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济之译卡拉马佐夫兄弟 短评

热门 最新
  • 19 仲夏 2017-06-30 09:28:26

    善良与罪恶,桀骜不驯与至真至诚,这书太宽广莫测了,比爱情更复杂,比大海更无穷无尽。难以描述这12个白天和黑夜的强烈感受。确实没有一本书像《卡》这样在情节上点燃你,在精神上触动你,在思想上折磨你,并同时净化你的灵魂。 坨说:“希望我能对得起我的苦难。”人都是成长在经历之上的。

  • 9 荒原梁 2020-04-16 11:09:43

    厉害,但不太好看。总觉老陀写东西冗长,比如农妇们见佐西马长老、斯麦尔佳科夫的身世等情节,虽有必要,作者用的篇幅也太长了。法庭辩论高潮迭起,看出了推理小说的感觉,不过这么深刻的道理,我却没什么全身心的感受,基督上帝什么的也不感兴趣。老大米卡虽然脾气暴躁欲望强烈感情激荡,也给人一种真诚的印象,不是小人;老二伊凡神神叨叨我也读不大懂;老三阿辽沙虽然是主角,总觉得没什么存在感啊!

  • 11 DIkalili 2019-08-31 19:14:15

    ball推荐的译本,顺便引用一下她的话:“我读之前的top1是安.卡,好多年读之后就跪着认陀翁当爹”

  • 5 西峰秀色 2017-06-24 21:32:11

    饱含热泪与温情,并内心积蓄力量,让人振奋!

  • 8 veron 2016-03-25 15:49:31

    还没领悟到本书的精彩之处,但开了头还是硬着头皮读完,只记得一句“人首先要善良,然后是诚实,再其次是不要互相遗忘!”

  • 0 天外飞青 2020-04-29 18:55:56

    【藏书阁打卡】陀氏的深刻不愧是搞哲学的出身。人害怕读陀氏一是因为大段的辩证观太深奥,二是害怕从小说人物看到自己内心龌蹉的影子。还有一个基督教文化的隔膜,让人难以接触到陀氏文学,特别是俄罗斯宗教文化的症结。书中第一个敞开心扉的是三兄弟中自甘堕落的长兄德米特里,他代表人性的挣扎,正是新约《罗马书》七章的内容。例“我觉得有个律,就是我愿意为善的时候,便有恶与我同在。”陀氏的风格是带有剖析人性的特征,让书中角色在面目狰狞里袒露人性的本来面目。深具基督教的灵魂鞭笞功效。

  • 0 叶梓 2021-04-11 15:34:12

    看到最后检查官和辩护律师的论述才理解卡拉马佐夫家各人的心理构成。大儿子米卡和二儿子伊凡还算是很好地继承了老父亲的个性,然而心地向善的小儿子阿辽沙反倒是最不合理的存在。通篇下来,有很多冗长无关的叙述,絮絮叨叨的情节太多了,看得人烦躁。感觉这部作品的社会价值大于其文学价值,它不是一个好故事,但一定是一面清晰的镜子,能照出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众生相。

  • 0 四明治 2022-03-27 19:43:45

    电子版和实体书结合。断断续续读了大概两周,可以称为精神修行了。感受比《地下室手记》和《白夜》都要好。 读《宗教大法官》那一章的时候脑子异常清醒,甚至读得有点兴奋。伊万借大法官之口对耶稣尖锐发问,用魔鬼的三个诱惑揭露地上的宗教,实在是有点直抵人心的味道了。这段可以说是伊万的高光时刻。但是从后面魔鬼的梦魇那一章,能看出来伊万并不是纯粹的恶,他心里还是有不坚定(恶得不够彻底)的那部分。 很可惜后面没写完,现有的这部分伊万看起来像是绝对核心,阿廖沙的善良和聪慧一览无遗,但是又有点显得单一。第一遍读,到这里差不多。

  • 1 猫的猫次方 2022-02-14 12:32:43

    陀老在漫长的一生中做过米卡做过伊凡 而最后还是选择做阿廖沙……

  • 1 憨豆少爷 2022-02-23 22:26:18

    断断续续,一年多,囫囵吞枣完成这部大部头的经典。恰逢俄乌因乌东两个闹独立的地区闹得不可开交之时,我们总是用半戏谑的心态,将俄罗斯这个国家和民族称作战斗的民族,另一面,他们对人性的思考同样也是让人叹为观止的,俄国文学经典中的点点滴滴,就是我们了解这个现实世界的钥匙。

  • 1 真萝莉 2022-02-01 01:53:10

    这本书会永恒改变我的人生。事实上已经改变了。

  • 0 喬木 2022-01-23 00:32:45

    跨年第一本。2022-01

  • 0 游客 2021-12-24 12:58:08

    闻名已久,一直以为作品写的是枯燥的神学辩论。读之后立马意识到了错误,善意与恶意,理性与兽性,人性与神性,糅合在了故事的每一段文字里。读时毫不乏味,人物依次的出场似是在脑海中拉开了一场戏剧的帷幕,自始至终,人物栩栩如生,从语气到神态,看了一场精彩的现场表演,极度舒适。『宗教大法官』『伊万的梦魇』以及最后公诉人与律师的辩论,值得反复品读。

  • 0 刀锋阳裔战神 2021-10-30 02:21:35

    自我折磨,良心谴责就是这本书的主题。//描写小人物的境遇挣扎(上尉斯涅吉辽夫)最好的一部小说,目前没有之一。//翻译家译丛可以不用手压着就可以平铺,目前体验最舒服的书。//狄德罗到底代表什么,为什么老爹一直说狄德罗如何如何?//p42开始的母亲丧四子的故事,穷困和死亡是宗教的存在基础,越来越富足的生活,越来越长的寿命,似乎在预示着这些宗教的消亡。//修道院长老佐西马==悲惨世界卞福汝主教//教会和国家关于法庭犯罪的辩论//关于爱人,爱全世界越多,爱具体的人就越少-38页佐西马与贵族太太的谈话//自我折磨//上帝与魔鬼--真假美猴王--黑白无天,都是人心造出来的//宗教大法官一篇👍🏻//312页的描述在今天仍旧振聋发聩!//太遗憾了,竟是个残篇。

  • 0 巴士底的猫 2021-12-02 22:42:42

    斯科托普里贡斯克真是堪与阿兹卡班和阿卡姆比肩的精神病院啊。整部小说就像是RPG游戏,始终有个第一视角跑来跑去,与不同的NPC聊天,推进剧情。或者用传统一点的话来说,剧场感十足。阅读过程脑海中会不知觉的浮现出塔可夫斯基的电影场景,或许这就是俄罗斯艺术的共情吧。卡拉马佐夫家四个人或许分别代表着人的神性、魔性、理性和感性,所有的人物都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式哲学的玩偶,我们带着强烈的第一印象开始,到最后与他们重新认识重新融合,大概象征了对人性的妥协和重塑,大概。

  • 0 JosterChen 2022-01-14 21:37:53

    “你们也无论如何不要忘记,我们曾经在这里感到多么美好,我们大家同心协力,由一种美好善良的情感联系在一起,——这种情感在我们爱那个可怜的小孩的时候,或许会使我们也能变成一个比目前实际的我们更好一些的人。”人生的唯一准则是永远不能嘲笑善良。留一星给未来。

  • 0 骑着乌龟去赏花 2022-01-03 22:20:03

    野兽从来不会像人那样残忍 那样巧妙地艺术化地残忍。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