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寻变的笔记(19)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 请叫我小浣熊

    夏静老师的一番话,让人联想到若干年前台湾学者龙应台写的一篇流传很广的文章,其中问道:“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龙应台说:“在一个法治上轨道的国家里,人是有权生的。”(熊培云《自由在高处》) 这个间题就像一把回力镖,最后又掷回到教师身上。龙应台说得好,如果我们想培养出“慎思、明辨、笃行”的下一代,我们就不应惧怕他们“慎思、明辨”对我们的权威造成的威胁,不是吗?

    2018-03-15 20:41:02

  • 请叫我小浣熊

    当时,宋倩倩老师感觉特别没面子,找到邹素芳老师诉苦,邹老师对说:“单纯靠权威管理是不行的,学校要求淡化管理,隐去教师的警察身份,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激发他的学习动力。看来,生硬地管肯定不行了。你得让学生从心底里服你,你要尊重他,对有些学生要学会等待,不能急。”

    2018-03-15 20:28:36

  • 请叫我小浣熊

    张国春老师短短的几句话,让大家看到了他操在手中的那份决心,也让笔者想起了台湾一位捕鱼者分享捕色经验时说的适:“大浪来时,千万不能躲,必须直挺挺地站着,抓住固定物,任由大浪打在背上,否则容易受伤。若蹲着找掩蔽物,反而会因为冲击太大,撞破头,撞断牙,甚至撞断鼻梁。船只遇到台风时,不能往后逃,船头要对准浪头,正面对决,只要船一偏就会翻覆,所以要不眠不休对着浪头,一个疏忽就会没命。”生命中的艰难及困境其实无处逃避,只有转...

    2018-02-27 12:31:59

  • 请叫我小浣熊

    赋予自由,就是承担责任的开始。——李希贵校长

    2018-01-25 16:47:32

  • 请叫我小浣熊

    其实,分层教学在教育界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近年来各地许多学校都在进行这方面的探讨,那么,十一学校的分层究竟有什么不同司呢?一天,笔者与一位外省市教育管理部门的领导一同来到高中教学楼,看了十一学校分层分类课程设计,这位领导吓了一跳,他说:“几年前,我在所领导的学校勇敢地进行分层教学尝试,将物理、数学、英语各分成三层,根据学生的成绩、能力实施教学,结果,没过多久,就退回去了,至今提起来都痛心不已。” 为什么退回去呢?”...

    2018-01-25 16:46:15

  • 请叫我小浣熊

    来风华老师:“最想心的、最难解决的是补弱课程的定位问题,长期以来对成绩水平处于中等及偏下的学生关注主不够,他们的语文到底弱在哪里? 我们希望这个模块不要留作业就用36课时,给他们最基础的东西。” 李希贵校长:“不追求体系的完备,不要希望什么都教,要评估一下学生语文学习的状况,找到学生学习的起点,找到问题的切入点。要将大多数 学生语文学习的通病一一排列出来,每一味药都要治到病上,比如,有的语 言干巴巴,有的缺乏体验...

    2018-01-07 17:31:43

  • 请叫我小浣熊

    英文中中 curriculum(课程)一词来源于拉丁文 currere,而 currere当动词讲是“奔跑”的意思,当名词讲是“跑道”的意思。因此curriculum指的是提供给学生奔跑并对学生发展有益的跑道。

    2018-01-06 15:54:33

  • 请叫我小浣熊

    停顿了片刻,他接着说:“以行政班为主体的班级授课制进入中国已经百多年了,一百年来,政治、经济、社会结构、信息传递方式、人际交往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可生活在其间的教育却没有变,塑造人的模式却没有变,社会需求与育人模式发生了重大冲突,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尽管教学内容改变了,但与它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不变,学校形态不变,课程形态不变,学业评价不变,这怎么行呢?我希望从这一届学生开始探索,力争在学校形态、课程形...

    2018-01-06 15:06:05

  • 请叫我小浣熊

    大一统的班级授课诞生于工业革命时期,标准化的大机器生产,高效率满足需求,统一教材,可以保证教育质量,有其合理性。可到了21世纪的今天,这种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培养创新人才的需求。

    2017-12-27 20:53:26

<前页 1 2 后页>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中国教育寻变

>中国教育寻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