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新手医生阿图满怀抱负进入梦想中的白色巨塔,他将遇到哪些意想不到的试炼?硬着头皮第一次拿起手术刀的他,将如何处理突如其来的变故?在错误切开病人气管的时候,他如何面对从手边一丝丝逝去的生命?在“成功是常态,失败就是一条人命”的职业生涯中,在每一个或者温暖或惊悚的病例故事背后,都是生与死的殊死较量。
本书精选了14个主题,从不同侧面展现了医生所面对的世界的不确定性,和做抉择时需要考虑的复杂因素。一个个医学现象背后,是外科医生群体的自我审视与修炼。
适合医疗界人士、政策制定者和普通大众阅读。
医生的修炼的创作者
· · · · · ·
-
阿图·葛文德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阿图•葛文德
◎白宫最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影响奥巴马医改政策的关键人物,受到金融大鳄查理•芒格大力褒奖的医学工作者。
◎《时代周刊》2010年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榜单中唯一的医生,2014年《展望》杂志年度“全球十大思想家”。
目录 · · · · · ·
楔子 当简单科学遇到复杂个体
第1部分 孰能无过
第1章 一把刀的修炼
我把手术刀放在病人皮肤上,划下第一刀。这种感受实在太奇特了,会让人欲罢不能,它混合了见血的亢奋、担心出错的焦虑和坚定不移的成功信念。
第2章 像机器一样精准
长久以来,西方医学界不断追求的一个目标就是近乎机器的完美。怎样才能达到这种程度呢?要诀就是“多做”,连续不断地做,有朝一日自然会像庖丁解牛一样熟练而精准。
· · · · · · (更多)
第1部分 孰能无过
第1章 一把刀的修炼
我把手术刀放在病人皮肤上,划下第一刀。这种感受实在太奇特了,会让人欲罢不能,它混合了见血的亢奋、担心出错的焦虑和坚定不移的成功信念。
第2章 像机器一样精准
长久以来,西方医学界不断追求的一个目标就是近乎机器的完美。怎样才能达到这种程度呢?要诀就是“多做”,连续不断地做,有朝一日自然会像庖丁解牛一样熟练而精准。
· · · · · · (更多)
楔子 当简单科学遇到复杂个体
第1部分 孰能无过
第1章 一把刀的修炼
我把手术刀放在病人皮肤上,划下第一刀。这种感受实在太奇特了,会让人欲罢不能,它混合了见血的亢奋、担心出错的焦虑和坚定不移的成功信念。
第2章 像机器一样精准
长久以来,西方医学界不断追求的一个目标就是近乎机器的完美。怎样才能达到这种程度呢?要诀就是“多做”,连续不断地做,有朝一日自然会像庖丁解牛一样熟练而精准。
第3章 切烂的喉咙
我在她脖子上摸索着,寻找甲状软骨的突起,但只摸到一层层脂肪,找不到可以下手的地方。该切下去吗?是横切还是纵切?我真痛恨自己。没有一个外科医师会犹豫不决,而我竟这般踌躇。
第4章 9000个医生的嘉年华
主办单位安排了3间放映室,接连6天从早到晚播放手术视频,我看得目眩神迷。片中呈现了各种手术,有大胆的,有精细的,还有既简单又高明、令人拍案叫绝的处理方法。
第5章 好医生是怎么变坏的
曾经负责尽职的医生最终堕落的例子比比皆是。根据多项研究,医生酒精成瘾的问题并不会比一般人罕见。另外,由于更容易取得药物和麻醉药品,医生也更可能滥用药物。
第2部分 难解之谜
第6章 13号、星期五、月圆夜
我自认为是个头脑清楚、训练有素的医生,不会被这些迷信的念头击败,于是,我去了图书馆,想找出有关13号星期五的科学研究报告,看看这天是不是真的不吉利。
第7章 疼痛的迷雾
针对慢性疼痛的治疗,除了要完成详尽的身体检查,也要了解病人所在的社会环境中是否存在问题。慢性疼痛往往不是因为我们身体里面出了毛病,而是我们身体外部的问题造成的。
第8章 孕吐30周
安娜的情况越来越糟,但她完全不考虑人工流产,因为每天,护士都会推着B超机来到她床边,她能听到子宫里两颗小小的心脏在扑通扑通地跳着。这就够了,她决心奋战到底。
第9章 一说话就脸红的女主播
登上主播台后,她发现自己总会忍不住脸红,连芝麻蒜皮的小事都能让她双颊绯红,比如播报时突然忘了词,或是发觉自己讲话速度太快,在那一刹那,她已满面通红。
第10章 吃个不停的人
医生详细地向威廉解说了胃绕道手术的原理,也坦白地告诉他,这种手术的死亡率约为千分之五。因为肥胖,威廉已经失去了工作、尊严和健康,他决定放手一搏,手术是他唯 一的希望。
第3部 世事难料
第11章 最后的一刀
今天,我们有电脑断层扫描、超声波等利器,病人去世时,我们早就知道死因了,尸体解剖等于多此一举。我本来是这么想的,然而,有一个病人改变了我的想法。
第12章 死因“未明”的8个婴儿
尽管尸体解剖报告单上写着“死因:未明”,我们还是希望医生能找出比较充分的解释。30年过去了,那8个婴儿的猝死之谜的真相,似乎终于露出端倪。
第13章 医疗决定谁来做
你在生病的时候,必须做出明智的选择,知道什么时候该听别人的话,什么时候该坦率表达出自己的意见。即使选择不自己下决定,也应向医生问明清楚。
第14章 成功会有时
引起坏死性筋膜炎的细菌会长驱直入,侵入深层肌肤,随即在筋膜处大肆破坏,所有的软组织无一幸免。在刚发现的时候就进行彻底的清创手术,患者才有存活的机会。
· · · · · · (收起)
第1部分 孰能无过
第1章 一把刀的修炼
我把手术刀放在病人皮肤上,划下第一刀。这种感受实在太奇特了,会让人欲罢不能,它混合了见血的亢奋、担心出错的焦虑和坚定不移的成功信念。
第2章 像机器一样精准
长久以来,西方医学界不断追求的一个目标就是近乎机器的完美。怎样才能达到这种程度呢?要诀就是“多做”,连续不断地做,有朝一日自然会像庖丁解牛一样熟练而精准。
第3章 切烂的喉咙
我在她脖子上摸索着,寻找甲状软骨的突起,但只摸到一层层脂肪,找不到可以下手的地方。该切下去吗?是横切还是纵切?我真痛恨自己。没有一个外科医师会犹豫不决,而我竟这般踌躇。
第4章 9000个医生的嘉年华
主办单位安排了3间放映室,接连6天从早到晚播放手术视频,我看得目眩神迷。片中呈现了各种手术,有大胆的,有精细的,还有既简单又高明、令人拍案叫绝的处理方法。
第5章 好医生是怎么变坏的
曾经负责尽职的医生最终堕落的例子比比皆是。根据多项研究,医生酒精成瘾的问题并不会比一般人罕见。另外,由于更容易取得药物和麻醉药品,医生也更可能滥用药物。
第2部分 难解之谜
第6章 13号、星期五、月圆夜
我自认为是个头脑清楚、训练有素的医生,不会被这些迷信的念头击败,于是,我去了图书馆,想找出有关13号星期五的科学研究报告,看看这天是不是真的不吉利。
第7章 疼痛的迷雾
针对慢性疼痛的治疗,除了要完成详尽的身体检查,也要了解病人所在的社会环境中是否存在问题。慢性疼痛往往不是因为我们身体里面出了毛病,而是我们身体外部的问题造成的。
第8章 孕吐30周
安娜的情况越来越糟,但她完全不考虑人工流产,因为每天,护士都会推着B超机来到她床边,她能听到子宫里两颗小小的心脏在扑通扑通地跳着。这就够了,她决心奋战到底。
第9章 一说话就脸红的女主播
登上主播台后,她发现自己总会忍不住脸红,连芝麻蒜皮的小事都能让她双颊绯红,比如播报时突然忘了词,或是发觉自己讲话速度太快,在那一刹那,她已满面通红。
第10章 吃个不停的人
医生详细地向威廉解说了胃绕道手术的原理,也坦白地告诉他,这种手术的死亡率约为千分之五。因为肥胖,威廉已经失去了工作、尊严和健康,他决定放手一搏,手术是他唯 一的希望。
第3部 世事难料
第11章 最后的一刀
今天,我们有电脑断层扫描、超声波等利器,病人去世时,我们早就知道死因了,尸体解剖等于多此一举。我本来是这么想的,然而,有一个病人改变了我的想法。
第12章 死因“未明”的8个婴儿
尽管尸体解剖报告单上写着“死因:未明”,我们还是希望医生能找出比较充分的解释。30年过去了,那8个婴儿的猝死之谜的真相,似乎终于露出端倪。
第13章 医疗决定谁来做
你在生病的时候,必须做出明智的选择,知道什么时候该听别人的话,什么时候该坦率表达出自己的意见。即使选择不自己下决定,也应向医生问明清楚。
第14章 成功会有时
引起坏死性筋膜炎的细菌会长驱直入,侵入深层肌肤,随即在筋膜处大肆破坏,所有的软组织无一幸免。在刚发现的时候就进行彻底的清创手术,患者才有存活的机会。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认知心理学家加里·克莱因(GaryKlein)致力于研究那些时常要面对不确定性的人们。他曾描述过一个消防队长的经历。有一次,一座平房失火了,这个消防队长带着手下的消防队员冲入火场。这次的火灾看起来和以往遇到的情况没什么两样,他带领队员拿着水管从前门突入,在后面的厨房遇到了大火。他们拼命浇水灭火,但火势依然不减。他们再把水开到最大,依然扑灭不了它。突然,队长下令大家立刻撤退,不能再待在屋内。大家都感到很奇怪,队长也说不上原因,就是觉得不对劲。他们刚跑出去,方才站的那块地板就塌陷下去。原来火源在地下室而不是厨房。如果他们再多待几秒钟,就要葬身火海了。 人类自身有一种能力,可以判断如何行事。克莱因指出,判断很少是经过计算、衡量一切之后的结果(计算本来就不是我们的强项),而是一种无意识的思维。那位消防队长反思了那次的事件之后告诉克莱因,他当时完全没有预料到会是这样的结果,他自己也不清楚为什么让队员撤退。那次火灾的确有点与众不同,但他当时并没有察觉到这些,只是凭运气或者说第六感下了决定。克莱因追问了那次火灾的一些细节后,发现有两个因素可能是让他选择撤退的原因,但是队长本人当时并没有注意到。一点是客厅特别热,一般房子如果是后面的厨房失火,客厅温度不会这么高;另一点是火燃烧时并没有发出声音,和平时不太一样。队长可能察觉到了这些不同,或许还有其他原因,迫使他立刻下令大家撤退。事实上,有时想太多反而会造成不好的结果。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难以言喻的直觉 -
医学真的很奇妙,在很多方面难以去理解。风险那么高,病人却信任我们,将性命交付于我们,让我们自由发挥。不过,当你靠近我们时,近得可以看见我们皱起的眉头、看到我们不解的神情、看到我们的成功与失败,你就会发现,医学是如此混乱、如此麻烦和不确定。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湛庐文化·心视界(共111册),
这套丛书还有
《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改变人生的快乐实验》《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实验》《蜗牛教我慢慢活》《我是头脑瑜伽书》
等
。
喜欢读"医生的修炼"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医生的修炼"的人也喜欢 · · · · · ·
医生的修炼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2 条 )

不确定的不完美医学世界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 用<100字来概括本书的内容 这是一本关于作者在美国做住院医师的这段经历的感想的书。在实习期间,葛文德作为新手外科医生不得不面临许多挑战,其中遇到了很多棘手的专业上的问题——外科手术处理方式,疑难杂症如何确诊,如何制定对病人最好的治疗方案,如何和病人沟通等。... (展开)
Complications
作者Atul Gawande是第二代印度美国人。绝对算high achiever, 本科stanford, M.D.是从harvard medical school拿的。读医学院之中还抽空去Clinton'92年的总统竞选以及竞选成功后的新政府帮忙。平常写的关于healthcare的文章被new yorker看中,是他们的staff writer. Complication...
(展开)
> 更多书评 62篇
论坛 · · · · · ·
感觉每个超级肥胖的人就像有小胖威利症一样的症状-... | 来自茉莉 | 2021-09-22 00:09:32 | |
死因未明的8个婴儿 | 来自多肉葡萄🍇 | 2 回应 | 2021-09-21 23:58:44 |
104页手一直抖个不停的人被拍到了《周一清晨》里 | 来自茉莉 | 2020-07-26 17:09:38 | |
同样是从小很容易脸红的我 | 来自潇洒哥的宝儿 | 2020-01-04 14:29:34 | |
该书原版于2003年 | 来自喵呜 | 2015-10-26 10:58:46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Picador (2003)9.0分 200人读过
-
华文出版社 (2010)8.4分 600人读过
-
天下文化 (2003年10月15日)暂无评分 11人读过
-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3)暂无评分 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书】所谓知识的另一种 (自娱者小五)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 书海无涯 (佾云)
- 含英咀华——总有一本适合你第1辑 (99.9%)
- 37°暖书单(二) (37°暖)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医生的修炼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成知默 2016-01-20 11:44:44
2016年已读009:阿图医生白色巨塔中的经历与见闻,那些与病痛为伴、生死交接的时刻虽是医生的日常,但有过亲身经历的人读来难免惊心动魄;随书奉送不少新奇有趣的治疗案例,如通过切除交感神经治疗脸红症,通过胃绕道手术医治肥胖症。阿图医生说:“西方医学一直将‘像机器一样完美’作为目标”,而他的这本书,却旨在展现在通向完美的过程中,医生所遭遇的种种不完美与不确定性。而吊诡的是,只有当医生不把呈现确定性作为... 2016年已读009:阿图医生白色巨塔中的经历与见闻,那些与病痛为伴、生死交接的时刻虽是医生的日常,但有过亲身经历的人读来难免惊心动魄;随书奉送不少新奇有趣的治疗案例,如通过切除交感神经治疗脸红症,通过胃绕道手术医治肥胖症。阿图医生说:“西方医学一直将‘像机器一样完美’作为目标”,而他的这本书,却旨在展现在通向完美的过程中,医生所遭遇的种种不完美与不确定性。而吊诡的是,只有当医生不把呈现确定性作为唯一的职业价值,医生才有可能离完美更进一步。 (展开)
0 有用 丧心病狂刘老湿 2016-06-19 15:09:58
就是阿图医生,换了个名字
3 有用 trismile 2015-12-08 20:45:19
有一点文字版的GA的感觉,在书中能看到医生如何成长,如何面对不确定性,如何抱团取暖,如何面对大量未知的无奈,以及如何在经验中产生判断病症的直觉。很多案例都非常有意思。读罢对于医生这一职业的理解以及目前医学现状的了解又加深了一步。
5 有用 一默 2018-01-29 16:37:45
因为医学严谨、高深的形象,人们往往会忘记:医生是人,医生所打交道的也是人。阿图医生难能可贵之处,就是对医学人文主义的唤醒。揭露医学的不确定、未知,并不损害医生的权威,反而让我们有更多的勇气共同面对生命。
16 有用 diduanyan 2016-04-05 10:10:08
本书记录的是葛文德八年的外科训练生涯中遇到的各种案例,从中你可以清晰地发现一个医生的成长轨迹,原来赫赫有名的葛文德并非与生俱来、天赋异禀的大神,他经历过菜鸟医生的青涩:由于手忙脚乱而沮丧自责,由于意外成功而兴高采烈。他幽默坦诚地讲述自己和同行的故事,将自己对医疗的种种困惑、疑问与思考一一道出。对照本书与《最好的告别》也会发现,葛文德的想法在十几年中有所变化,从努力探索医学中的不确定性、破解难题、力... 本书记录的是葛文德八年的外科训练生涯中遇到的各种案例,从中你可以清晰地发现一个医生的成长轨迹,原来赫赫有名的葛文德并非与生俱来、天赋异禀的大神,他经历过菜鸟医生的青涩:由于手忙脚乱而沮丧自责,由于意外成功而兴高采烈。他幽默坦诚地讲述自己和同行的故事,将自己对医疗的种种困惑、疑问与思考一一道出。对照本书与《最好的告别》也会发现,葛文德的想法在十几年中有所变化,从努力探索医学中的不确定性、破解难题、力求完美到怀疑并承认医学的有限性、给予病人精神关怀、帮助他们面对衰老和死亡。“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从初入行业的毛头小子成长为天命之年的行业中坚,葛文德同时站在医生与病人角度考虑的同理心、对自身与行业的持续追问与反思,使得他真正完成了“一个医生最完美的精神发育”。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