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过 短评

热门 最新
  • 93 伊萨卡岛在这里 2015-10-06 14:46:28

    里面一位抑郁症患者写下的诗句 最让我动容: 用药物维系的睡眠 也没有什么不好 至少在梦中 说了一场悄悄话 然后醒来 和大脑进行一场谈判 死亡还未抵达 又何必畏惧 流淌在每条神经上的字符 都是和解的命令…… 相信一种病痛,本身就包含着治愈的力量。 你发现你不是孤独的,还有人跟你在一起,这本身就是治疗。

  • 59 ? 2015-12-28 23:46:34

    一直关注抑郁症这个话题,因我认为未来三十年甚至更久,这将成为一个严重影响中国社会的大问题

  • 37 赫恩曼尼 2016-07-13 10:28:42

    描述一下我的感受:一千次质疑生活/一千零一次想到死/多的那一次/用来等待孤独症和偏执狂发作/再多一次/靠生活本身的毒性与之抗衡。

  • 34 Yakuuult 2015-12-10 17:23:05

    文学学士,新闻学硕士就这个文笔简直难以置信。最大的失误是给自己定位不准,没有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充足的调查准备就来写科普直接会变成民科好嘛。全书最优秀的一篇是那个附录里讲某治疗骗局的纪实报告= =

  • 13 一个小标点 2019-11-03 08:57:53

    给完全不懂的人做点普及还好,真有抑郁症的还是算了。曾经的得病经历不足以支撑他做专业的普及,也不足以他帮病人诊断,只有最末说治疗骗局的新闻稿才能显示出他作为媒体人的专业度。自渡渡人宏心壮志之类,当我看到作者是双相,而不是纯粹的抑郁时就得到了解答。治愈渡人普及说得太早了,有点怀疑作者还在轻躁狂状态。

  • 12 焚琴客 2016-07-08 05:44:56

    国内关于抑郁症的科普书籍并不多见。本书未必高明,然而胜在感同身受。和气致祥,乖气致戾,转型中的社会也处于一个双向的魔怔中,唯待良医治国。

  • 12 水为佩 2016-11-01 13:37:44

    看完这本书很生气。抑郁症临床表现等基本信息上,作者有很多常识性错误,这些都会严重误导不了解抑郁症的读者。我非常失望。我认为专业的概念还是应该由专业人士来写,作者作为抑郁症患者,只分享自己的部分就好了,并没有能力或资格进行科普。

  • 8 开膛手贝塔 2018-08-07 17:12:34

    抑郁症是器质性疾病,不是你想开了就能好的,谨记。

  • 3 张春[阿卡纳] 2017-04-01 20:47:10

    看完了。怎么说呢,我觉得张进老师需要这种比抑郁症更强的感觉来帮助自己。

  • 8 已注销 2017-12-16 23:26:38

    “并非真的想死,而是生病导致的错误判断”

  • 2 OD 2016-03-13 19:21:44

    自我识别很重要 及时准确就医很重要 但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他人的理解。最后写了不同程度抑郁的人应该如何被对待 很有启发。另,里面至少两处低级错误,责编 校对要认真啊

  • 4 王卡 2017-05-22 04:59:37

    一点事儿反反复复说。当然了,事情也很重要。一是吃药要坚持,足量足疗程。二是双相情感障碍是抑郁和狂躁的交替循环。三是长期睡眠不足,会变成轻度智障。

  • 4 灵婀 2016-05-24 22:58:09

    原本是为了帮助朋友治愈双向情感障碍症而买给ta看的,可是ta看不进,干脆我来看看。有抑郁症怀疑或者倾向的人或者家属特别应该看看这本财新主编张进写的现身治疗抑郁症的书,症状是多重身体不适失眠胸口烧灼胃痛心悸等,易患人群、足量足期治疗,家属最好的态度是陪伴等等。连我这个打酱油的人看了都有些启发

  • 3 小黄兔 2018-06-26 19:22:03

    重複囉嗦得比較多。但也有可取的地方。孫仲旭的去世讓我開始關注這方面的話題,也想更多瞭解這個隱藏的疾病。書中有一句話很好“最重要的,不是別人的眼光,而是自己如何長期保持身體狀態的平穩”。因剛經歷過手術,我更加體會到人在痛苦中的狀態是非常難忍和孤獨的,還有醫生是救死扶傷,但最終還是自己要找出前因後果。

  • 2 亲爱的欧阳毛毛 2015-10-14 20:09:10

    私以为在这个人人隐疾的时代,人人都可以读读这本通俗而不失严肃的小书,抑郁症者寻找苦难的被共鸣和纾解,疑似抑郁症者及时补充疾病识别机制和正确的求治之路,非抑郁症者学习心理精神知识和情绪管理思路。赞张进老师!

  • 2 日常诗人 2015-10-23 21:12:37

    抑郁症不是“一种病”,大概抑郁症之于医学,就像五行学说之于化学,基本原理没有搞清楚,分类和定义就搞不清楚,只是很不准确的基于现象的归纳

  • 2 阿锦 2016-03-18 16:27:46

    作者的身份是个亮点,值得一看。

  • 1 Elact 2016-08-20 22:23:19

    参加一个活动在书架上发现,《财新》联合创始人讲自己抑郁症的经历和思考,接地气有深度,当成心理健康图书做个参考也很好。

  • 3 三点水 2018-05-04 07:46:57

    1.及时看医生。找专业医院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2.远离高处,预防一跃而下的冲动。3.陪伴,而不是说教。4.自责是心理上的自杀。5.抑郁症不是精神病,只是一种情感障碍。只是大脑的功能性失调,而不是病变。6.坚持运动,让锻炼成为生活的一部分。7.出门做事,不要让自己闲下来。8.“抑郁症也是有积极意义的,它能让你在人生的某一阶段,停下快速前进的脚步,盘点一下人生,以便将来活得更好些。”

  • 1 了不起的茨盖比 2019-12-13 19:32:53

    我认为有必要阅读,虽然大家一直强调慢文化,但我认为中国未来十年也会是焦虑抑郁等诸多心理问题的高发时期,所以对抑郁疾病的相关正确认识是很有必要的,虽然近五年有越来越多的社会新闻再曝光抑郁患者最后的结局,但鲜少能真正关心他们的处境,这个社会说到底是偏向外向人格的群体,那么如何自救或者作为身边人如何帮助他们走出深渊,我认为非常重要!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