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16年1、2月新书 (商务印书馆)
- 教辅 (长日)
- 网络文学读书会书单 (颜沐岚)
- YY (豆友4328637)
- 商务印书馆成都分馆·学术类 (商务印书馆成都)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5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媒介与文学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瑾奕_ 2023-12-27 20:36:15 北京
mark一下数字文学的部分
0 有用 富士山下 2024-03-01 15:48:38 山东
如果没有这本书,那我的毕业论文怎么办
0 有用 卡塔西斯 2023-03-19 22:14:56 陕西
绪论部分从语言学转向说到“媒介作为语言符号的物质性载体”从而确立“媒介在文学活动中的基础性地位”作为全书的论述根基还是比较有启发的(虽然感觉对语言学文论吹得有点偏颇hhh)。第三章借用西马分析媒介文学生产方式,虽然东西不新,但这个视角对我的论文也颇有启发性意义。在审美和读者接受上没有提到阿多诺有点诧异。 章节的排列或许可以借鉴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 总之整本书部分内容有些无聊冗余,但也还是打通了... 绪论部分从语言学转向说到“媒介作为语言符号的物质性载体”从而确立“媒介在文学活动中的基础性地位”作为全书的论述根基还是比较有启发的(虽然感觉对语言学文论吹得有点偏颇hhh)。第三章借用西马分析媒介文学生产方式,虽然东西不新,但这个视角对我的论文也颇有启发性意义。在审美和读者接受上没有提到阿多诺有点诧异。 章节的排列或许可以借鉴艾布拉姆斯的文学四要素。 总之整本书部分内容有些无聊冗余,但也还是打通了一些思路的。 (展开)
1 有用 莫纳考 2022-09-13 21:04:40 荷兰
3.5星。上编试图建立媒介存在论,下编通过区分如何界定数字文学和网络文学来给出评价。关于审美经验变奏的输理不错,数字文学和网络文学的国外发展也讲得清楚。但数字文学居然没有包括游戏类(尽管看的时候脑中一直在想各类文字丰富的游戏)还是有所缺憾。对中国网络文学的评价太主旋律了,没意思。网络生成文学还是要回到粉丝中去。术语虽然多但感觉像是密码,decoding之后应该有更直接浅显的表达。
1 有用 查理的天使 2018-05-30 11:57:51
网络文学与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