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日) 杉浦康平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杉浦康平与亚洲同人的对话
译者: 杨晶 / 李建华
出版年: 2016-1
定价: 79.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108055330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杉浦康平与亚洲同人的对话
译者: 杨晶 / 李建华
出版年: 2016-1
定价: 79.00
装帧: 平装
ISBN: 9787108055330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收录了国际著名平面设计师、书籍设计家杉浦康平,与来自中国、韩国、印度六位著名设计师——吕敬人、黄永松、安尚秀、郑炳圭、R.K.乔希(R.K.Joshi)、柯蒂·特里维迪(Kirti Trivedi),就亚洲的书籍、文字、设计所进行的对谈。所讲述的不是书籍装祯设计中的具体技术问题,而是以东方文化为基础,通过对各国文化与书籍、设计的关系的探讨,阐释他们对东方文化的理解与运用。
亚洲的书籍、文字与设计的创作者
· · · · · ·
-
杉浦康平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杉浦康平,日本著名平面设计师、书籍设计家、教育家、神户艺术工科大学教授。 亚洲图像研究学者第一人,并多次策划构成有关亚洲文化的展览会、音乐会和书籍设计,以其独特的方法论将意识领域世界形象化,对新一代创作者影响甚大。 被誉为日本设计界的巨人,是国际设计界公认的信息设计的建筑师。
目录 · · · · · ·
中文简体版寄语
前言 纵谈绚丽多彩的亚洲及其设计思考
亚洲多主语的世界,不可抗拒的魅力
印度的文字——潜藏于民众中的丰饶的美意识
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宇宙中盛满文字
第一部 东亚的文字体系及其可能性
第二部 走向斑斓的文字,围绕韩文字,围绕韩文字的复合性
在书籍装帧设计中融入文化遗传基因
部 书籍设计产生于人与文化的热烈交感之中
第二部 文字的舞蹈,唤醒韩文字的象形性
“天圆地方”,让传统语法在今天发扬光大
编织民间文化的活力
“K-KA-RA”,印度书法的技艺与灵性
从“无形”到“有形”
后记 传统与出代,对新的创造语法的探索
图版出版•对谈者简历
译后杂记
· · · · · · (收起)
前言 纵谈绚丽多彩的亚洲及其设计思考
亚洲多主语的世界,不可抗拒的魅力
印度的文字——潜藏于民众中的丰饶的美意识
把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宇宙中盛满文字
第一部 东亚的文字体系及其可能性
第二部 走向斑斓的文字,围绕韩文字,围绕韩文字的复合性
在书籍装帧设计中融入文化遗传基因
部 书籍设计产生于人与文化的热烈交感之中
第二部 文字的舞蹈,唤醒韩文字的象形性
“天圆地方”,让传统语法在今天发扬光大
编织民间文化的活力
“K-KA-RA”,印度书法的技艺与灵性
从“无形”到“有形”
后记 传统与出代,对新的创造语法的探索
图版出版•对谈者简历
译后杂记
· · · · · · (收起)
喜欢读"亚洲的书籍、文字与设计"的人也喜欢 · · · · · ·
亚洲的书籍、文字与设计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1 条 )


理性与务实----日本人对设计的性格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并不是说我拜日。日本的设计还真是有一套自己的性格。读原研哉,田中一光,中西元男,等等,到现在读的川浦康平的设计理论。无一不让我感到理性的存在,以及做设计的态度。 对设计,并不是偶然性的纯粹的追求表面。而是系统的,务实的去构建设计的理念。以至于涌现出众... (展开)
请大家不要相信二手书转让里叫做“流浪的心”的人,他是个骗子~!!!
请大家不要相信买这跟书的电子版的人,就是在二手书转让里的那个叫做“流浪的心”的人。因为我轻信了他在二手书转让里的留言,加了他给的QQ,(QQ 65711856 【稀有资源博士】)这个稀有资源博士说10块一本,让我把钱打到他发给我的支付宝账号上,我打过去了就在QQ上信息他,他...
(展开)
> 更多书评 21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8.5分 2573人读过
-
联经出版社 (2006)8.6分 139人读过
-
DNPグラフィックデザインアーカイブ (2005)暂无评分 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北京地铁书单 (向北向北)
- 2016年图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三联书店三联书情)
- “半层·沈宇说书”系列视频里提到的书(完) (藤原琉璃君)
- 設計 (baiya)
- wait booklist (ben afrant)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85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亚洲的书籍、文字与设计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Mag 2016-12-03 00:06:25
时过一年又读了一遍,收获还是不多。有时候我们更需要的不是道而是技。技的修炼还不成熟,就跟着论道是可笑的。
0 有用 Sunny 2023-04-10 13:15:10 广东
西方没有象形文字的传统,与东方象形文字文化圈大相径庭。看了这本书才知道韩文字是表音文字,也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日文、韩文字与汉字的渊源。 吕敬人的章节很棒,“传统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具有生命力的宝藏。为了我们的下一代,一定要珍重传统。”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不错,是一本好看的书。(神奇的是,印度部分将Windows 2000/Windows XP翻译为视窗 2000/视窗 XP)
1 有用 Yoman 2016-08-20 07:20:46
這種對談,更像是相互採訪;其中和編著者有師徒關係的,那種相互吹捧,避重就輕的回答,就顯得尷尬了;過剩的「名族自豪感」,容易讓人走火入魔,比如類似「我們的文化比西方偉大的多」這種話都說出來了,真是遺憾。設計大家們,一有了自己追求的「堅實的」理論基礎,就又犯「憂國憂民」的矯情病。文化 沒有孰優孰劣,都是傳承下去的,只是亞洲博大精深的文化,還需挖掘去傳承,這是堅實的基礎,然而更需發展的眼光,否則 停滯不... 這種對談,更像是相互採訪;其中和編著者有師徒關係的,那種相互吹捧,避重就輕的回答,就顯得尷尬了;過剩的「名族自豪感」,容易讓人走火入魔,比如類似「我們的文化比西方偉大的多」這種話都說出來了,真是遺憾。設計大家們,一有了自己追求的「堅實的」理論基礎,就又犯「憂國憂民」的矯情病。文化 沒有孰優孰劣,都是傳承下去的,只是亞洲博大精深的文化,還需挖掘去傳承,這是堅實的基礎,然而更需發展的眼光,否則 停滯不前 (展开)
1 有用 Sakura 2025-02-22 13:15:15 四川
只能说是三个国别的设计师读下来的确都是不同的风味,这其中尤其以排在第一部分的韩国最为突出。作为一个中国读者,实在是对韩国人那种连11区都不如的“自卑狂妄”心理给读得几番想弃了本书的。第二部分的对于对于汉字的讨论还多少可以看个思路参考;至于最后的第三部分,看完后颇有种为了素材而素材的错觉,从国家层面的人为的制作众多派系林立的教派和文字,然后大家互不相通,最后成为设计师“鬼画桃符追求神秘感”的一种手段... 只能说是三个国别的设计师读下来的确都是不同的风味,这其中尤其以排在第一部分的韩国最为突出。作为一个中国读者,实在是对韩国人那种连11区都不如的“自卑狂妄”心理给读得几番想弃了本书的。第二部分的对于对于汉字的讨论还多少可以看个思路参考;至于最后的第三部分,看完后颇有种为了素材而素材的错觉,从国家层面的人为的制作众多派系林立的教派和文字,然后大家互不相通,最后成为设计师“鬼画桃符追求神秘感”的一种手段罢了。 (展开)
0 有用 晏 2025-05-17 22:03:20 四川
嗯,浮光掠影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