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错集的笔记(13)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 (写乌克兰和南俄罗斯)……在这坟墓就是荒原的国度里,人就等于深渊。那些居民是那么深沉、幽暗和缄默,他们底语言只是些颤巍巍的柔脆的桥,悬在他们底身体上。有时候有许多阴郁的鸟从苦冈飞起来。有时候许多荒野的歌下降在这些充满了半阴影的人们身上,在里面深深隐藏起来,同时飞鸟们却迷失在长空里。

    2022-07-11 13:28:41   1人喜欢

  • censored dump (Ghost in the Shell)

    天下之理,涉于形名度数者可传也;其出于形名度数之表者,不可得而传也。”科学底适当境域,固然在那可传可循的形名度数或定义原则里,但是要有发明或创见,亦必定要有能够抓住那“它底表现超过所有的人,而它底感觉只少数人能有”的直觉。反之,文艺底极峰虽然常常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但也得要循着它底形名度数底途径——只有最善于依循途径的才能够把他底足印泯灭。姜白石说得好:“文以文而工,不以文而妙。然舍文无妙。...

    2024-09-29 11:59:26

  • 幽灵(Damon)直译即“鬼神”或“幽灵”底意思。希腊大哲梭格拉底常说他底行为常受他心内一个幽灵底声音所指导。法国十六世纪大散文家蒙田曾有一段解释这精神现象的文字:“梭格拉底底幽灵,据我底意见,就是某种意志底冲动,不待他底理性允许便呈现给他。在一颗修养这么深的灵魂,不断地受智慧与道德底陶冶,大概连这种率性,虽则是偶然,也是良善而且值得听从的罢。每个人在他底内心都有这种骚动底影像。我也曾经有过。我任它...

    2022-07-13 16:24:05

  • 宋许尹在他底《黄(山谷)陈(后山)诗集序》里曾经说过:“论画者可以形似,而捧心者难言;闻弦者可以数知,而至音难说。”

    2022-07-13 16:20:28

  • 我头戴麻冠,因为正如折下来的葡萄在榨机底脚下再生而流成紫芳醪。死底哀痛亦很灵妙地化为复苏底陶醉,我手持麦穗,因为,正如腐了的种子在肥沃的土壤里再生为油油的碧草,痛苦与不宁亦一样地在你所皈依的永久安息里萌芽,开花和忘形。

    2022-07-13 16:18:31

  • “你要到的国度是飘忽、昏黄、轻逸、无形、无色的。那里草无异于花,像天和水一般灰白。空气终古沉寂不动;光如冬昼或夏夜一般神秘。白天不知是从地面升起还是从苍穹下降。蓓蕾永不开花,瓣儿不再凋谢了,枝上没有鸟儿讴歌,而六千兆幽灵底声音却是一片不可言喻的静。你将不再有眼睛:为什么还要看呢?你将不再有手:还有什么可抚触呢?你将不再有唇,你将永远解脱了亲吻了。可是现实底影将仍在你底四周浮动,剩下的生命是一场...

    2022-07-13 16:15:05

  • 力所能奏效的,聋的遗忘将使它朽去。

    2022-07-13 16:11:58

  • 于是什么都静了。从琴底六根长弦发出一个声音,它渐渐扩大,然后收缩起来,又仿佛窒塞住似地移到那六根短弦:这调子反复萦回在越来越急的节奏上,直到大家都把眼闭上了,为的是怕见那升到那么尖税,几乎使人晕眩的速度的音调在什么地方碎了;于是空气也短缩起来了,让位给盲歌者底沉重而且激越的声音,这声音渐渐弥漫了全屋 (令人想起白居易)

    2022-07-13 16:10:33

  • 八六子 (被门夹过的核桃,能补脑么?)

    (瑞士)亚美尔 Henri-frederic Amiel (1821-1881) 每个蓓蕾只开一次花,每朵花只有它的刹那顷的完全的美;这样,在灵魂的园里,每个情绪也只有它的芳菲的片刻,它的炫熳璀璨的刹那顷。 每颗星每夜只有一次经过我们头上的子午线,而在那儿作一瞬的闪耀;这样,在智慧的太空里,每个思想,我可以说,也只有它的霎时的最高点,在那儿它辉煌昭伟地燃照。 美术家、诗人或哲士,不要放过你的意境和情绪于那微妙而悠忽之顷,以凝定...

    2021-06-10 14:40:03

  • 八六子 (被门夹过的核桃,能补脑么?)

    文化名人黄苗子在一九四三年前后致郁风信中说,“《交错集》是一本很美丽的书,尤其是《女神的黄昏》一篇,单读那一篇就够了,那蓝色的黑夜,与雪一样洁白而有一点红点的白天,这不是象征,丽达,这只是女孩子和男孩子间的启示。” 大家的重点都在这篇……

    2021-06-10 14:36:44

<前页 1 2 后页>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交错集

>交错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