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冯骥才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译者: 有2016年7月10印本
出版年: 2015-11
页数: 182
定价: 22.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俗世奇人
ISBN: 9787506384209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译者: 有2016年7月10印本
出版年: 2015-11
页数: 182
定价: 22.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俗世奇人
ISBN: 9787506384209
内容简介 · · · · · ·
《俗世奇人 贰》是作家冯骥才继《俗世奇人》之后的又一部描写天津卫清末民初奇人异士的力作,它与《俗世奇人》一样,也收录了十八篇短篇小说。但之前的十八个故事,只是作者众多故事里的一小部分,为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清末民初天津卫的各色人物,市井生活,作者在百忙中挤时间写出了这部《俗世奇人 贰》。小说里的人物有声有色有脾气有模样,活灵活现,读完小说掩卷之后,你会看到活脱脱一群立在书上的天津卫奇人异士。小说具有浓郁的地域性,鲜明的人物性格、生动有趣的故事耐人寻味,尤其是作者精练,有画面感的语言,准确地为读者勾勒出清末民初天津卫的各色人物。
本书插图还是选用了《醒俗画报》的一些图画,它们虽然与小说故事不相干,但属于同一时代,能真切地反映小说中人物的生活场景,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
俗世奇人·贰的创作者
· · · · · ·
-
冯骥才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冯骥才,男,祖籍浙江宁波,1942年生于天津。初为画家,“文革”后登上文坛,以小说、散文和随笔见长。代表作有《俗世奇人》《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莲》《一百个人的十年》等。作品版本甚多,有英、法、德、俄、意、日、西等十余种文字译本。上世纪末,发起规模浩大的文化遗产与古村落抢救,影响深广。
目录 · · · · · ·
又冒出一群人(序)
篇首歌
黑头
神医王十二
皮大嘴
黄金指
四十八样
马二
冷脸
一阵风
张果老
狗不理
钓鸡
龙袍郑
陈四送礼
燕子李三
鼓一张
洋相
黄莲圣母
甄一口
后 记
《醒俗画报》(插图解释)
· · · · · · (收起)
篇首歌
黑头
神医王十二
皮大嘴
黄金指
四十八样
马二
冷脸
一阵风
张果老
狗不理
钓鸡
龙袍郑
陈四送礼
燕子李三
鼓一张
洋相
黄莲圣母
甄一口
后 记
《醒俗画报》(插图解释)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人世间最吃得开的有四大样:钱、权、多、长相。有钱通神,有权比神还顶用,有好爹就是有靠山,长相俊招得人见人爱。可是单这些还不行。有钱有权还得会使,有爹有长相还得会用,这里边有一件要紧的东西不能缺 好法儿。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陈四送礼 -
《四十八样》 p51 天津人和北京人不同,卖药糖的法儿也不同。北京是官场,人们心里边全是大大小小的官儿,喜欢官场的是是非非。..... 天津是市井,百姓心里边就是生活——吃喝玩乐,好吃好喝好玩和有乐子的事都喜欢,还爱看绝活儿,这卖药糖的本事就五花八门了。 p56 天津药糖家家好 四十八样数第一 一色一味块块香 再饶半块随您意 俞家能耐不传女 谁我儿子谁学艺 俞六不是天津人,不懂天津人这几句嘎话里,有打趣逗笑,也暗含着骂人,挺厉害。 ......更明白天津人说话的妙处——既厉害又幽默,既幽默又厉害。单厉害不受听,单幽默不给劲。 《狗不理》 p98 天津人讲吃讲玩不讲穿,把讲穿的事儿留给上海人。上海人重外表,天津人重实惠;人活世上,吃饱第一。天津人说,衣服穿给人看,肉吃在自己肚里;上海人说,穿绫罗绸缎是自己美,吃山珍海味一样是向人显摆。天津人反问:那么狗不理包子呢,吃给谁看?谁吃谁美。 天津人吃的玩的全不贵,吃得解馋玩得过瘾就行。天津人吃的三大样——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狗不理包子,不就是一点面一点糖一点肉吗?玩的三大样——泥人张风筝魏杨柳青年画,不就是一块泥一张纸一点颜色吗?非金非银非玉非翡翠非象牙,可在这儿讲究的不是材料,是手艺,不论泥的面的纸的草的布的,到了身怀绝技的手艺人手里一摆弄,就像从天上掉下来的宝贝了。 《燕子李三》 p131 天津人就好过嘴瘾,往里是吃,往外是说;说美了和吃美了一样痛快。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天津卫的性格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俗世奇人(共5册),
这套丛书还有
《俗世奇人》《俗世奇人(叁)》《俗世奇人(肆)》《俗世奇人(修订版)(套装共2册)》
。
喜欢读"俗世奇人·贰"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俗世奇人·贰"的人也喜欢 · · · · · ·
俗世奇人·贰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7 条 )

津味小说中的地域文化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小说中有对某一地方的居民集体性格的描绘,是某地风土人情的集中体现,是作家的故土情怀和对家乡的热爱。下面我们就以《俗世奇人》为例,一窥津味小说中的地域文化。 纳尔逊 · 古德曼说过“事实出于虚构”。人总是以自己的主观视角看世界,不同的人... (展开)
市井中的人间现实生活气
看完《俗世奇人二》,想去天津的心情达到顶峰,浓厚的生活气,自在惬意的日子,卧虎藏龙,却也接地气。 那个谁家养的就像谁家人的狗子黑头,与主人的好面子如出一辙,也没有谁比主人更懂它,也算是高度契合。 相较于苏七块的专功,王十二靠的是灵光的脑袋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常...
(展开)
> 更多书评 17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①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 津门奇人冯骥才 (乱看书)
- 你也一起看,好不好。 (仙人刺猬球)
- 藏书满屋是生涯<续> (如是)
- 囤书是一种病 之 华语文学 (iwiwen)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俗世奇人·贰的评论:
feed: rss 2.0
15 有用 糖糖candynight 2016-04-18 09:48:52
创作这种事情,一鼓作气,再而衰。
3 有用 群星似雪 2016-04-28 10:11:56
作者的名作《神鞭》中有一句话:“鞭没了,神还在”,而本作则是“味还在,神没了”。
2 有用 U13 2016-04-08 22:08:06
醒俗字体好少 看不清楚。
0 有用 阿朱 2016-06-29 00:26:49
真有趣儿啊!
1 有用 shawnj 2018-11-01 16:39:28
逊于前作,而且题名《俗世奇人》,开篇就是一条狗,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