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本书展现出一种深深的牛逼,却又看不太懂的气质,犍陀罗艺术收孔雀王的佛教文化的影响极深,但是探寻其希腊文化因素的来源,却是需要从考古探源,作者认为在贵霜帝国统治后期,此处开始出现西北印度-希腊人,在公元1世纪左右的帕提亚时期,该地区受希腊人影响颇深,说明此地一度为希腊后裔统治,才能产生出远离希腊的希腊文化色彩极浓的作品。
对斯瓦特河谷考古的分析介绍,着重讨论了布拉卡特遗址和塞杜沙里夫遗址,对于佛教造像来源的希腊化、印度、斯基泰等复杂混合做了辨析,菲利真齐认为马图拉最早发明佛像,但很快被希腊化风格取代,而且希腊化文化只影响佛像赞助者,即社会中上阶层,布特卡拉一号出土的一世纪后期印度式佛像确实也算很好的依据,不过佛像起源的问题还是需要更多材料出现才能更清楚。
太牛逼,就是看不懂
只介绍了意大利团队在斯瓦特河谷近60年考古挖掘的成果。对于颠覆对犍陀罗艺术典型看法有相当的帮助,最喜欢古钱币和化妆盘两节,后者感觉意犹未尽,有启发性,提出塞人统治为犍陀罗艺术带来斯基泰影响的可能性。很专业性的一本书,附录的译名对照表、朝代表应当很有用。
读了三遍了论文还写不出来 fuck哦
翻过,略览
我用了很快的时间翻完了,觉得我们对帕米尔以西的地方知道的太少了
和作者一起去智化寺玩过
佛教
看《譬若香山》展览的学习。翻译有些不通顺。《叙事艺术》一篇对我看展的疑问——酒神主题同佛传并列——的猜想感觉还挺有道理。(和金刚乘是不是也有关系?)另外公元前2世纪的希腊-印度国王发行的双语铜币上的女像可能是“妙贤”哈哈哈哈哈。最后我借的这本书真的被看很旧了(一直被我晒的),好像很受欢迎的样子~~~犍陀罗最北的斯瓦特河谷,中国古称乌仗那的地方,斯坦因在1926年开始考察;朱塞佩.Tucci在1955年为寻找藏文文献中莲花生大士八世纪的降生地而来,考古修复延续至今;此地的过客八世纪有慧超,七世纪有玄奘,六世纪有宋云,五世纪有法显…
看不懂啊……导……
偏考古向。对不太了解犍陀罗的人来说有点难度,遗址考古部分没有太多的实物和地理概念看的云里雾里,主打一个囫囵吞枣。然而还是有所获,关于钱币、化妆盘还有浮雕板的部分学到一点东西。还需要再看其他犍陀罗书籍补充。
考古文献合集,图文并茂,全面系统分述犍陀罗地区遗址和文物发现,出于兴趣宽泛了解也收获颇丰。
犍陀罗的叙事艺术
书写得好,翻译得也好,现如今后者也很难得了。
考古项目的资料介绍为主,可分为遗迹和遗物两类,主要讲佛寺遗迹以及出土其间的石刻,还讲到钱币和化妆盘。具有启发性的几点:城市和寺院的关系,寺院本身的空间,文化伴随政治势力与活动的传播与应对模式,横饰带上的叙事艺术。
看過一些犍陀羅風格的雕塑,卻對其背後的文化沒有任何了解。此書像是一把鑰匙,幫我打開了一扇通往印度歷史的大門。書裡有兩點印象深刻,一是通過對錢幣的研究,結合當時世界其他地方的史書(印度本身沒有記錄歷史),分析接近年代里不同國王之間的關係。另一點是,在對窣堵坡的研究中,作者提出了我們作為信息社會的現代人,無法完全體會當時藝術給觀者的感受,考古工作通常包含了許多現代人的主觀看法。越看越覺得不懂的知識很多,自己真是個文盲……
9分。 通过自50年代至今对巴基斯坦斯瓦特地区的考古发现,纵深钩沉犍陀罗艺术的早期形态。意大利考古队仍以古典文化历史考古见长,其中希腊、罗马、草原对犍陀罗艺术影响的见解,为之后的研究提供了线索。古钱币与塞杜沙里夫横饰带两节十分精彩。 对佛教、印度教艺术表现形式的匮乏,使得叙述止于佛传故事的浅层拼凑和解读。 附录中英译名对照、朝代表整理得很细心,帮助很大。
考古研究居多,但仍然学到了很多可用的东西,读一遍真是不够的,其中许多信息的延伸了解真是让人食之大快。一本学术又严谨的书真心不知道付出了几代人的研究和心血!
有趣的文化嬗变 / 学术繁文缛节的形式看着有点累
> 犍陀罗艺术探源
6 有用 韧勉 2016-03-29 20:30:27
本书展现出一种深深的牛逼,却又看不太懂的气质,犍陀罗艺术收孔雀王的佛教文化的影响极深,但是探寻其希腊文化因素的来源,却是需要从考古探源,作者认为在贵霜帝国统治后期,此处开始出现西北印度-希腊人,在公元1世纪左右的帕提亚时期,该地区受希腊人影响颇深,说明此地一度为希腊后裔统治,才能产生出远离希腊的希腊文化色彩极浓的作品。
4 有用 云吐月 2021-03-01 23:18:57
对斯瓦特河谷考古的分析介绍,着重讨论了布拉卡特遗址和塞杜沙里夫遗址,对于佛教造像来源的希腊化、印度、斯基泰等复杂混合做了辨析,菲利真齐认为马图拉最早发明佛像,但很快被希腊化风格取代,而且希腊化文化只影响佛像赞助者,即社会中上阶层,布特卡拉一号出土的一世纪后期印度式佛像确实也算很好的依据,不过佛像起源的问题还是需要更多材料出现才能更清楚。
4 有用 李清厚 2018-10-05 23:26:30
太牛逼,就是看不懂
4 有用 静之 2019-04-23 13:51:54
只介绍了意大利团队在斯瓦特河谷近60年考古挖掘的成果。对于颠覆对犍陀罗艺术典型看法有相当的帮助,最喜欢古钱币和化妆盘两节,后者感觉意犹未尽,有启发性,提出塞人统治为犍陀罗艺术带来斯基泰影响的可能性。很专业性的一本书,附录的译名对照表、朝代表应当很有用。
3 有用 轻松熊你轻松吗 2018-05-08 16:44:07
读了三遍了论文还写不出来 fuck哦
0 有用 内生裙花 2022-03-09 11:47:14
翻过,略览
1 有用 gslzym 2021-11-09 10:51:52
我用了很快的时间翻完了,觉得我们对帕米尔以西的地方知道的太少了
1 有用 肥嘟嘟 2022-09-16 20:10:00 江苏
和作者一起去智化寺玩过
0 有用 未来 2024-03-10 16:52:47 上海
佛教
0 有用 户川博人 2024-07-29 21:34:59 北京
看《譬若香山》展览的学习。翻译有些不通顺。《叙事艺术》一篇对我看展的疑问——酒神主题同佛传并列——的猜想感觉还挺有道理。(和金刚乘是不是也有关系?)另外公元前2世纪的希腊-印度国王发行的双语铜币上的女像可能是“妙贤”哈哈哈哈哈。最后我借的这本书真的被看很旧了(一直被我晒的),好像很受欢迎的样子~~~犍陀罗最北的斯瓦特河谷,中国古称乌仗那的地方,斯坦因在1926年开始考察;朱塞佩.Tucci在1955年为寻找藏文文献中莲花生大士八世纪的降生地而来,考古修复延续至今;此地的过客八世纪有慧超,七世纪有玄奘,六世纪有宋云,五世纪有法显…
0 有用 听见涛声 2024-10-13 23:39:33 四川
看不懂啊……导……
0 有用 胖猫头 2023-05-21 23:27:15 江苏
偏考古向。对不太了解犍陀罗的人来说有点难度,遗址考古部分没有太多的实物和地理概念看的云里雾里,主打一个囫囵吞枣。然而还是有所获,关于钱币、化妆盘还有浮雕板的部分学到一点东西。还需要再看其他犍陀罗书籍补充。
0 有用 星海浮萍肖全旺 2023-11-18 13:48:17 上海
考古文献合集,图文并茂,全面系统分述犍陀罗地区遗址和文物发现,出于兴趣宽泛了解也收获颇丰。
0 有用 峯 2023-10-14 11:30:48 上海
犍陀罗的叙事艺术
1 有用 don‘t care 2023-02-22 23:07:15 北京
书写得好,翻译得也好,现如今后者也很难得了。
1 有用 梓 桐 2021-11-07 16:38:21
考古项目的资料介绍为主,可分为遗迹和遗物两类,主要讲佛寺遗迹以及出土其间的石刻,还讲到钱币和化妆盘。具有启发性的几点:城市和寺院的关系,寺院本身的空间,文化伴随政治势力与活动的传播与应对模式,横饰带上的叙事艺术。
1 有用 bonism 2019-09-14 18:01:41
看過一些犍陀羅風格的雕塑,卻對其背後的文化沒有任何了解。此書像是一把鑰匙,幫我打開了一扇通往印度歷史的大門。書裡有兩點印象深刻,一是通過對錢幣的研究,結合當時世界其他地方的史書(印度本身沒有記錄歷史),分析接近年代里不同國王之間的關係。另一點是,在對窣堵坡的研究中,作者提出了我們作為信息社會的現代人,無法完全體會當時藝術給觀者的感受,考古工作通常包含了許多現代人的主觀看法。越看越覺得不懂的知識很多,自己真是個文盲……
0 有用 小披风 2018-12-12 11:19:55
9分。 通过自50年代至今对巴基斯坦斯瓦特地区的考古发现,纵深钩沉犍陀罗艺术的早期形态。意大利考古队仍以古典文化历史考古见长,其中希腊、罗马、草原对犍陀罗艺术影响的见解,为之后的研究提供了线索。古钱币与塞杜沙里夫横饰带两节十分精彩。 对佛教、印度教艺术表现形式的匮乏,使得叙述止于佛传故事的浅层拼凑和解读。 附录中英译名对照、朝代表整理得很细心,帮助很大。
1 有用 习惯了习惯 2018-07-16 19:33:51
考古研究居多,但仍然学到了很多可用的东西,读一遍真是不够的,其中许多信息的延伸了解真是让人食之大快。一本学术又严谨的书真心不知道付出了几代人的研究和心血!
0 有用 saltypink 2021-06-24 17:13:20
有趣的文化嬗变 / 学术繁文缛节的形式看着有点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