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街 短评

热门 最新
  • 125 艾吉奥 2016-07-14 19:45:12

    纯文学在工业时代就已经死亡了,犹如经院哲学在启蒙时代的死亡一样。大机器生产时代所造成的现象够文学家与哲学家忙活的了。他们不停地记录反省,怎么也跟不上科技的脚步,让他们很气馁,灵晕的消失啊,主体的被抛啊,人的死亡啊,等等结论四处起伏。人文写作在科技成果面前简直像笑话一样。

  • 50 临冬城的囧 2016-03-02 12:58:03

    感觉翻译怪怪的。。

  • 32 虫虫 2019-01-17 17:30:50

    本雅明是当之无愧的大师,信手拈来的东西都能赋予其更深一层的含义,这种意向化的叙述让他的作品独具灵韵,他是机械时代里文化上的先知,把科技文明的机械感和文化上的艺术感合二为一,本雅明对工业技术于艺术的影响有肯定态度,但更多的是反思,他认为文明正在走向衰亡并对此有着来自心底的绝望,最后带有戏剧性的自杀也跟此有关,更感悲哀的是,这样深刻的现代主义大师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居然不愠不火。“书籍的页码对于小说中虚构的人物,就像是生命之钟一样。一秒秒在流失,读者难道不会不时给他们投去惊鸿一瞥?”“写一篇很好的散文有三个步骤:一个是音乐的,在这个台阶上,它被构思;一个是建筑的,这时,它被建造起来;最后一个是纺织的,在这个台阶上它被织成。”

  • 45 竹取Pro 2017-10-02 12:34:49

    勒庞的“乌合之众”,尼采的贱民哲学批判,荣格的“集体无意识”,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福柯的规训,大家对公众的表现普遍悲观,也借此确立自身精英地位,对公众的讽喻是可以抬高自己的,知识分子们都有一种虚荣和过强的自我意识,但不是坏事,本雅明就通透,敏感,天才。可惜缺乏活下去的勇气。

  • 4 鐘綠 2016-06-09 00:40:38

    真的好喜欢絮语体~特别是本雅明的(罗兰巴特886)。一字一句的光辉吗?不,是思想的光辉。真的存在。古人对宇宙的态度则不同:那是一种迷狂( Rausch )。正是在这种体验中,我们才绝无仅有地既在所有离我们最近也在所有离我们最远的事物中 —— 而不是只在前者或后者中 —— 感受了自身。这就是说,人只有在这样的共通感中才会生发出对宇宙的迷狂。现代人所犯的一个令人不安的错误是:将这种体验视为无足轻重、可以抛弃的东西,并且将它当做是繁星点点的夜空所引发的个人幻想而已。(《去天文馆

  • 2 苦琴酒 2016-04-29 22:45:18

    抖机灵是在行的

  • 4 w 2021-07-31 19:07:28

    对文艺青年无感。把托尔斯泰的《克莱采奏鸣曲》说成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可见也不算是一个合格的文艺青年。翻译者陶林的代后记尤其令人不适,那口气就是“谁不喜欢这本书谁就是娱乐至死的肤浅大众”,不过想到自恋是文艺青年的共性也就不足为怪了。

  • 2 丁小玲 ruc 2016-01-24 00:19:37

    虽然《单向街》的絮语极富洞见,但太杂太散实在是不能提供足够好的阅读体验,四分是给《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本雅明感叹技术进步大大扩充了大众的感知途径,艺术品的展示功能被无限扩大,可发端于神学的艺术本身的膜拜价值被不断弱化。从古典起源来看,艺术就自带严肃的社会功能,现代技术却不断助力其反叛。

  • 0 XU 2019-08-05 09:30:21

    俨然是很多人的师傅,比如罗兰巴特

  • 2 手枝 2022-07-24 04:06:13

    不够读,感受力充沛的作家还是要读他的长东西,夸父的焦渴难道是小溪足够清冽就可以解决的吗。体量是标准中不可化约的东西。

  • 3 胡如隐 2017-03-18 21:35:51

    纯文学评论书,极聪明有巧劲儿的作者。在 讲故事的人 一章被本雅明戳到,今天恰好看见有人在翻译的一句:所有作家在谈论的不过是自己的苦难。

  • 2 令狐充 2017-08-28 20:33:27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遇到某个或者某些人,可以在我们心里铺就一条单向街,从此一往无前。

  • 4 文森 2019-04-02 16:35:46

    2019年4月。终于读到《单向街的》原本,极感不适,散碎无题,错杂不堪。据说文化研究往往如此,从本雅明到西马、法兰克福学派、汪晖……已成传统,刻意追求一种思辨的缠绕感。可我觉得思辨的方向应该是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应致力逼近简明,而不是复杂化、晦涩化。复杂未必深刻,也未必经世,更未必致用,而且往往是恰恰相反。电影连贯无缝,但也是一帧一帧、单向、线性走下来的。如此文本跳跃实在不能赞赏。但当读到后面几篇文论时,便了解本雅明的厉害之处,晓得了《单向街》只是他的尝新尝试,如《copy Beethoven》故事,是一种宗师级的担当。论艺术(电影、摄影),论人物(列斯科夫、卡夫卡),都是顶级睿见。更精彩的是陶林先生的译后记,亦是集大成,亦是发先见。其胸怀之阔,洞察之明,拿捏之准,令人钦服,是最优秀一流译者。

  • 3 smile 2019-08-31 20:59:01

    仅一条出路的街道,名为单向街。 在爱情中,大多数人寻觅一个永久的家园。但还有很少一些人则寻求永远的漂泊。 与故事的丰富性相比,新闻消息的价值如昙花一现,荡然无存。新闻消息只在那一瞬间存活,必须完全依附于那一瞬间,全力以赴地全面展示自己。而故事则不同,故事从不通过一段叙事耗散掉自己。故事始终保持着并凝聚着其中充沛的活力,即便是时过境迁,这些活力依然能够发挥其巨大的潜力。 一整周他都沉浸在读书的柔和感之中,它们像是雪花一样无声下落,在他周围越积越厚。当他站起身时,被他阅读的落雪盖得满满当当。 真正的奢侈应该是渗透着精神和交际因素的,并且这样的因素能使奢侈本身被忘却。可是,如今对奢侈品的展示却如此肆无忌惮地成批出现,以至于其中看不到任何精神性的光泽。

  • 2 所以 2020-01-06 01:41:47

    当梦幻具有知识性质。一直忘不了桑塔格形容本雅明具有“土星气质”,果然理性地温柔、奇幻地浪漫。尤其想张贴“禁止张贴的39条:-p

  • 1 粥豆 2021-07-09 05:54:42

    在地鐵車廂讀到眼濕⋯⋯ momento。

  • 3 休眠虾 2021-06-18 03:49:45

    弃。这个翻译看得我满脸问号

  • 1 701 2018-02-09 14:37:00

    罗兰巴特还得絮叨着从事物中抽离出一层符号体,本雅明直接夹住符号,无需清洗,沾点盐巴吃了

  • 0 Agnes G 2015-11-23 11:49:21

    是类似散文哲学随笔类的东西。没有兴趣看。不过搜索了法兰克福学派,很有趣的。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