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通纳的书评 (1689)

菠菜 2016-02-05 10:19:34

让我们老老实实满足自己

等玩够了,找个老实人嫁了……是一种年轻人经常交流,试探三观的都市传说。每一个自以为老实男人的心里,都会有这样一种恐惧,害怕自己看上的姑娘,没有看上自己,只是“玩够了,找个老实人嫁了。” 其实我一直对这种担忧不以为然,如果你看上这个姑娘,又实在识破不了她的伪...  (展开)
维舟 2016-11-03 19:56:21

像另一个人那样活着

大致从卡夫卡和普鲁斯特开始,现代小说中的主角就不再是英雄人物了,而往往是庸常现实生活中的失败者。这种失败是现实俗世生活意义上的失败:他们或是无法勉强自己去获致这样的成功,或是无力像他人那样娴熟而不假思索地应接自如,又或是无法从所谓“成功”中得到愉悦感,因而...  (展开)
谷立立 2016-03-07 16:24:40

文学是对抗俗世的武器

by 谷立立 哈罗德•布鲁姆在论及塞万提斯时,使用了“人生如戏”的断语。因为就算《堂吉诃德》为塞万提斯赚得无数好评,却依然不能解决作家的温饱。“他除了要养活自己和家庭外别无什么雄心大志,他的剧作家生涯则是个失败。他的才情不在写诗,而体现在《堂吉诃德》之中。”...  (展开)
温森陈 2023-05-20 07:20:53

说说《斯通纳》中译本第一章里的20多处误译

看过我以前写的书评的朋友应该会知道,我对于批评译者一向比较谨慎。因为自己也翻译书,知道译者的不易,所以哪怕是批评,也一向比较客气。但我在对照原文去阅读杨向荣先生翻译的这本《斯通纳》时,光是在第一章里就发现了20多处误译,我实在是……对不住了您。 先说明一下:我...  (展开)
#ArtfulDodger# 2015-11-28 01:30:11 NYRB Classics2006版

在言语无法照明的世界里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斯托纳》是一本坦诚的书。斯托纳不讳言自己的无力和失败,小说也不回避用语言描摹生活的困难乃至不可能,阅读这样一本书的诱惑就在于加入这场明知会失败的冒险里,和斯托纳一起,和小说一起,尝试努力挣扎,在静默流逝的时间里留下存在的痕迹,用语言驱走不可名状的黑暗...  (展开)
时情化忆 2024-01-02 21:23:43

灾难级翻译——简评《斯通纳》中译本170余处翻译问题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个人对于一本书的译本要求非常低。一是已经渐渐能阅读一些原版书,除一些特殊情况外,中译本已不再是必需;二是理解语言之间有许多无法互相转换的内容,所以只要中译本没有太多删减和错误,能清楚地表达原文的意思,就都能接受。 17年第一次读《斯通纳》就被这本书深深吸引,...  (展开)
✨Lachesis 2016-04-06 20:52:59

失意者的斯多葛式生命赞歌:读《斯通纳》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个月前在书店偶然遇见《斯通纳》时,我便知道,这是一本不同寻常的书。设计异常简洁;没有书封,没有夸张的推荐语,甚至连必要的内容简介都没有。由于缺乏线索,我拿起它,翻了几页,就放下了。直到几周前在豆瓣推送看到一篇评论,关于这本书的记忆才重新在我脑中醒过来。读...  (展开)
twinsanne 2015-11-05 18:45:56

迟到的经典:我们为什么要读《斯通纳》

文/朱利安•巴恩斯 Julian Barnes 译/杨向荣 1963年6月13日,美国小说家约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从他供职的丹佛大学致信自己的经纪人玛利亚•罗德尔(Marie Rodell),当时他任该大学的英文教授。罗德尔刚读完他的第三部长篇小说《斯通纳》(Stoner),虽然明确...  (展开)
赫恩曼尼 2015-11-23 21:54:25

我是一只芦苇,也是一块石头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891年,斯通纳出生在密苏里中部布恩维尔村附近的农场。头十八年的生命里唯一的颜色,就是漫无天际的黄土。他熟悉所有的农活,也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会离开这里。 18岁,密苏里大学新设了个农学院。斯通纳的父亲想让他学些技术,好回来干农活。他没反抗。成了一名穿着古板、行为...  (展开)
鹿鸣之什 2015-12-10 17:05:11

如果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失落的经典被重新发现,从销量仅千本到几十万册的现象级畅销书,《斯通纳》在五十年后成为评论家津津乐道的一则传奇,名人纷纷撰文推荐,带着点悲壮,也有些解气,既遗憾彼时读者的眼光,又欣慰21世纪的读者终于读懂了约翰·威廉斯写在字里行间的心灵自白。 翻开美国文...  (展开)
亚比煞 2016-06-07 16:31:25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31岁这一年,我在读《斯通纳》。 而31岁的斯通纳,正做什么呢? 大约正带着那副圆眼镜,穿着不合身的灯芯绒外套 在清晨,穿过无人的小路,匆匆赶往大学的图书馆 “他游历过排排书架,置身于几千册图书中 呼吸着皮革、衣服、干燥的书页释放出的发霉的气息 就像闻着某种来自异国...  (展开)
兔老师 2016-02-18 19:58:39

杀死自己的一部分

多年以前我听一个老奶奶讲她的人生故事。她说,在收到女儿车祸噩耗的那天,她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没有哭,只是静静坐着。当门再次打开时,已是神色如常,前来吊唁的人什么安慰的话都说不出来,只能叹口气回去。 她解释在那间屋子里发生了什么,说:“我把我自己的一部...  (展开)
挥着大刀の猫球 2016-03-22 18:47:50

“愿这永恒的痛苦常常来到我们心中”

这本书真是激起了我众多的恶感乃至愤怒。但是也慢慢由此明白,我对很多“严肃文学”的恶感与此类似,我一直非常害怕读大段描写人类的怯懦、无力感或者是鸡贼的作品,每到这个时候就想逃走。比如《更多的人死于心碎》就让我非常困扰。我经常觉得好多事情并非完全不可抗力,与其...  (展开)
比多 2017-02-05 14:50:47

人,怎样度过并不激越的一生

人类至今其实没什么进步。尤其情感方面,对生死爱恨的感觉,对荒诞命运的感觉,嫉妒、贪婪、荣誉感和挫败感,几千年未变。文学的变迁只是在这些情感中陆续突出其一二。比如浪漫的、骑士的、壮丽的、颓废的、放荡的、失意的和诗意的等等。《斯通纳》在沉寂五十年之后风行世界,...  (展开)
叶扬 | 独眼 2017-04-03 16:19:05

我们的大学变好了吗?

上大学的时候,我们都会遇到一种典型的大学老师:明明在教一门必修又基础的课却把内容、作业和考试的难度上升到让所有人都痛不欲生的地步;似乎对某些学问有着极为深入的研究和领悟,可上他们的课却很难从中感到被震慑的魅力;绝对不是系里的“红人”,搜索他们的名字,除了担...  (展开)
晓白 2016-07-24 00:08:18

书很质朴,但译者的翻译让人失望,建议大家读原版

《斯通纳》一书出版以来广受赞誉,加上我对世纪文景出版社的喜爱,便毫不犹豫的买下这本书。傍晚读了一些却感到有些如鲠在喉,作者写的文风很质朴,但译者真的是差劲,很多地方简直是错译!此处仅指出27页的两处,供大家对照。 Page 27“ 父母的脸在灯光里显得麻木不仁” 原文...  (展开)
蓬蓬 2015-11-24 15:04:21

我们活过的刹那,前后皆是黑暗

听说,坏女孩走四方,好女孩,上天堂。所以《斯通纳》一口气看完后,心里会忍不住为它的销路担心。都懂的,今天能和正经文学争“一口气看完”的,是《琅琊榜》是《冰与火之歌》,和朋友圈那样让人欲仙欲死的社交网络。我安慰自己,《斯通纳》是足够动人的小说,而不是足够“高...  (展开)
安猪 2016-01-15 00:55:42

为什么失败的人生仍是值得期许的人生?

斯通纳是农家之子,性格木讷,甚至有点怯懦。本来父母给他安排的未来是到大学读完农业后回家打理农庄。但是,一门英语选修课彻底改变了他。在课堂上,他听到了莎士比亚隔着三百年对他的召唤。于是,他改变了专业,背弃了父母的规划,并在几年后成为了一名大学英语教师。 但是...  (展开)
跳房子 2020-11-20 22:37:08

《斯通纳》---时间里的平衡艺术

不可错过的诗性语言 优美的语言中带有的音乐性、稳定性和诗意也让小说像一座语言的宝藏。走过一座座历史的废墟,在书写本身的可能性受到质疑的背景里,这样的语言超越时间,是与时代最温柔却最有力的对抗。举例: 这是小说中具有决定性的一段对话。频繁使用了含有s发音的单词,...  (展开)
张躲躲 2015-12-04 10:10:41

文艺男青年的死水微澜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很厚,不好读。如果奔着跌宕起伏的故事和热血沸腾的美国梦去看,必定要失望。它讲了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故事,一个出身贫困农家的男孩子有了上大学的机会,原本可以学农业然后回家做个富裕的农场主,却偏偏改学了文学,读硕士,读博士,留校任教。他娶了个美丽的妻子,视她...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84 85 后页> (共1689条)

订阅斯通纳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