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过身去的大娘娘 短评

热门 最新
  • 8 南池子 2015-11-17 00:17:35

    该书的“动力学”被描述为文化政治学,而洽合的内容反而是第五章第二节。“民俗精英”是在民俗知识的持有度内进行划分,意欲与“地方精英”的权力结构划分有本质性的区分。可是,在民俗精英发挥作用的语境中,他们的身份差异真的只是带来知识结构的差别?毕竟,“地方精英”的重点是“精英”而非限定词“地方”。该书在民俗群体内部还区分了秀异、普通、巫性和民俗精英,不同层次并置就可能消弭与地方精英的差异。因此,整本书里讨论的“资本”以及164、173页提到的精英指涉,都是对这一定义的内在反叛。另外,不是很认同书里对表演理论与信仰圈(条件极严格)的分析,而功利解读神灵报复,恰恰是忽略了人神之盟的礼物精神——信用。关于实践逻辑,陈与户著的立场一致:民众的文化策略是形式主义,这也是布迪厄和德·塞托的策略所指。

  • 2 雅典菠萝 2020-11-18 14:45:54

    这个“动力”还是身份—资本,话语威权,表现于时空则分别称之为地方性动力和时代性动力。故事学的形态树(情节单元多样性及与讲述人群的关联),悬置均质化人群的“集体记忆”和“历史建构”,关注差异性——“说什么,谁在说,为何说”。于是又复归到问题的出发点,动力。剩下的吕微的序已经很精辟了(这序写的章法严谨起承转合理论挖掘到位宛如书评...)。 “我们不仅在田野中调查一个对象,还要在田野中思考世界。” 章节安排可以再斟酌,但真的很精彩了。读的时候真是屡感自己做为温室里的花朵,没甚用处qaq。

  • 1 江水的耳朵 2016-10-14 20:53:49

    所谓传说动力学,是各路民俗精英对地方传说持续多次的刻意演绎麽?很喜欢后记的那首现代诗,消弥了阅读中某些絮絮叨叨的不适感。

  • 2 绫懒遥 2016-06-11 22:07:28

    这个书名好喜感。【读后:从话语权力的层级角度切入研究传说,地方传说内部的异质性及其背后”写传说”者的相互关系。主要受布迪厄和写文化的理论影响,兼及非遗,关注历史与当下。在传说的形态学研究之外走出一条新路。PS:好像最近大家在研究口头表演的同时也都开始关注写本了,不知道是为啥。虽然不想说我对娘娘们真的没啥兴趣。。】

  • 1 奥耶耶 2020-04-03 23:01:24

    陈老师的固执和罗兴振的固执无异,正是这两种不同的固执,撕裂了二者之间共情的可能性。

  • 0 落雨回家 2022-11-16 16:59:40 福建

    太精彩了,调查扎实,解释恰当,文本、口传、现实及其互动的每一条脉络都拉出来了,清清楚楚,还能看到民俗学调查的方法和认识论

  • 1 看花洞里人 2022-04-17 10:30:02

    序需要打印出来精读,手机上写写画画还是不太够(备忘)

  • 0 困學齋主人 2024-03-22 21:21:42 广西

    田野调查真的好辛苦 最令人感动的是罗兴振一生坎坷还能够为了信仰付出一切(雨天搬椽木省钱的片段真的写出祖祖辈辈的脊梁)

  • 0 Miumiiiiii 2024-02-03 11:19:03 浙江

    看得非常感动。纠缠良久的困惑有了答案。

  • 0 王安息 2022-07-06 01:03:29

    从第四章开始精彩,民俗学用上布尔迪厄,隐隐有民族志的味道了。

  • 0 琉璃魄 2023-07-12 16:05:35 云南

    启发良多,感触良多

  • 0 缓之 2023-04-24 23:45:27 上海

    传说的生息,实际就是地方社会的生息。读完印象最深的还是某乡民的那一句:“怎么我们说什么你们都相信?”

  • 0 kikyo0510 2023-06-14 00:43:09 北京

    情感真挚,有理有据,酣畅淋漓,我宣布是陈老师粉丝了!

  • 0 ariosto 2017-03-13 20:04:08

    看来吕微先生的序

  • 0 哀谈 2020-10-14 14:25:13

    结构:概貌、形态学、整体性动力、差异性动力、传播载体。开始注意到的是口述史与《妙善传说》部分,可为读《妙》铺垫,后文调查报告也可供田野参考。

  • 0 俱往矣 2018-09-21 10:14:37

    2018.9.21 阴雨 资料室 原来是讲山西洪洞“接姑姑迎娘娘”的信仰活动,自从上周听完神奈川大学的广田律子讲完瑶族度戒仪式的始末后,对于民俗学的兴趣便起了头。

  • 0 小刀,早 2021-06-26 20:24:11

    田野调查的典范

  • 0 黛疏 2024-04-04 00:23:29 湖南

    调查做的十分细致,但总觉得述多于论了,大娘娘的表情和肢体动作的改变,两姐妹差异的缩小,都体现着隐性力量的作用——竞争的减少,豆花法和纳鞋法的传授也是为了配合尧舜的主流叙事,但反而磨平了赛跑中少女的灵巧

  • 0 何人斯 2024-04-26 21:16:21 北京

    开当代传说学研究之风气,为后世传说学语境研究提供了一种极重要的方法论。可以说是中国传说学研究第一著作。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