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诗 短评

热门 最新
  • 18 malingcat 2016-09-17 09:26:19

    赞美赞美赞美。批评家到了七十岁,果敢无畏,相信自己,因此重新“定义”了文学——比如“史诗”。哈罗德·布鲁姆的书一贯好看,不是只为学院写作的学者。这套的另外几本同样期待。

  • 13 知常 2017-04-23 21:33:37

    为什么要用文雅的汉语词汇却连基本的句子结构都调不好!!!这可是他妈的写史诗的书啊!!读起来磕磕绊绊

  • 7 韧勉 2016-12-09 00:44:40

    着实佶屈聱牙看不懂!

  • 5 墨涅涅 2016-12-30 16:50:35

    只读过弥尔顿的《失乐园》、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还是精简版)、托马斯.曼的《魔山》,所以只挑了这三本书的评论。布鲁姆的理论深度自不必说,也许是我才疏学浅,对翻译所选用的词汇很是纠结。比如:迥绝 孔硕 卓荦 险谲 荏弱 璀玮 还有峻刻…咳咳咳 另外 这个胶戾乖剌和凌霄骞举是什么鬼?

  • 1 smile 2018-04-23 20:04:50

    大凡佛教宗派皆视欲望——渴望另一个人——为第一业障。渴望摧毁源氏及其诸情人当中拔乎其萃者。然而这正是源氏的精粹,作为读者,我们痴迷于他,痴迷于他所牵惹的相应的激情。确实,我以为紫式部的天才便是落在这里,落在这个矛盾修辞——渴望光华。一种渴望,一种永远不得满足的向往,一种永远不得平息的欲念。阅读紫式部之后,你对于爱慕或一见钟情,就会有不同以往的感受。她是渴望的天才,我们都是她的学生,甚至是在我们结识她之前。 弗洛伊德说:诗人在我之前。也许尼采也该说这样的话。 所有鲜活,确是悦于变化。生命的骄傲如此消颓,如此飘摇不定,并且须屈从短促的时间,然而当它存在之时,是一种逝景般的骄傲。 大地全然在我眼前,一颗欢快的心,不畏惧它自己的自由,我四下看;我选中的向导最好莫过于一朵流云,我不会迷路。

  • 1 萬古銀桑 2016-06-14 09:59:03

    哈罗德·布鲁姆二十年批评实践集大成之作;对众多“强力诗人”及其作品的精彩点评;另类视角下的西方“史诗”传统。另有《文章家与先知》和《短篇小说作家与作品》同步推出!

  • 1 拉维克 2016-11-11 00:22:54

    了不起的文学评论,与之相比,木心的文学回忆录不过是幼儿园水准。

  • 1 译林出版社 2017-07-17 15:16:17

    布鲁姆将对抗性的英雄气概作为“史诗”作品的核心特征,相当厉害!

  • 0 clover 2020-04-29 13:58:30

    大部分内容与《正典》《如何读》《神圣真理》无异,但也有独特的亮点。首先没想到布鲁姆居然会用柯勒律治来讲“影响的焦虑”,其次是托马斯•曼那一章很是开眼。

  • 0 2016-08-03 16:41:57

    比写短篇小说家的好,对写短篇小说家的期望太高。结果感觉还没马原写的好。

  • 1 Bob 2016-11-09 09:53:14

    1.翻译不太习惯;2.看完觉得自己是文盲

  • 0 momo 2016-08-07 12:43:27

    这本翻译得很好,值得收个中文版。另外,期待Hart Crane的诗作能有完整的中译问世!

  • 0 猫是我 2021-06-30 22:38:24

    锋芒毕露的老布啊,你让批评焕发了神采,让读你的人拨云见日

  • 1 嘉横 2021-03-31 18:23:26

    就体例构布和研究对象言,挺服膺Bloom对史诗做的定位(一定程度扩大了范围)再谈翻译,译者的自醉在该册登顶。如无一定程度中古文论&文言功底读其译稿将……固然有会心时刻,如:驰辩,卓荦,摭拾。然韩愈所谓文从字顺做不到,谈何佶屈聱牙。遂拿原版英文对照读。依旧圣经部分出彩,伊利昂记节有对薇依的分析(薇认《伊》为力量之诗,布看来属强大误读。薇此篇是《柏拉图对话中的神》开篇,个人一向喜欢)论《源氏》核心为“渴望的光华”,实在有西方观东方隔与不隔之分别。湖畔派可与诗歌一册并读。有人厌倦布,私以为和读法关系大:布是不能一口气读。此套断续读近半年(为整齐才一次标注毕)此册也倦于其不断的诺斯替方向解说。但就学问来说,布将影响焦虑贯彻至底,是克难圆满的有初有终。做学人到此,也算志虑忠纯,被人嗤为顽固/痴是难免的

  • 0 胡了了 2022-03-17 12:17:38

    良莠不齐。最精彩的部分是乔叟、斯宾塞、弥尔顿、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这五个时间段连续的英语诗人。

  • 0 椎名果园 2021-10-28 21:13:13

    五五开 一半有点道理一半胡说八道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