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對倒」一詞譯自法文「Tête-Bêche」,是集郵專家用來描述印刷時發生了錯誤,導致兩張相連、卻一正一反的郵票。由於稀少罕見,所以價值不凡。有趣的是,這種郵票一旦分離,就立刻失去價值,成為兩張平凡的郵票。
1972年時,作者劉以鬯在倫敦吉本斯公司舉行的華郵拍賣上,投得一張「慈壽九分銀對倒舊票」。因此激發作者從對倒的意境中聯想、發展出此小說情節。更在三十年之後,讓導演王家衛拍出《花樣年華》這部著名作品。
本書主角淳于白是一位移居香港多年的男子,對城市充滿懷舊的傷感;亞幸則是浪漫天真少女,對未來憧憬富有想像。在同樣的街道擦肩而過;在同樣的時間流動中,轉向一樣的電視頻道;在戲院裡陌生的並肩而坐,偶有相望的成為彼此唯一的交會。
看似兩個人各自的心境感受描繪,在性別、思想、年紀的對比呼應下,讓香港的時代樣貌更為具體。以雙線並行的架構,以及作者擅長的意識...
「對倒」一詞譯自法文「Tête-Bêche」,是集郵專家用來描述印刷時發生了錯誤,導致兩張相連、卻一正一反的郵票。由於稀少罕見,所以價值不凡。有趣的是,這種郵票一旦分離,就立刻失去價值,成為兩張平凡的郵票。
1972年時,作者劉以鬯在倫敦吉本斯公司舉行的華郵拍賣上,投得一張「慈壽九分銀對倒舊票」。因此激發作者從對倒的意境中聯想、發展出此小說情節。更在三十年之後,讓導演王家衛拍出《花樣年華》這部著名作品。
本書主角淳于白是一位移居香港多年的男子,對城市充滿懷舊的傷感;亞幸則是浪漫天真少女,對未來憧憬富有想像。在同樣的街道擦肩而過;在同樣的時間流動中,轉向一樣的電視頻道;在戲院裡陌生的並肩而坐,偶有相望的成為彼此唯一的交會。
看似兩個人各自的心境感受描繪,在性別、思想、年紀的對比呼應下,讓香港的時代樣貌更為具體。以雙線並行的架構,以及作者擅長的意識流文字,各自發展兩位不相識的男女主角故事,卻又如對倒郵票的相連關係,讓獨立的生命產生特殊的意義。
本書收錄「短篇小說」及「長篇小說」;長篇在1972年的《星島晚報》開始連載;短篇則是1975年改寫並發表於當時的文學雜誌《四季》之中。前衛的書寫,震驚當時文壇且受到肯定,深刻地影響當代的香港文學界。
雖然《對倒》早已成為華人經典,更在王家衛的《花樣年華》電影後紅極一時,翻譯成多國語言,竟從來未在台灣出版。我們希望藉著引介這部不斷激起漣漪的著名經典,讓台灣讀者有機會見證最美好的香港70年代,更能看到歷久彌新的小說文字,構築出來的迷人世。
對倒的创作者
· · · · · ·
-
刘以鬯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原名劉同繹,字昌年,浙江鎮海人。1941年於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曾在重慶、上海、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任報紙、雜誌編輯、主編;主要作品有《酒徒》、《對倒》、《寺內》、《天堂與地獄》、《島與半島》、《他有一把鋒利的小刀》、《短綆集》、《見蝦集》、《劉以鬯實驗小說》、《龍鬚糖與熱蔗》、《端木蕻良論》等。其作品《對倒》及《酒徒》分別引發香港導演王家衛拍成電影《花樣年華》及《2046》。
目录 · · · · · ·
序
《對倒》短篇小說
《對倒》長篇小說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坐在上海舞厅里听吴莺音唱《明月千里寄相思》,与坐在香港餐厅里听姚苏蓉唱《今天不回家》,心情完全不同。心情不同,因为时代变了。那个时代已过去。属于那个时代的切都不存在了。他只能在回忆中寻求失去的欢乐。但是回忆中的欢乐,犹如一张褪色的旧照片,模模糊糊,缺乏真实感。当他听到姚苏蓉的歌声时,他想起消逝了的岁月。那些消逝了的岁月,仿佛隔着一块积着灰尘的玻璃,看得到,抓不着。看到的种种,也是模模糊糊的。淳于白一直在怀念过去的一切。如果他能冲破那块积着灰尘的玻璃,他会走回早已消逝的岁月。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对倒(长篇小说) -
在过去的岁月中,充满这一类的小插曲。这一类小小插曲与蛋糕上的彩色奶油一样,是一种装饰。缺乏这种装饰蛋糕就会显得单调。虽然那些装饰不会增加蛋糕的美味,但是有装饰的蛋糕总比没有装饰的蛋糕好。他将别人的感情当作生命的装饰;别人也将他的感情当作玩物。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对倒(长篇小说)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對倒"的人也喜欢 · · · · · ·
-
- 酒徒 8.5
-
- 香港短篇小說百年精華(下) 8.2
-
- 香港居 7.2
-
- 進念人人人 8.4
-
- 香港短篇小說百年精華(上) 7.7
-
- 後殖民食物與愛情 8.4
-
- 世紀末囈語 8.1
-
- 街巷人物 7.8
-
- 城与文学 7.4
對倒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1 条 )



岁月的灰烬——浅谈《对倒》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01 刘以鬯(1918年12月7日-2018年6月8日),原名刘同绎,字昌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 镇海. 主编过《 国民公报 》、《香港时报》、《星岛周报》、《西点》等报刊杂志。曾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颁授荣誉勋章。 代表作品有小说《 酒徒 》《对倒》《寺内》《 打错了 》《 岛与半... (展开)
当“我”在拧巴,因为“我”尴尬
> 更多书评 31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8 )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7.8分 2352人读过
-
Philippe Picquier (2003)暂无评分 1人读过
-
作家出版社 (2001)8.2分 745人读过
-
獲益 (2000)8.3分 720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島嶼寫作」· 男性 (普照)
- 我想收藏的繁體書 (愁容騎士)
- 2025尝试 (皋亭旧雨)
- 大澜的推荐 (劼)
- 2025年限定书库 (好凶熊)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7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對倒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Ng Chun-Ning 2019-03-10 10:22:18
2019/03/07 - 2019/03/10
0 有用 鱼皮 2022-11-16 19:27:13 广东
刘以鬯的短篇比长篇更优秀~他的短篇中能感受到那种游刃有余和香港市井的迷人风味,长篇就有点变形……
0 有用 rrrrrabbit1130 2016-11-29 22:03:53
向南,向北,相遇。 他转过脸望望她。她也转过脸望望他。 “长得不算难看” “这只老色狼” 向东,向西。 男女大抵如此。只是如此而已。 人群总是空的。
0 有用 新世界的旅人 2022-02-13 15:32:59
好喜欢
1 有用 sleepless 2020-09-14 01:04:20
两个平行线条完全不同的故事,一个外地来港的老年男人淳于白,一直回忆着早已回不去的过去;一个本土生长的花季少女亚杏,一直幻想着几乎不可能到来的未来。两个完全没有关系又截然不同的人,平行生活在一条街上,遇上同样的事故,听闻同样的趣闻,但从不曾相遇。两人唯一的相遇是在电影院,无意中坐在隔壁看了同一场电影,却引起亚杏对淳于白的各种反感。然后电影散场,又回到各自的轨道,却不曾想,两人在各自的梦中竟然诡异地相... 两个平行线条完全不同的故事,一个外地来港的老年男人淳于白,一直回忆着早已回不去的过去;一个本土生长的花季少女亚杏,一直幻想着几乎不可能到来的未来。两个完全没有关系又截然不同的人,平行生活在一条街上,遇上同样的事故,听闻同样的趣闻,但从不曾相遇。两人唯一的相遇是在电影院,无意中坐在隔壁看了同一场电影,却引起亚杏对淳于白的各种反感。然后电影散场,又回到各自的轨道,却不曾想,两人在各自的梦中竟然诡异地相遇……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