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人类父亲的原型是史前阶段带有攻击性的雄性动物。成熟的父亲是兼有冲动与理性、刚烈与温和两种性格特质的复杂形象,这一形象在希腊的古典和神话时代发展到了完美的高峰。随后的人类历史经过了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和现代民主文明时期,父亲的雄性冲动性格和承担家庭责任的特权不断受到残忍的打击和削弱。
全世界有无数的孩子是在没有“父亲”的生活中长大的。本书探究了其中的原委,并分析了这一现象对社会及心理问题所造成的影响。
《父性》一书通过采用从古典时代到当今时代的父亲意象,作者鲁格•肇嘉博士从荣格分析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父性的起源与进化过程。他认为,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一个穿越历史而变迁的社会构建。作者研究了由此而导致的结果,思索了今天的“父亲”身份正面临的危机。
作者简介 · · · · · ·
鲁格▪肇嘉(Luigi Zoja)
心理分析家,曾任国际心理分析学会主席、意大利心理分析学会主席,著述丰富,包括《父性》《偏执狂》等。
目录 · · · · · ·
◎图书目录:
致谢
中文版推荐序
导言
第一部分: 史前史阶段
第一章 哺乳动物:父性的退却
第二章 大类人猿的性活动
第三章 父亲的史前地平线
第四章 父性的革命
第五章 露茜长大了
第二部分:神话与古典时期
第六章 父权制与母权制
第七章 父亲的历史地平线
第八章 父亲的神话起源
第九章 赫克托尔
第十章 尤利西斯
第十一章 父亲作为唯一始祖的神话
第十二章 埃涅阿斯
第三部分:走向现代与颓废
第十三章 从罗马时代的父亲到儿子,再到法国大革命
第十四章 从法国大革命到工业革命
第十五章 战争的觉醒
第十六章 公共父亲的颠覆
第十七章 乔德一家的旅程
第四部分:今天的父亲
第十八章 父性的枯竭
第十九章 父性的退却:逃往过去
第二十章 父性的退却:逃往未来
第二十一章 举高的消失
第二十二章 作为养家糊口者的父亲
第二十三章 寻找父亲
第五部分:最后的反思
第二十四章 最后的反思
· · · · · · (收起)
致谢
中文版推荐序
导言
第一部分: 史前史阶段
第一章 哺乳动物:父性的退却
第二章 大类人猿的性活动
第三章 父亲的史前地平线
第四章 父性的革命
第五章 露茜长大了
第二部分:神话与古典时期
第六章 父权制与母权制
第七章 父亲的历史地平线
第八章 父亲的神话起源
第九章 赫克托尔
第十章 尤利西斯
第十一章 父亲作为唯一始祖的神话
第十二章 埃涅阿斯
第三部分:走向现代与颓废
第十三章 从罗马时代的父亲到儿子,再到法国大革命
第十四章 从法国大革命到工业革命
第十五章 战争的觉醒
第十六章 公共父亲的颠覆
第十七章 乔德一家的旅程
第四部分:今天的父亲
第十八章 父性的枯竭
第十九章 父性的退却:逃往过去
第二十章 父性的退却:逃往未来
第二十一章 举高的消失
第二十二章 作为养家糊口者的父亲
第二十三章 寻找父亲
第五部分:最后的反思
第二十四章 最后的反思
· · · · · · (收起)
喜欢读"父性"的人也喜欢 · · · · · ·
-
- 儿童分析的故事 8.0
-
- 痴迷与癫狂 7.3
-
- 心灵的激情:弗洛伊德传(全二册) 9.2
-
- 游戏与理智 8.1
-
- 转化抑郁 7.8
-
- 当我遇见一个人 9.1
-
- 人际心理治疗理论与实务 8.0
-
- 恶习的美德 7.4
-
- 温尼科特传 8.4
父性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4 条 )


解构“父性”——父亲“功能”的重建与续写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父亲”,这个熟悉的语词指向现代居家生活中一个人们颇为陌生的概念,如果概念本身是“事物或者过程在人脑中的映像”,那么“父亲”恐怕是那个映像之中的映像、或者穿梭在电光石火中的“谜中谜”…… 这个“固有”角色不是额外的“创造”。父亲随每一个新生儿而降临的事实,都... (展开)> 更多书评 24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Routledge (2001)暂无评分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8)8.8分 102人读过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8.3分 99人读过
-
未知出版社 (2001)暂无评分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 37°暖书单(二) (37°暖)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世图北京新书速递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 【世图心理口碑榜】豆瓣评分8分以上 (牙齿晒太阳)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父性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不靠谱小姐 2019-09-25 23:26:47
只看了前两部分就看不下去了,翻译得太差了,很多都完全读不通。记得很清楚的是导语里说的那个故事,然后引出“父亲的悖论”
0 有用 深蓝1984 2018-03-01 09:27:41
M
1 有用 Astrid 2019-02-06 22:20:29
全世界有无数的孩子,是在没有“父亲”的生活中长大的。这是一个多么残酷而又必须直面的现实。青春期的叛逆、狂乱和迷茫,解药藏在于一个大写的“Father”里。然而,在一个人性分崩离析的时代,上帝死去,父性又何存?保持追寻,同时也反观自身?
4 有用 虛舟 2015-08-28 11:20:41
差评!如果可以零星,绝不给一星!翻译得完全不像人话,如果连话都不会说,就别翻译,都不如在线翻译得通顺。什么人都敢译书了!
5 有用 千载潜寐黄泉下 2016-04-19 13:48:34
我不知道。保护我的是其他人,教我怎么去爱的也是其他人。而你把难以剔除的明亮的怨恨送进我的生命,一生都只注视着自己的伤口。我曾长期陷入这样一种恐惧:爱上和你相似的人。 亲密关系的创伤可以用新关系来治疗,可是不会再有新的父母,你无法重塑童年,只能在最黑暗的地方发光,照亮那些不愉快的角落。 Y曾和我提到,人们在特定的小组里,请人扮演父亲的角色,重复童年中的错误并获得安抚,以此克服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