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史 书画说铃 短评

热门 最新
  • 5 丛林宜歌 2018-07-29 02:05:20

    浩如烟海的中文典籍中,米芾的《砚史》和陆时化的《书画说铃》可以说是相当微不足道的两篇,高罗佩却单单挑中它们来进行翻译点校、考据分析,亦可见出高公的兴趣导向。《砚史》开宗明义讲人的爱好各各不同,即使你的爱好相对小众冷僻,也没有必要因此自轻自贱;另一方面,人们不应该因为自己感兴趣的东西相对不那么主流或宏大就对之不屑一顾——这很能说明高公立场和他不驱时、不功利的学术趣味。常常因为读冷门书而不被理解的人很需要高公这种鼓励了。

  • 2 彩铅马克想回家 2017-07-22 22:09:48

    啊竟然买了一本这么小众的书!然而读来也算是有内容~

  • 0 2022-02-28 18:48:48

    有一些小错误,如“破句”“鲁鱼”但已经非常详尽,译者也十分认真。

  • 0 天天买书 2022-01-01 16:40:48

    你真正喜欢的是什么。 不知道的话可以请教米芾和陆时化。

  • 0 传是斋 2022-06-25 19:06:28

    点校整理还是有一些错误。

  • 0 Panska 2023-07-30 16:51:22 安徽

    高罗佩对米芾《砚史》的翻译有几处错误,但丝毫不影响高罗佩在向海外译介中国古代砚台研究方面的成绩与开创性贡献。另外,高彦颐对端砚匠人的研究多处借鉴和参考了高罗佩的研究,非常值得一看。

  • 0 郁则 2024-04-20 09:17:25 北京

    买这书放了好些年偶然找出来趁兴一读。某些页面排版比较奇怪,陆氏对书画收藏的碎言碎语比米芾对砚石的列举要生动得多,尤其几则诈骗故事,有点今日说法的味道了。但从收藏史的视角来看陆时化那会已经开始转型,市场更广阔,也更下沉,观念多元,所以稀奇古怪的案例就更多,这其实为之后诸如扬州八怪等的怪异取径做好了需求端的铺垫。

  • 0 小书斋主人 2020-07-07 16:31:59

    高罗佩认为,传统中国以文言文写作呈现的1500多年艺术评论传统,至清代事实上已被模式化的固定术语和与人的实在感官体验相疏离的文学典故行话所裹挟。高氏向前回溯了北宋末年米芾所进行的批判性工作,指出他对艺术理论的推进及其创设的新术语典范,而又将目光移至清中期吴中一位并不负有盛誉的收藏家陆时化。陆时化作品的意义在于排除古典表述的囿限,以结合白话表达的雅致文言对其时猖獗的文物伪造风气提出不留情面的批判(在当时,涉足之类的世俗纷纭被认为不利于文人超脱高洁的自我定位,故而不得不姑息、容忍商人对法书卷轴的炒作,以及病态追逐古代作品,以而附庸风雅的士风)。此书将高相隔约略十年的两部著译合为完璧,显明了中国艺术批判传统承传不坠的原创性,实是相互呼应、相得益彰。

  • 0 momo 2018-11-16 20:07:01

    对于砚台的知识可以学到一些,挺不错的,可毕竟是砚史,如果可以有实物对照就好了。

  • 0 axiaozhi 2017-04-19 13:24:02

    所选文章颇有见地

  • 0 一勺 2017-11-18 14:49:58

    知道他是从中国古代房内考,的确。

  • 1 临晨既白 2019-06-04 22:14:15

    这恐怕是我度过的最有文化的书了

  • 0 小橘灯 2024-06-06 15:14:23 浙江

    古代书画诈骗一窥

  • 1 blueteaflower 2021-03-04 12:46:36

    有意思的高罗佩。他才是学贯中西呢!

  • 0 张部堂 2019-04-25 12:16:08

    谁会不爱米颠颠儿?~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