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芬利晚年撰写的一部较为全面地研究古代政治的重要专著,是作者学术思想成熟的具体体现。本书在重点考察古代雅典民主和罗马共和政治的基础上,比较了两者的异同,阐释了古代世界政治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国家兴衰的影响。作者指出,古代世界的政治是一种开放政治 ,民众参与是其基本特征,政治更多的是一种工具,目的是为民众谋利。同时指出,古代民主政治的实现不仅仅是因为古代世界是“面对面的社会”,更重要的是民众拥有政治自由。
古代世界的政治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M.I.芬利(1912-1986),20世纪西方最有影响的古史学家之一,剑桥大学古代史讲席教授。其主要研究领域是古代希腊史,但更多以整个古典世界为研究对象。著有《古代民主与现代民主》《古代世界的政治》《古代经济》《奥德修斯的世界》《古代奴隶制与近现代意识形态》《历史的使用与滥用》《古代史》《古代希腊人》等。
目录 · · · · · ·
前言 1
第一章 国家、阶级与权力 3
第二章 权威与庇护 27
第三章 政治 55
第四章 民众参与 75
第五章 政治问题与冲突 103
第六章 意识形态 129
参考文献 151
索引 155
· · · · · · (收起)
第一章 国家、阶级与权力 3
第二章 权威与庇护 27
第三章 政治 55
第四章 民众参与 75
第五章 政治问题与冲突 103
第六章 意识形态 129
参考文献 151
索引 155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一目了然事实是,在古代世界,只有精英阶层(及其直接代理人)能够阅读文书和书籍。我不把正式收据、地方选举中公布的候选人名单,或是“谨防狗咬”之类的标牌算在文书之列,就像我不敢苟同一些历史学家们一样。他们只要发现不识字之人在他们不能阅读的文书上画押签字,就兴高采烈地认为他们找到了其识字听取宣读的相关法律条款和口头证据,然后在不经任何相互讨论的情况下,当场进行投票判决。在古代雅典,陪审团规模相当大,代表了不同的阶层,而且是全权代表。即是说,并没有出现职业法官,完全由公民陪审团负责解释法律,认定事实。他们唯一的知道我就是由多少是职业辩护人为诉讼双方准备的演说,以及演说中援引的法律或法令……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1页 -
“The role of the state is almost irrelevant: in the ancient world, apart from the inevitable exception of Sparta, the state played little direct part in education and none at all in pedagogy.” It is not to be imagined that ordinary Athenian citizens seriously attended to what Socrates and the Sophists were saying, or Romans to Carneades and his colleagues nearly three hundred years later.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8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古典文明译丛(共8册),
这套丛书还有
《罗马共和国政制》《古希腊的经济和经济学》《西部罗马的转型》《古代经济》《古代民主与现代民主》
等
。
喜欢读"古代世界的政治"的人也喜欢 · · · · · ·
古代世界的政治的书评 · · · · · · ( 全部 9 条 )

【转】晏绍祥:芬利的古史研究
晏绍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古代希腊罗马史和古典传统,已出版《希腊史研究入门》(与黄洋合著)、《荷马社会研究》和《古典历史研究史》等,译有詹金斯《罗马的遗产》、默里《早期希腊》和芬利...
(展开)

听《古代世界的政治》
这本书的作者叫摩西芬利,稍微知道一点历史的人都知道,摩西这个名字意味着什么,对。这个摩西芬利也是犹太人。是以为历史学家,而且是左派历史学家。解读者的解读,大概包括了3个部分。 第一部分,作者摩西芬利的生平,以及这本书的大致情况。芬利出生在1912年。他是一个标准...
(展开)


> 更多书评 9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商务印书馆 (2013)8.1分 288人读过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07 July, 1983)暂无评分 13人读过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暂无评分 2人读过
-
商务印书馆暂无评分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鎮長的日记 (鎮長)
- 法学nerd的偏冷读书世界 (李初一)
- 2016年7、8月新书 (商务印书馆)
- 购书车 (cruyff)
- 世界上古史 (正直)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6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古代世界的政治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北麓 2023-04-02 10:56:11 四川
本书不适合入门,首先,芬利的写法跳跃性太强(讲座修改的稿子),其次,本书虽然体量小,但是信息量巨大,很多地方都涉及到了古典时期的大问题。最后,如果读者对相应的背景知识与古典文本不太熟悉,是很难进入作者探讨的语境的。
0 有用 Dindim 2020-07-25 19:27:00
我读过的少有的古代历史著作
0 有用 Res Novae 2020-08-06 17:38:29
我总觉得,如果遵循16年政哲的思路,将芬利的叙事视为韦伯对“政治”定义的延续,会在处理参与和政治之间的关系时遭遇困难。正如某篇书评指出的,第3章的定义更接近从“理想城邦”的角度,这看起来可以延续“政治-权力-国家”的定义模式,但这一定义要如何解决他对于元首制“非政治”的描述?以及,要怎么处理政治权力的争斗(或曰民众参与)和政治自身的关系,为什么前者是必要的,以至于“皇帝之决定即具有法律效力”是非政... 我总觉得,如果遵循16年政哲的思路,将芬利的叙事视为韦伯对“政治”定义的延续,会在处理参与和政治之间的关系时遭遇困难。正如某篇书评指出的,第3章的定义更接近从“理想城邦”的角度,这看起来可以延续“政治-权力-国家”的定义模式,但这一定义要如何解决他对于元首制“非政治”的描述?以及,要怎么处理政治权力的争斗(或曰民众参与)和政治自身的关系,为什么前者是必要的,以至于“皇帝之决定即具有法律效力”是非政治的? (展开)
0 有用 安西老爹。 2022-05-24 10:06:45
古希腊罗马政治要素对比列传
0 有用 紫罗欧 2025-05-09 21:27:20 江苏
·Finley晚年之作,似乎缺少了点令人耳目一新之感,其“政治”聚焦城邦如何探讨与实施决策,因而强调“民众参与”的角色,而打破了“冰封的寡头政体”的叙述传统 ·古代政体的合法性依其自身的持续与成功而存在,人民的认同感来源于对传统——“祖宗之制”、“共和国”——的敬畏,其解释权则为上层精英,而非半识字的民众所垄断,此外富人承担的公共慈善与公共节日构成了对“不平等的仪式化”,强化了人民对制度的接受 ·... ·Finley晚年之作,似乎缺少了点令人耳目一新之感,其“政治”聚焦城邦如何探讨与实施决策,因而强调“民众参与”的角色,而打破了“冰封的寡头政体”的叙述传统 ·古代政体的合法性依其自身的持续与成功而存在,人民的认同感来源于对传统——“祖宗之制”、“共和国”——的敬畏,其解释权则为上层精英,而非半识字的民众所垄断,此外富人承担的公共慈善与公共节日构成了对“不平等的仪式化”,强化了人民对制度的接受 ·集体庇护制体现了人民在政治参与中的重要性,而军事与民事官职的结合,注定了上层精英需要用尽办法来调动、拉拢民众 ·“政治的工具化”是民众认可国家的关键,法律权益、土地、债务,乃至形式上的政治平等是民众争取的核心利益,而当罗马的扩张趋于停滞,政治冲突变得无法调和,目的理性的失去预示着自由的根本丧失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