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瞿秋白在就义前夕写下《多余的话》,全文两万余字,总标题后引《诗经黍离》“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作为题记。正文共列7个标题:何必说——代序、“历史的误会”、脆弱的二元人物、我和马克思主义、盲动主义和立三路线、“文人”、告别。《多余的话》的独特价值就在于他的坦诚与真实,读者从中看到了一个立体的“人”。文中表达的个人际遇感受,与时代的革命洪流形成强烈的反差和冲突,给后人留下了不同解读的历史谜题,也曾给他身后造成了诸多误解与政治的余波。
多余的话的创作者
· · · · · ·
-
瞿秋白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瞿秋白(1899-1935),号熊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作家,文学评论家。瞿秋白精通俄语,颇有才气,翻译了许多俄语文学、政治著作,是第一个把《国际歌》翻译成中文的人。瞿秋白与鲁迅有着很深的交往,其被捕后鲁迅曾想方设法委托人营救。瞿就义后,鲁迅叹息良久,说:“瞿若不死,译这种书(指《死魂灵》)是极相宜的,即此一端,即是判杀人者为罪大恶极。”并带病编校了瞿的遗著《海上述林》。瞿秋白另著有《赤都心史》《饿乡纪程》等。
目录 · · · · · ·
多余的话
何必书?(代序)
历史的误会
脆弱的二元人物
我和马克思主义
盲动主义和立三路线
“文人”
告别
记忆中的日期
乱弹
乱弹(代序)
世纪末的悲哀
画狗罢
哑巴文学
一种云
非洲鬼话
狗样的英雄
猫样的诗人
吉诃德的时代
苦力的翻译
财神还是反财神
《铁流》在巴黎
谈谈《三人行》
散论
· · · · · · (收起)
何必书?(代序)
历史的误会
脆弱的二元人物
我和马克思主义
盲动主义和立三路线
“文人”
告别
记忆中的日期
乱弹
乱弹(代序)
世纪末的悲哀
画狗罢
哑巴文学
一种云
非洲鬼话
狗样的英雄
猫样的诗人
吉诃德的时代
苦力的翻译
财神还是反财神
《铁流》在巴黎
谈谈《三人行》
散论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人往往喜欢谈天,有时候不管听的人是谁,能够乱谈几句,心上也就痛快了。何况我是在绝灭的前夜,这是我最后“谈天”的机会呢?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多余的话 -
本想能够考进北大,研究中国文学,将来做个教员度这一世,甚[什]么“治国平天下”的大志都是没有的,坏在“读书种子”爱书本子,爱文艺,不能“安分守己的”专心于升官发财。 我却因为对组织尤其是军事非常不明了也毫无兴趣,所以只发表一般的政治主张,其余调遣人员和实行的具体计划等就完全听组织部军事部去办,那时自己就感觉到空谈的无聊,但是,一转念要退出领导地位,又感[觉]得好像是拆台。 我自己忖度着,像我这样的性格、才能、学识,当中国共产党的领袖确实是一个“历史的误会”。我本只是一个半吊子的“文人”而已,直到最后还是“文人结[积]习未除”的。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多余的话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轻经典(共88册),
这套丛书还有
《人性的优点全集(完整全译本)》《自卑与超越(完整全译本)》《你是人间四月天》《娜娜》《永别了,武器》
等
。
喜欢读"多余的话"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多余的话"的人也喜欢 · · · · · ·
-
- 维多利亚文学、能量与生态想象 8.4
-
- 国家与学术的地方互动 9.2
-
- 中心城市的革命 8.0
-
- 赤都心史 7.8
-
- 清季民国时期的“思想界” 7.7
-
- 西安事变新探 8.9
-
- 从革命到政治(典藏本) 9.0
-
- 花间集校注 9.0
-
- 品味唐朝 8.9
多余的话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7 条 )


书生的真实灵魂--读瞿秋白的《多余的话》
全球有二十亿人眼光在看英国王子威廉和平民王妃凯特的婚礼,仿佛这是不平和世界的冲喜和强心剂,不管是什么样的时代,人们依旧有个王子与公主的童话情结,灰姑娘的梦想,只要还相信爱。 但我的眼光在这本书上:瞿秋白的《多余的话》(足本)。瞿秋白是我心中的王子,一直...
(展开)


鏡里鏡外 ——論瞿秋白的自我認同與實現
1935年5月,瞿秋白在生命盡頭寫下〈多餘的話〉對自己的一生進行總結時,將自己形容為“脆弱的二元人物”(瞿秋白 1975:10),並在告別中寫道“我始終不能夠克服自己的紳士意識,我終究不能成為無產階級的戰士”(瞿秋白 1975:29),表現出些許在經過漫長而痛苦地於兩種人格身...
(展开)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9年11月1日)8.5分 3244人读过
-
贵州教育出版社 (2005)9.2分 1475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3)9.0分 484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12)8.4分 310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①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书单来了|书单狗推荐合集【2020】 (№ 偏执)
- 红色的书 (廌喵)
- 我的书 (Débris)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7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多余的话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无聊 2025-04-22 15:28:54 重庆
拖延几个月总算草草读完。《多余的话》当然是极真诚的,我相信名人也许都有此心路历程,但多数人或多或少喜欢伪装。后面的《乱弹》《散论》实在太乱了,需要一些中译中。很多句子只是过了下脑子,缺少背景材料导致很难理解真正所指,勉强能看出主要是倡导白话文、反帝反封反官僚,有一些初步的阶级斗争思考。不太认可对小资产阶级和虚无主义的批判,我觉得这是在分化仅有的民众。
1 有用 三周華不注 2019-04-23 20:15:31
“绝不愿冒充烈士而死”临死前“揭穿假面具”对政治“已感到万分的厌倦”“只要永远的休息”精神上的痛苦只能通过肉体的消灭而解决。“遗言”:“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世界第一。永别了!”很揪心,他当上书记只是“历史的误会”,热爱文艺的他本只想“随便一个小市镇上去当一个教员”。 P.S.因为此自我解剖,丶又Ge时期其墓地被毁,其妻受迫害而亡。 题外话:研究者确实很无聊,去考证瞿秋白“遗言”中豆腐是什么... “绝不愿冒充烈士而死”临死前“揭穿假面具”对政治“已感到万分的厌倦”“只要永远的休息”精神上的痛苦只能通过肉体的消灭而解决。“遗言”:“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世界第一。永别了!”很揪心,他当上书记只是“历史的误会”,热爱文艺的他本只想“随便一个小市镇上去当一个教员”。 P.S.因为此自我解剖,丶又Ge时期其墓地被毁,其妻受迫害而亡。 题外话:研究者确实很无聊,去考证瞿秋白“遗言”中豆腐是什么豆腐。。。想起一篇考证鲁迅《祝福》里阿毛剥的是什么豆的论文。。。 (展开)
2 有用 蚁满长安 2018-03-31 14:32:26
真话会暴露出一个人真实的性情,对很多人来说这是多余的,所以叫多余的话。造神、被造神,还有什么要背负时代的责任等等,这都是说给别人听做给别人看的,说多了,也同样是多余的话。革命者在未找到“正确”的道路之前会不会迷茫?会。不会迷茫的,一种是造反派,一种是野心家,这两种人想的只是往上爬,所以不会迷茫。散论的文章基本上都收录在鲁迅的几个集子中,这也导致了很多人误以为《最艺术的国家》是鲁迅写的
1 有用 西西福城堡 2025-03-18 22:58:14 江苏
这本书最大的难能可贵之处是真诚,特别是首篇。他跟爱人说,但愿她从此厌恶我,忘记我,使我心安罢。秋白告诉大家,不要把他说得太好。可是他真的很好。其他的杂文评说,很辛辣,有鲁迅体,但很多长句子可以简洁些。
2 有用 Euphemos 2019-07-17 23:49:51
“这并不是说我是一个很好的模范党员,对于中央的理论政策都完全而深刻的了解。相反的,我正是一个最坏的党员,早就值得开除的,因为我对中央的理论不假思索了。偶然我也有对中央政策怀疑的时候,但是,立刻就停止怀疑了,因为怀疑也是一种思索;我既然不思索了,自然也就不怀疑了。” 八十年后的今天再看这句话真的太讽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