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会有的的书评 (29)

玑衡 2015-07-24 00:14:37

以后不存在的餐馆别瞎写,真伤感

快半夜了,翻开《面包会有的》。开篇没多久就讲男女主人公去北京的一家破破烂烂的蘑菇火锅店,店主王蘑菇打飞的从广州通宵采来了荔枝菌,再打飞的回北京炒给食客吃。读那几段的效果就有点像看别人深夜在朋友圈发吃,生生把自己馋疯了。馋得不行,发微信问苗炜,“那个蘑菇火锅...  (展开)
苗师傅 2015-07-09 15:05:46

昔日的美食文学

1 四年前,我在西班牙斗牛犬餐厅里吃下的第一道菜是“mojito甘蔗”,朗姆酒和薄荷叶子调成mojito,切成细条的甘蔗插在酒杯的碎冰之中,把甘蔗条抽出来嘬两口,这道菜就算吃过了。那一晚我要吃四十多道菜。我记得有一道菜,是棉花糖似的一张纸,上面点缀各式鲜花,吃起来带有...  (展开)
malingcat 2015-07-18 04:08:00

面包有了

苗师傅为什么会写这本书?其一,不妨向前追溯一下,世纪之交,他曾以笔名不声不响出了一本小黄书,那个笔名好香好软:“布丁”,一个以甜品为笔名的人!根据弗氏理论,深陷于对卡路里的迷恋,不可能不嘴馋。二,不妨看看他自己的说明,虽然本书没有前言后记,在别的地方他忍...  (展开)
林愈静 2015-07-22 16:20:12

不是家常那一款

小说家有两种,一种是大众款,人人都喜欢,畅销书,改编电影的热门之选,这种小说大多是或者拍案惊奇的故事,或者心灵鸡汤的感情,如果稍微有点儿哲学味道,人性光辉,已经是上品。好比美国的史蒂芬金,台湾的吴念真,你国的张嘉嘉之类。这种大众款,并不是好的艺术作品。众所...  (展开)
苗师傅 2015-09-21 18:26:58

《面包会有的》美食地图

上海一位朋友整理出小说中的餐厅 读完这本书就按耐不住了,书中描写的每一样食物都让我恨不得立刻吃到。抑制住焦急的心,按书索骥,整理出以下资料,以备后用。顺便也拿出来分享一下。 苏格兰名菜:Haggis 书中描述:就是羊肚儿,把羊杂碎和燕麦混在一起,放到羊肚儿里炖...  (展开)
江凌 2016-02-16 21:05:04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苗炜似乎不是很善于写长篇,上一本书《寡人有疾》被称作是他首部长篇作品,其实也是由三个独立的故事组成,用一个共通的主题串接起来。《面包会有的》这本书刚到手的时候,我翻了一下目录,里面有两个中篇,《面包会有的》和《土豆烧熟了》,名字取得有点漫不经心,我心头一沉...  (展开)
亚亚平宁 2015-08-06 16:18:13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河流,澎湃蜿蜒的形象,也流淌出层层涟漪的比喻意味。西方文学中把对长长人生有限的觉醒融进川流不息,在起起伏伏中饱写浪花般的活泼与易逝;在东方国度,中国,我们用“忘川”表达与过往了断的不恋。“在河之洲”是醉心于欢爱中男女想得而未得最原始浪漫的距离。宋元山水画里...  (展开)
11 2015-08-06 11:51:39

由吃蘑菇想到的其他事

短篇《面包会有的》里的王蘑菇是一个很好玩的设置,他不同于其他现实中不知节制的食客们,如果说朱海伦杨大卫们只冀求于获得口欲的餍足,那么王蘑菇则是网络社交时代里最典型的精神失落者。 当所有人在翘首等待这位食客到来时,他的出场显得神秘十足:看似衣着普通的旅者形象...  (展开)
囧之女神daisy 2017-02-06 16:00:00

另一种叙事的“人和食物是平等的”

此书豆瓣得分8.0,林俞静老师说此书里有“迷人的,自信的,冷静的叙述”。书里只有两篇中篇小说,两篇都妙不可言。第一篇是《面包会有的》,发生在今天的世界,讲一个做高级肉类进口生意的富商,一个彻头彻底的吃货,一夜之间不能再吃肉了的故事。当然我用一个情节主线来概括这...  (展开)
园有桃 2019-05-23 14:35:32

挺馋的苗炜对贪吃者的训诫(2015年的采访)

两年前,苗炜在朋友圈发了一条状态:“办什么XX杂志呀,耽误我写小说得诺奖了。” 问起他这是不是真实想法,苗炜答:“虽然得诺奖也不太可能,但写作是我的正事,最想干的事。不过写小说养不了家。”最近他出版了新的小说《面包会有的》。 四年前,苗炜在西班牙斗牛犬餐厅里吃饭...  (展开)
吴情 2015-10-22 13:10:01

《面包会有的》:穿衣吃饭,即为修行?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文/吴情 《孟子》说道,“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诚然如此,人之为人,必须正视物质性身体,也免不了温饱和性欲的满足。不过,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是否还有其他价值可寻?人是否可以摆脱物质因果律?是否能够在精神层面超越一日三餐的束缚,走向独立和自由...  (展开)
惘然 2015-09-15 05:41:11

终须归还,无谓贪吃

“上了一堂跑步训练课,检测了足弓和跑步姿态,纠正左脚外翻的毛病。话说北马报名也报上了,经过一年跑步,能跑到车道沟了。”这是“苗师傅”苗炜近期的一条微信朋友圈。 记得有次采访他,说起健身,苗炜是坚持每天都要去健身房的。这频率堪比靠身材吃饭的男明星……当然,凭...  (展开)
楊葵 2015-09-14 23:42:34

读后感

苗炜的新小说《面包会有的》基本延续了他上一本小说《寡人有疾》的整体风格,知识分子趣味,旁征博引,灵巧聪明。变化也有,比如行文更加轻松自如,故事叙述更趋圆熟。 另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仍旧冷峻的大底色上,开始出现温情色块,《寡人有疾》从头至尾嘻笑怒骂、睥睨掩鼻,...  (展开)
YLXC 2015-08-05 22:18:31

由苗师傅的菜引起的回忆

首先说两点,第一,这不是书评,不要说苗老师,一般作者的书,我都不会也没资格评论。但是,苗师傅的两篇小说写了这么多道菜,倒是引起了我对食物深深的思索。所以,写了这篇小文章。第二,苗老师的第一篇格局小些,我稍能驾驭,第二篇更有趣,但天马行空超出我能力范...  (展开)
挟书谤王蘑菇酱 2017-03-15 19:50:18

《面包会有的》:苗炜的现实主义寓言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尽管苗炜不认同“中产阶层小说家”的称谓,但是他的新作《面包会有的》的确接近中产阶层的口味。这部小说隐喻与训诫颇多,但前半部却运用博物学手法大肆铺陈。作者似乎意在借此增加阅读趣味性,顺便稀释训诫意味。 小说叙述的是从事食品进出口生意的富商杨大卫,邂逅了美女商人...  (展开)
晴爷爷 2016-01-24 09:16:03

穿越时空的Food porn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按美食和穿越这两个主题词来说,写作本来有滥俗的风险,但是苗师傅的《土豆烧熟了》的凹出了高智商写作的冷淡感,天马行空虚构了三百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在南京的故事,各种美食穿插其中。 写吃的文字很多,风格不一。最普通的,大概是美食杂志的写法,写采集者的坚毅以强调食材...  (展开)
安安 2016-01-06 13:35:31

这不是什么心灵鸡汤啊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2016年读的第一本书《面包会有的》,写一下以作纪念。 当我拍下封面发到朋友圈装逼的时候,好多人认为我在看一本心灵鸡汤,毕竟书名带有一种安慰人的意味在里面,况且恰逢我处在找不到工作的焦虑状态中。 先说第一个故事。我从主人公的名字上就很喜欢这个故事,杨大卫,朱海伦...  (展开)
林间虫鸣 2015-08-25 07:44:39

人生苦短,美食不可辜负

《面包会有的》一书题下包括的是两篇“吃货走天涯”的故事,尤其是第一篇小说《面包会有的》,孙大卫和朱海伦两个主人公由美食开始相识相知,引为难以替代的知己,最后,这种暧昧真挚的感情又因孙大卫胰腺炎引起的饮食克制悄然而终。让人不由得赧颜:吃在人的生活中到底发...  (展开)
渣渣_烨先生 2020-08-05 01:09:00

于我来说太过久远的列宁同志。

这是我读完这本书的第二天的晚上,我加了会班,还没吃晚饭,呆在车里想把这个想法写完,有点累了。 “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说实话我没有看过《列宁在1918》,为什么没看过呢可能没找到一个契机,我看完《建党伟业》以后我想这类历史体裁我是不会觉得枯燥的...  (展开)
布拉格讨饭 2020-07-13 04:27:59

食与生活

英国作家C.S.刘易斯在《魔鬼家书》中说,过去一百年,魔鬼在欧洲最伟大的成就,就是让人类在贪食问题上做到了问心无愧,人们把暴饮暴食的饕餮之罪,转变成了贪恋珍馐美味的生活品味,没有一个人会因为嘴馋而感到良心不安。 当我们从原始人进化到现代人的十几万年的过程中,我们...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29条)

订阅面包会有的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