线上。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代序
> 全部原文摘录
Hand an sich legen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1 条 )


死亡将我们从空间中夺走,也将内部时间摧毁
不知从何时起,对“老去”的忧虑渐渐渗透至各个年龄层的人们的生活。两鬓斑白的老人守着电视机前的养生节目、年过五十的父母研究起中医食谱,部分八零九零年代生人则热衷于寻找各式护肤品保健品……“老去”究竟意味什么?也许,它不仅意味着躯体的衰弱、记忆力的退化、语言系...
(展开)

让这短暂的人生,翻滚吧!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当第一眼看到这本书的标题《变老的哲学》时,内心是深深触动的,一个妙龄未婚老青年,变老?不存在……嗯……不承认!但是不管怎么嘴硬,身体和思想还是很诚实的在反抗与放弃中挣扎徘徊。 哲学书,晦涩难懂仿佛是共通点。小小的一本啃了很久,从译者的代序开始,就想着放弃,毕... (展开)
> 更多书评 21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鹭江出版社 (2018)7.8分 484人读过
-
未知出版社 (1994)暂无评分 1人读过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Hand an sich legen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91.7 2015-11-01 05:14:40
不建議讀愛默裡,建議讀他引用的薩特、維特根斯坦、杜爾凱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