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概念与新环境 短评

热门 最新
  • 2 emma 2020-01-11 17:36:47

    就感觉像是城市规划教授的哲学理解笔记,有些联系会比较牵强

  • 3 Booker·Comstock 2018-07-28 00:38:03

    略烦了几页,完全就是把从希腊到近代思想家的所谓思想关键词单独分析然后加上作者对思想和城镇设计理念之间的关联性见解。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 3 克莱采奏鸣曲 2018-03-30 09:01:57

    冲着城市规划来的,没想到收获更多的是关于政治哲学的讨论。全书内容大体对半开,单把讲哲学的部分柃出来都不比随便一本西哲史(启蒙运动之前)差。 作者论证的出发点是,每个人同时具有自我保存和与人共存的追求(而非只具其一),此为普世价值。而自由、法治、人权等概念实为普世价值的衍生物,不可取而代之。作者对性恶论、资本主义、个人主义的批判中都可见这些思想对普世价值的偏离。 中国土地交易由国家垄断其实暗含了社会公平的可能性,这里的讨论让我眼前一亮。性恶论推演出的包容精神可能消解价值判断,继而向罪恶投降,这点深有同感。感觉更多还是在讨论西方文化。

  • 4 珏儿 2017-10-24 12:39:29

    从我现有的学问来看这本书,觉得这本书吊炸了。作者不仅仅是在规划学方面厉害,他对西方古代一直到现代的哲学思想历史也是经纶满腹,信手拈来。看作者如何演绎哲学对城市规划思想的影响真是让人豁然开朗。也更让人自惭于我国自己的规划系统,我们拿来主义太过了,没有文化基础的体系将自毙

  • 1 羽瀬宮亜 2019-03-31 21:43:57

    反思了城市规划的理论前提,但涉及思想史部分难免有些业余。

  • 1 不定项 2018-04-17 13:51:41

    透过西方哲学史上的关键人物和概念解读现代城市规划,借用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和道萨迪亚斯的人居科学理论提出了“城市人理论”,将规划工作拉回到空间的范畴之内,指出其目的在于匹配典型城市人与典型人居。但“城市人理论”也面临着两个基本问题:1、其理论对于具体的规划行为有多大的指导意义?梁的解释在于,表面上看理论的指导意义较弱,但其重点在于让人们反思其居住模式,并真正“理性”地追求空间机会;2、发展规划理论或者规划科学,在多大程度上会陷入民科或者民哲的思维模式?规划或者建筑每每借鉴于其他学科的理论体系时,总是偏向于宏大叙事以及相似概念的类比分析。这本“旧与新”过半的篇幅在演绎和附会哲学概念,不论在何种学术体系之内都很难称得上真正的“研究”。这种努力和无力似乎是这个学科不可避免的难题。

  • 0 LouisColin 2022-11-04 23:31:03 湖南

    从开的药方来看,非常理想主义,寄希望于中国传统与现代化的融嵌和接续。但现实如何,我们眼下都经历着。一个人一旦抛弃了自己的传统,那他将会朝着自己传统相反的方向,比其他任何人都要更为激进,也更无依托。

  • 0 Bodhi 2024-02-06 21:42:29 广东

    扭得有些牵强,当小书看了

  • 1 鼓楼陈学冬 2018-03-25 00:13:11

    ???作者满腹诗书从东到西,但也太啰嗦了,三个观点车轱辘话太多。读者都不是第一次接触规划,这是启蒙读物吗

  • 0 如墨 2018-11-15 17:41:12

    看过的这么多有关专业的书籍中,梁老师是唯一真正敢怼“”多样化“”城市管理思想的人,在后雅各布斯时代真的是一股清流,毁灭你所学规划知识的三观,不过确实能引你进一步思考……截取一段 “在英语系统的城市规划中,柯布西耶被描绘为大罪人:他破坏城市的有机性,他忽视人类的复杂性。在这几十年的英语的城市规划文献中,谁看出他的城市是最有机的——不在模仿大自然的体态,而在效法宇宙之法;谁看出他的“以人为本”——不在夸张个人利益的政治博弈,而是满足整体利益的空间结构。他是求真的英雄,但在真假不辩、正邪不分的时代里,他只能是个悲剧英雄。” 梁老师是真的很喜欢柯布西耶呢

  • 0 李大猫 2018-04-18 11:25:25

    梁老师太牛了。上他城乡规划学术前沿的课,没想到意外收获一门哲学课。课程教材就是这本书,读到最后五体投地。基于前八章的哲学理念,梁老师在最后两章提出城市人规划理论。后者的理论摘要乍一看好似平谈无奇,但却真的是有相当庞杂完整的哲学基础。对于思考城市思考社会思考人生都非常有帮助。本书也可作西方思想史简明读本,很薄但很通透。规划界有这样的学者真是一大幸事。

  • 0 yoatan 2019-02-06 17:27:29

    现在,读书 只求一种崇敬

  • 1 urbanstalker 2019-08-11 15:07:17

    通过对经验主义的反思和对理性主义的推崇,梁先生强调人的自存与共存,小我与大我的并存、平衡。提出“城市人”(一个理性选择聚居去追求空间接触机会的人)的概念,通过在城市规划中发挥人的理性和物性,从而得到自存与共存平衡的美好人居环境。

  • 0 filoxiny 2020-02-02 12:42:56

    一部哲学理解笔记,西哲脉络的梳理和简明化呈现尚可取;不过,到说理和建立联系的时候,如在现代城市规划面前谈“五伦七情”等则略显牵强,书中类似的“嫁接”不少

  • 0 罗成 2016-08-29 22:37:59

    梁鹤年的新作,看完他的《西方文明的文化基因》被折服,是我的年度十佳图书之一,对于城市相关的书也一直比较喜欢,大师作品质量都应该不错。

  • 0 seesight 2017-02-21 18:23:25

    说实话没读太懂,不如《西方文明的文化基因》清楚。

  • 0 夏夜斷電 2021-07-06 11:31:09

    西哲(含有一点点中哲)和城规的结合,论述略牵强。评论里要想了解西哲还是去读专业学者的著作吧

  • 0 y 2020-08-21 05:43:54

    非常有意思,一种人文理性的思考和实践路径的通融。梁先生以这种人文实践理性推演出自己心目中“义邦”与Ekistics图景,因为有实际参与政策与社会规划谈判的种种经验,批判“参与式民主”中因争利而吞没公益时既不空泛,又与一般政治哲学思想史上的“旧概念”形成有机的对话。“规划师”retreat的想法也很有意思

  • 0 小胖 2021-03-16 16:04:12

    对柯布西耶的评价,有点惜英雄的味道(但也有点论心不论迹吧) “城市人”的概念以及围绕的论述挺好。但书前后两部分风格差距还是挺大。读清楚、讲清楚别人本来已经够难了,想说清楚自己的东西更难。 是比较左的基调下又加入了一些对个体的考量。

  • 0 跑跑 2023-05-29 19:16:39 北京

    以为讲了城乡规划,结果天天跟你讲宇宙之法,啊啊啊该死的欧陆理性主义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