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英] 威廉·莎士比亚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原作名: The Tragedy of Cymbelene
译者: 彭发胜
出版年: 2015-7
页数: 360
定价: 3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莎士比亚全集·英汉双语本
ISBN: 9787513560399
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原作名: The Tragedy of Cymbelene
译者: 彭发胜
出版年: 2015-7
页数: 360
定价: 38.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莎士比亚全集·英汉双语本
ISBN: 9787513560399
辛白林的创作者
· · · · · ·
丛书信息
· · · · · ·
莎士比亚全集·英汉双语本(共39册),
这套丛书还有
《哈姆莱特》《李尔王》《一报还一报》《亨利四世 (上)》《爱的徒劳》
等
。
喜欢读"辛白林"的人也喜欢 · · · · · ·
辛白林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 条 )

莎士比亚后期悲喜剧的道德力量
莎士比亚后期创作的悲喜剧,虽然有牵强的巧合、由悲到喜的情节大逆转等问题,但善恶有报的道德教化力量也更为突出。观后有道德提振的作用。 悲喜剧中出现了对事态人心有清醒独立判断的中层人士,他们不会受到谎言遮蔽,不会受到权利的倾轧,对事态的良性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展开)

宽恕与和解是莎士比亚《辛白林》的主题
《辛白林》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 辛白林历史上实有其人,但对于《辛白林》的故事来源,莎学家众说纷纭。 剧中主要讲的是英国国王辛白林因听信后妻的谗言,而错怪自己的亲生女儿伊摩琴;伊摩琴的丈夫也因受人捉弄而对妻子的贞节产生了怀疑。最后,辛白林在早年失散...
(展开)
> 更多书评 6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Simon & Schuster (2003)8.0分 22人读过
-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9)7.7分 253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 (2007)8.2分 82人读过
-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3)暂无评分 1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莎士比亚 (草色连云)
- 从2019年10月份买的书 (PieroCui)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莎士比亚全集·中英双语本” 系列」 (沉默彩虹)
- 烟海电子图书馆 (娜乌西卡)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辛白林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勞小姐🧡 2022-01-07 11:13:52
-_-《辛白林》有點像大雜燴,它包含了莎翁創作的多種主題(愛情、歷史、政治、神話)。我們可以在那看到莎翁的一貫套路(女扮男裝、宮廷陰謀、男人對女人的猜疑和征服、女人對男人的死守和抵抗),以及狗血(恩怨消除所有人強行和解)。另外,劇中亞基莫猥瑣的男性凝視和措詞令我頗為不適,還以為他厭女和物化女性來著。後來看了前言,才知道原來莎翁是借典暗示了“性慾自毀”的主題。這個典故說的是獵人Actaeon 因為管... -_-《辛白林》有點像大雜燴,它包含了莎翁創作的多種主題(愛情、歷史、政治、神話)。我們可以在那看到莎翁的一貫套路(女扮男裝、宮廷陰謀、男人對女人的猜疑和征服、女人對男人的死守和抵抗),以及狗血(恩怨消除所有人強行和解)。另外,劇中亞基莫猥瑣的男性凝視和措詞令我頗為不適,還以為他厭女和物化女性來著。後來看了前言,才知道原來莎翁是借典暗示了“性慾自毀”的主題。這個典故說的是獵人Actaeon 因為管不住自己的眼睛,色瞇瞇地看了貞節女神的身體。被女神變為牡鹿,最後被自己的狗群撕為碎片(所以用眼神猥褻在女人看來也是罪也很噁心好嗎)。不過莎翁的大團圓結局經常如此:男人負責破壞秩序,女人負責恢復秩序。不管一個男人犯下多少惡行,只要能誠心悔改,就能得到女神/人的寬容、祝福、饒恕。 (展开)
0 有用 叫什么好呢 2021-05-29 23:32:44
三星半
0 有用 三千院若璃 2020-10-16 00:23:40
第四部 辛白林不是那種惹事生非跳動黃河天下反的君主,反而他和羅馬人的對答端莊大氣,甚有王者之姿,我很喜歡。他戲份很少,主要情節和戲劇衝突都沒有參與,驟眼看不太明白為什麼以他命名,但其實所有事情的發生都因其決定而起,也最後圍繞著他的人際關係結束。他仿佛是引力的中心,引導著發展
0 有用 Y小姐🌝 2022-09-04 11:49:58 日本
读的是日文译本。合家大团圆,世界和平的结局,真的是太过于完美了。还没拜读过别的莎翁作品,这一部里的人物,善恶太分明,有点点无趣。
0 有用 Sandy 2021-03-04 16:58:49
结局圆满,固然令人欣慰,可是比起悲剧,总缺少了某种震撼人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