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书单|佛教 (黑色准男爵)
- 法律 (比巴卜)
- 中國近代佛教史研究 (陳陶)
- 中国宗教及其现代命运 (哲夫成城)
- 书名含有“宗族”(2011—2020) (布与)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佛教法缘宗族研究的评论:
feed: rss 2.0
订阅关于佛教法缘宗族研究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微夫 2018-12-30 17:07:38
把明清的宗族制度和寺院制度整合在一起,世俗和神圣的结合。。。
0 有用 杜鹃山小奶龙 2023-04-17 14:45:25 广东
外在形式是清楚了,但深层次的制度因素不足,还有思想上(观念上)的援引不多。个别材料能严谨些寻找史源就更好了。
0 有用 shewachelsea 2017-05-13 00:37:36
1、僧侣在出家后摆脱了世俗家族,但通过剃度形成了法缘宗族,这是中国宗族社会中的特殊宗教组织形态。2、十方丛林只传法不剃度,子孙庙不传法只剃度的分工构成了明清的佛教内部“规则”。3、简单认为家族(宗族)形态的组织形式是落后的,这种想法忽略了其在历史上的成就。4、明嘉靖大议礼之后,打破了此前民间的祭祖传统,使得旁支也可以联合起来祭祀久远的祖先,这对中国宗族的壮大发挥了重大影响。6、十方丛林-房头-子孙... 1、僧侣在出家后摆脱了世俗家族,但通过剃度形成了法缘宗族,这是中国宗族社会中的特殊宗教组织形态。2、十方丛林只传法不剃度,子孙庙不传法只剃度的分工构成了明清的佛教内部“规则”。3、简单认为家族(宗族)形态的组织形式是落后的,这种想法忽略了其在历史上的成就。4、明嘉靖大议礼之后,打破了此前民间的祭祖传统,使得旁支也可以联合起来祭祀久远的祖先,这对中国宗族的壮大发挥了重大影响。6、十方丛林-房头-子孙庙共同构成了明清的佛教组织结构,丛林被认为是“共同财产”,不同的派系(房头)轮流执掌丛林,从中获得赋闲期间的来源。即便是住持,其根本的私人财产也是自己拥有的“子孙庙”。其中剃度的才是自己真正的徒子徒孙,不过丛林中通过不得传法给自己的剃度弟子的规定,保证了丛林不会沦为子孙庙。(官方的态度也是支持丛林) (展开)
0 有用 绿皮老妖怪 2017-06-20 22:20:23
三星半,前半部分不错,后半完全属于强行拼凑。
0 有用 小关 2021-01-23 20:42:21
前两章还好,第三章不咋地。佛教法缘宗族,还不如直接叫佛缘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