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黄治军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出品方: 读客文化
副标题: 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
出版年: 2016-3
页数: 356
定价: 39.9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读客·这本史书真好看文库
ISBN: 9787536077744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出品方: 读客文化
副标题: 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
出版年: 2016-3
页数: 356
定价: 39.9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读客·这本史书真好看文库
ISBN: 9787536077744
内容简介 · · · · · ·
甲午惨败,洋务派李鸿章失势,变法派康有为上位,然而变法图强最终以宫廷政变收场,学习西方的初衷不知不觉沦为了野心家的工具——¬改革是共识,是晚清最大的利益蛋糕,更是派别政治的决斗场,无论是慈禧太后、保皇党、满清权贵,还是亲西方势力、义和团,所有人都被裹挟其中,轮番登场。最后八国联军借护卫使馆之名兵临北京城下,动荡混乱的大清朝局终于重新洗牌,有人出局有人上位。
晚清最后十八年2的创作者 · · · · · ·
-
黄治军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黄治军,曾任《旅伴》杂志执行主编。自小熟读兵法、经史子集。曾通读《二十四史》和《资治通鉴》,后痴迷于清史,为了寻根探源地解答心中对于清亡的疑问,仅甲午战争看过的史料就不下百种。经过没日没夜的三年苦写,终于著成长篇历史读物《晚清最后十八年: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
目录 · · · · · ·
第一章 强拆血案:武术大师赵三多自创义和拳会
强拆血案案发梨园屯
“六大冤”的上告之路
“十八魁”拜师赵三多
赵三多将队伍改为“义和拳”
绝境中的赵三多亮出“扶清灭洋”!
· · · · · · (更多)
强拆血案案发梨园屯
“六大冤”的上告之路
“十八魁”拜师赵三多
赵三多将队伍改为“义和拳”
绝境中的赵三多亮出“扶清灭洋”!
· · · · · · (更多)
第一章 强拆血案:武术大师赵三多自创义和拳会
强拆血案案发梨园屯
“六大冤”的上告之路
“十八魁”拜师赵三多
赵三多将队伍改为“义和拳”
绝境中的赵三多亮出“扶清灭洋”!
第二章 义和拳的“神化”之路
朱红灯成为“神拳”领袖
大水之后,神拳兴起
无力灭拳,慈禧连撤山东巡抚
第三章 党争的开始:端王集团的惊世废立阴谋
慈禧给了端王集团夺权良机
“临朝训政”给慈禧带来的掌权软肋
权力的游戏:慈禧不能也不敢废光绪
八旗军对慈禧权力安全的威胁
第四章 慈禧的布局:荣禄崛起
荣禄的故事
荣禄组建武卫军
从帝后权斗到满汉党争
第五章 权力安全:慈禧维持统治的核心
慈禧的制衡术
东交民巷的十一国公使
再次造谣!端王集团的最后一搏
公开警告!汉党和公使联手将废立野心扑灭
第六章 党争的发酵:山东巡抚之争
“屠户”毓贤成为新任山东巡抚
毓贤提出“收编”义和拳政策
“天下义和团扶清灭洋!”
袁世凯被“运作”成山东巡抚
袁世凯以高超的“政治手段”平乱
端王集团决定利用义和团
第七章 义和拳进京前的疯狂
义和团运动背后的四大利益集团
直隶义和拳:无统一领袖的组织
裕禄火上浇油式的“救火”
“禁”和“剿”——慈禧对待义和拳的根本态度
第八章 义和拳是如何进北京的?
洋人的反击:史上最强保安队非法进京
洋人,慈禧掌权的最大威胁
禁旅八旗趁势将拳民“放”进北京!
第九章 端王步步紧逼,慈禧调军自保
骚乱大爆发,端王集团武装政变在即!
董军进京,端王集团趁机再次生事
第十章 被内外势力逼到绝境的慈禧进退失据
调董军出城
杉山彬被董军刺死
义和拳突进内城!
冤冤相报:洋人主动上街剿杀拳民
北京局势失控,慈禧急召李鸿章来京
第十一章 开战决策的秘密:最后的御前会议
第一次御前会议:决定对“猎取拳民行动”反击
大敌当前,两派仍在为利益而争斗
第二次御前会议:慈禧做战前动员
第三次御前会议:讨论要不要攻打使馆
第四次御前会议:慈禧对是否攻打使馆做最终决定
第十二章 向十一国开战
德国公使克林德在大街上被枪杀
开战!
慈禧之误
第十三章 大沽口保卫战:优势下的惨败
西摩尔大军“失踪”之谜
大战之前
罗荣光的抵抗
大沽口炮台沦陷过程
罗荣光自杀殉国
第十四章 租界之战:裕禄的一场政治表演
裕禄参战
如何汇报战况:裕禄写奏折的艺术
贻误战机,八国联军完成合兵
第十五章 “ 东南互保”:大臣的算计
“东南互保”出台背后的隐情
袁世凯的算计
八国派遣援军的秘密
第十六章 聂士成:最后一位传统名将之死
聂士成和拳民的恩怨
英雄末路:聂士成之死
日军首次对中国使用毒气
日军攻陷天津
天津周边的战斗
裕禄的结局
第十七章 四千发炮弹攻不下使馆:荣禄的秘密
李秉衡组建通州防线
荣禄大军为何攻不下使馆区
北京城内十万义和团民的结局
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前夕
第十八章 北京的沦陷
英军从“下水道”爬进内城
攻向皇宫!
慈禧挟光绪出逃前,命人处死珍妃
第十九章 八国联军在京津的暴行
疯狂的洗劫
令人发指的大屠杀和强奸
对八国联军的最后痛击即将开始
第二十章 李鸿章一生的最后一次议和
慈禧很早就在暗中“求和”
八国联军提出“惩凶”
义和团成了和谈的最大牺牲品
赔款数额的确定过程
“门户开放”政策和“庚子退款”之谜
1899年9月6日,美国正式向各强国提出外交照会
第二十一章 义和团与八国联军之乱的终极启示
利益的战争:各怀鬼胎的八国
专制王朝带来的传统文化的顽固
大炮轰入的文明必然遭遇野蛮捍卫的尊严
列强内部矛盾无法调和,日俄战争即将打响
· · · · · · (收起)
强拆血案案发梨园屯
“六大冤”的上告之路
“十八魁”拜师赵三多
赵三多将队伍改为“义和拳”
绝境中的赵三多亮出“扶清灭洋”!
第二章 义和拳的“神化”之路
朱红灯成为“神拳”领袖
大水之后,神拳兴起
无力灭拳,慈禧连撤山东巡抚
第三章 党争的开始:端王集团的惊世废立阴谋
慈禧给了端王集团夺权良机
“临朝训政”给慈禧带来的掌权软肋
权力的游戏:慈禧不能也不敢废光绪
八旗军对慈禧权力安全的威胁
第四章 慈禧的布局:荣禄崛起
荣禄的故事
荣禄组建武卫军
从帝后权斗到满汉党争
第五章 权力安全:慈禧维持统治的核心
慈禧的制衡术
东交民巷的十一国公使
再次造谣!端王集团的最后一搏
公开警告!汉党和公使联手将废立野心扑灭
第六章 党争的发酵:山东巡抚之争
“屠户”毓贤成为新任山东巡抚
毓贤提出“收编”义和拳政策
“天下义和团扶清灭洋!”
袁世凯被“运作”成山东巡抚
袁世凯以高超的“政治手段”平乱
端王集团决定利用义和团
第七章 义和拳进京前的疯狂
义和团运动背后的四大利益集团
直隶义和拳:无统一领袖的组织
裕禄火上浇油式的“救火”
“禁”和“剿”——慈禧对待义和拳的根本态度
第八章 义和拳是如何进北京的?
洋人的反击:史上最强保安队非法进京
洋人,慈禧掌权的最大威胁
禁旅八旗趁势将拳民“放”进北京!
第九章 端王步步紧逼,慈禧调军自保
骚乱大爆发,端王集团武装政变在即!
董军进京,端王集团趁机再次生事
第十章 被内外势力逼到绝境的慈禧进退失据
调董军出城
杉山彬被董军刺死
义和拳突进内城!
冤冤相报:洋人主动上街剿杀拳民
北京局势失控,慈禧急召李鸿章来京
第十一章 开战决策的秘密:最后的御前会议
第一次御前会议:决定对“猎取拳民行动”反击
大敌当前,两派仍在为利益而争斗
第二次御前会议:慈禧做战前动员
第三次御前会议:讨论要不要攻打使馆
第四次御前会议:慈禧对是否攻打使馆做最终决定
第十二章 向十一国开战
德国公使克林德在大街上被枪杀
开战!
慈禧之误
第十三章 大沽口保卫战:优势下的惨败
西摩尔大军“失踪”之谜
大战之前
罗荣光的抵抗
大沽口炮台沦陷过程
罗荣光自杀殉国
第十四章 租界之战:裕禄的一场政治表演
裕禄参战
如何汇报战况:裕禄写奏折的艺术
贻误战机,八国联军完成合兵
第十五章 “ 东南互保”:大臣的算计
“东南互保”出台背后的隐情
袁世凯的算计
八国派遣援军的秘密
第十六章 聂士成:最后一位传统名将之死
聂士成和拳民的恩怨
英雄末路:聂士成之死
日军首次对中国使用毒气
日军攻陷天津
天津周边的战斗
裕禄的结局
第十七章 四千发炮弹攻不下使馆:荣禄的秘密
李秉衡组建通州防线
荣禄大军为何攻不下使馆区
北京城内十万义和团民的结局
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前夕
第十八章 北京的沦陷
英军从“下水道”爬进内城
攻向皇宫!
慈禧挟光绪出逃前,命人处死珍妃
第十九章 八国联军在京津的暴行
疯狂的洗劫
令人发指的大屠杀和强奸
对八国联军的最后痛击即将开始
第二十章 李鸿章一生的最后一次议和
慈禧很早就在暗中“求和”
八国联军提出“惩凶”
义和团成了和谈的最大牺牲品
赔款数额的确定过程
“门户开放”政策和“庚子退款”之谜
1899年9月6日,美国正式向各强国提出外交照会
第二十一章 义和团与八国联军之乱的终极启示
利益的战争:各怀鬼胎的八国
专制王朝带来的传统文化的顽固
大炮轰入的文明必然遭遇野蛮捍卫的尊严
列强内部矛盾无法调和,日俄战争即将打响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作为史上唯一一位由赤贫起家的皇帝,朱元璋对专制有着无比的痛恨,但在痛恨的同时,这种专制也深深地融进了他的血液里,他领导起义军推翻了大元,却又建立了另外一个更为专制而封闭的王朝——远远落伍于世界文明发展潮流。 …朱元璋一改千年以来重视开放与交流的传统,开始真正的“闭关锁国”。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二十一章 义和团与八国联军之乱的终极启示 -
6月17日,在接到“照会”之后,裕禄立即给慈禧发了第一道奏折——《大沽口炮台紧急情形折》。相信我们还记得,裕禄同志在这道奏折里说了什么,没说什么。他只告诉慈禧:他收到了“杜士兰照会”,大沽口外的联军向罗荣光发最后通牒强索炮台,情形危急!然后他报告了一阵天津的兵力空虚,希望朝廷赶快派兵接应(“并请旨迅饬董福祥等统带所部,星夜来津接应”)。 而至于最关键,也是对慈禧的决策最重要的信息——洋人是否已经开战,炮台还在不在守军的手里?裕禄什么也没说。 裕禄当然不能说。根据租界方面的记录,炮台失陷的消息在17日上午就已经传到了租界(租界联军才因此主动出击),裕禄不可能不知道,即使不知道也应该派个侦察兵了解清楚情况后再迅速续报给慈禧。 但裕禄需要的就是对大沽口的“不知情”,其实如果不是这天杀的洋人将一份什么照会送过来,裕禄倒是宁愿一直被“蒙在鼓里”的,最好悄无声息地就把大沽口给占了,这样他顶多是个“失察”的责任。而洋人却偏偏将他拖下了水,于是裕禄只好先硬着头皮写了这一封奏折,但给朝廷报告重大事故嘛,不能一上来就讲明白的,一讲明白慈禧就不会紧张了,就会立即怪罪到裕禄头上,裕禄需要的是要将大沽口的情况一点一点地“透露”给慈禧。 接下来,6月18日、19日,裕禄再无写给慈禧的奏折,尽管此时的慈禧在皇宫已经是望眼欲穿。 6月20日,在有充分的时间能够混淆之后,裕禄才给慈禧写了第二封长长的奏折——《接仗获胜折》。他把第一封奏折之后所有的事情都放在这封奏折里一并说了。而这道奏折堪称“名篇”,不仅“保”裕禄绰绰有余,还是可用于官场逃避问责、诉苦表功的示范性教程,皆是欺上瞒下、移花接木、混淆是非之必备读物。请大家来看一下翻译版本。 领导:我不是在6月17日报告了我接到了杜士兰外交照会,大沽口外联军发最后通牒给罗荣光、欲占炮台,我请旨要求朝廷派援军吗(你们为何不派)?我刚报告完,旋又(注意)接到罗荣光也派...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93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读客·这本史书真好看文库(共123册),
这套丛书还有
《韩信:越强大的人,越懂得忍耐》《希腊罗马六千年》《帝王师:张居正》《全注全译全懂鬼谷子》《知行合一王阳明3:王阳明家训》
等
。
喜欢读"晚清最后十八年2"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晚清最后十八年2"的人也喜欢 · · · · · ·
-
- 抗日战争的细节3 8.1
-
- 血腥的盛唐6 7.1
-
- 历史深处的民国 叁 重生 8.4
-
- 如果这是宋史10 7.7
-
- 贾志刚说春秋之六 8.4
-
- 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下) 8.1
-
- 饥饿的盛世 8.4
-
- 辛亥·计划外革命 8.0
-
- 战争从未如此热血1 7.8
-
- 晚清之后是民国 8.8
晚清最后十八年2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4 条 )

读历史|晚清最后十八年
🌹多读历史是件很有意义有趣的事情。但有些文字原著很难读懂,对于大众,用通俗的语言还原一段真实的历史,黄治军的文笔文风可以试试。有温度有启发且从容不迫。 🌹 你学过的北洋舰队是什么样的?最先进最腐朽的合体。 也预示了“大清帝国是一艘破败的头等战舰,它幸运的有...
(展开)
> 更多书评 14篇
论坛 · · · · · ·
这作者干啥去了 | 来自广人 | 2024-12-30 08:48:13 | |
我本来觉得慈禧这人老了也不昏聩挺好的 | 来自广人 | 2024-12-27 16:48:14 | |
董福祥的甘军和禁旅八旗等军队都哪去了 | 来自广人 | 2024-12-27 11:28:15 | |
有段特好笑 | 来自广人 | 2024-12-27 11:20:54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华文出版社 (2019)8.2分 176人读过
-
花城出版社 (2014)8.3分 99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晚清最后十八年2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朱棣 2022-03-20 11:54:55
不错的历史书,很好
9 有用 唐朝的鱼 2016-09-15 21:36:22
大清帝国失败的根源在于全民皆腐,而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不能像明治维新一样建立起一个现代化的国家体系在于这一切内外政策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保障最高统治者慈禧的权力安全。坦白的讲清国人本身并不缺乏斗志和决心,而是其统治者大大落后于当时的时代,从明朝开始的闭关锁国,使得即使是康乾盛世下的明君已然没有了国君应有的眼界,就如闹市中手捧重宝的三岁小孩一样,谁都想来讨个好。高中时代读到这块历史的时候,都觉得他们太过迂... 大清帝国失败的根源在于全民皆腐,而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不能像明治维新一样建立起一个现代化的国家体系在于这一切内外政策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保障最高统治者慈禧的权力安全。坦白的讲清国人本身并不缺乏斗志和决心,而是其统治者大大落后于当时的时代,从明朝开始的闭关锁国,使得即使是康乾盛世下的明君已然没有了国君应有的眼界,就如闹市中手捧重宝的三岁小孩一样,谁都想来讨个好。高中时代读到这块历史的时候,都觉得他们太过迂腐,但他们不是“输”在他们的个人,而是“输”在他们的时代,“输”在他们的制度环境,“输”在他们的起点,换做我们任何人也可能还没有他们表现的好。 (展开)
0 有用 匪我 2022-04-04 22:31:26
此部主讲义和团 也还可以学习点
0 有用 旋风西瓜皮 2023-07-03 21:56:49 上海
党争误国之甚,尤胜女主与阉竖
3 有用 Aurora未央 2017-07-17 09:09:28
国难当头,居然还搞政权之争,而且几千年不变,这种被权力迷了双眼的劣根性还真是顽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