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严家炎
增订版自序
绪论:照亮的意义
第一章 戏拟——《故事新编》的语言问题
第一节 戏拟的类型分析
第二节 戏拟与鲁迅晚年的思想、心灵
第二章 隐喻——《故事新编》的创作思维
第一节 隐喻与《故事新编》的时间形式
第二节 隐喻与《故事新编》的空间形式
第三章 现代“奇书”——《故事新编》的文体特征
第一节 旧事新编、新事旧编的叙事策略
第二节 “文体越界”与“反文体”写作
第四章 遥远的回响——《故事新编》与文学传统
第一节 神话、庄子与想象力传统
第二节 史传的叙事智慧与小说家的诗学情怀
第三节 “油滑”新解
第五章 隐现的缪斯——《故事新编》中的现代性艺术技巧
第一节 另一种解读:《故事新编》中的蒙太奇艺术
第二节 想象与遨游:《故事新编》的绘画感
第三节 文化的记忆:《故事新编》与《卢奇安对话集》的比较研究
第六章 文化诗学——《故事新编》研究的启示
第一节 中国现代性的起源语境:传统空间知觉方式的变迁
第二节 边沿意识:一种生命存在的独特形态
第三节 边沿意识与鲁迅的创作
第四节 从“边沿”看“中间”:一种观察角度的变换
第七章 未完成的探索——从《故事新编》诗学研究到建构中国现代小说诗学的思考
第一节 诗学研究:未来鲁迅研究的新“亮点”
第二节 传统的影响:在误读与契合之间——从诗学角度重识鲁迅与庄子之关系
第三节 小说类型与小说诗学
第四节 小说类型诗学与文学传统
附录一 论鲁迅的六种形象——我的一次演讲
附录二 从“回忆”到“经典”——重读《朝花夕拾》
附录三 重读《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附录四 重读《阿长与〈山海经〉》
附录五 知识之美——论周作人散文中知识的审美建构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增订版后记
修订版后记
· · · · · · (
收起)
1 有用 海阔天空祝沽笙 2017-03-09 22:59:35
相当推荐前四章,对《故事新编》的文学价值解析得很好;后三章写虚了。附录各篇也可以翻翻。
0 有用 K 2022-03-11 15:43:57
偶有洞见。
1 有用 Iridescent 2022-12-13 21:39:05 江苏
想做《故事新编》的论文时借来的书,前百十页可谓是读得勤勤恳恳,但是似乎印象也不太深了(做笔记还得手抄,扫描的果然记不住),还记得当时努力想从绪论部分学些研究思路,好像也没学会,但是感谢作者如此真诚的分享。鲁迅创造与绘画的关系是一直感兴趣的话题,在这本书里找到后读了读,似乎还行。“冲宕”的特点也是之前想到的,这里也有讨论,不过和我想的不太一样,还可以继续探究。“中间物”与时间中定位的一段很吸引我,如... 想做《故事新编》的论文时借来的书,前百十页可谓是读得勤勤恳恳,但是似乎印象也不太深了(做笔记还得手抄,扫描的果然记不住),还记得当时努力想从绪论部分学些研究思路,好像也没学会,但是感谢作者如此真诚的分享。鲁迅创造与绘画的关系是一直感兴趣的话题,在这本书里找到后读了读,似乎还行。“冲宕”的特点也是之前想到的,这里也有讨论,不过和我想的不太一样,还可以继续探究。“中间物”与时间中定位的一段很吸引我,如果没有硬扯“边沿意识”可能会有更深入的洞见。等我再想学《故事新编》时或许会再来读。 最大的收获大概是因为问了这本书所以被老师催着去读巴赫金,和巴赫金一比大部分论述都要黯然失色了(……) 总之阅读量、文字感受、问题意识和理论意识都还不错,但是并非惊才绝艳吧(摘了一堆钱钟书的《谈艺录》确实挺有意思( (展开)
1 有用 再次为了这颗星 2018-06-26 09:18:21
看了前四章,思路、分类、分析都清晰理性,这就很好,绪论或文章里偶尔的抒情不好,多陈言,非作者所长。后文里几处觉得有文采的评论,俱摘自钱钟书《谈艺录》(笑)
0 有用 应未眠 2017-05-07 11:20:59
偶有亮点,多技术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