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
目前无人评价
薄伽丘論愛情的创作者
· · · · · ·
-
薄伽丘 作者
目录 · · · · · ·
譯 序
愛情十三問
致讀者
有關愛情的問題 緣起
第一問 由菲羅科坡提出
第二問 由帕梅尼諾提出
第三問 由一位年輕女士提出
第四問 由梅內冬提出
第五問 由克羅尼科提出
第六問 由一年輕女子提出
第七問 由伽勒昂提出
第八問 由年輕女子寶拉提出
第九問 由蒙托里奧公爵費拉
蒙特提出
第十問 由阿斯卡列昂提出 第十一問 由年輕女子格拉喬薩提出
第十二問 由隆伽諾提出
第十三問 由瑪薩萊妮提出
結論
愛的摧殘
作者序言
正文
· · · · · · (收起)
愛情十三問
致讀者
有關愛情的問題 緣起
第一問 由菲羅科坡提出
第二問 由帕梅尼諾提出
第三問 由一位年輕女士提出
第四問 由梅內冬提出
第五問 由克羅尼科提出
第六問 由一年輕女子提出
第七問 由伽勒昂提出
第八問 由年輕女子寶拉提出
第九問 由蒙托里奧公爵費拉
蒙特提出
第十問 由阿斯卡列昂提出 第十一問 由年輕女子格拉喬薩提出
第十二問 由隆伽諾提出
第十三問 由瑪薩萊妮提出
結論
愛的摧殘
作者序言
正文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凡拥有时间并能耐心等待者,无不寄希望于时间。命运女神的恩惠变化多端,她愿意将恩惠赐予经历了种种艰辛磨难的人们。倘若 一个人历尽了注定的磨难,命运女神便一定会施恩于他,我们便应当说,我们必须先去吃苦。但谁又能知道,忍受了眼前的苦恼,随后到来的究竟是更大的苦恼,还是较好的运气呢? “时间和现实事物皆变化无常,不可预料。因此,那年轻男子若先与老妇同住整整一年,那老妇会照样老下去,而那年轻姑娘却可能在这一年中死去;因为她的哥哥们会后悔自己的这个决定,那姑娘也许会被许配给别人;也许她甚至会被别人拐走。如此一来,那男子忍受了这番苦恼之后便还要去面对更大的苦恼。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3页
薄伽丘論愛情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 条 )

《薄伽丘论爱情》:爱情的疑问:想象与现实的反诘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文/吴情 东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欧洲进入了漫长的中世纪。在这一历史时期,基督教文化占据社会主流地位,其教义和规则深刻影响并塑造了当时绝大多数人的生产生活,除了少数红衣大主教。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壮大,以禁欲主义和逾越道德面目出现的主教,受... (展开)
一个青年版的《十日谈》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本书实际上分为了两个故事,一个是《爱情十三问》,一个是《爱的摧残》,两个都含有浓郁的向爱人示好的意味,分开说: 《爱情十三问》,从故事形式上看像是简化的《十日谈》,但是少了十日谈里精炼的故事,更多是在为了问题刻意迎合,所谈的问题里实际上也不局限于爱情,还有... (展开)
《爱情十三问;爱的摧残》读书笔记
薄伽丘:《爱情十三问;爱的摧残:薄伽丘作品二种》,肖聿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按:《爱情十三问》(Il Libro di Difinizioni,or The Most Pleasant and Delectable Questions of Love,1340)在形式和《十日谈》非常像,但是一直没有引起重视——因为上世纪二十...
(展开)

观《薄伽丘论爱情》后小结
值得一看。 包含两部分,一是《爱情十三问》,二是《爱的摧残》。 个人偏爱《爱的摧残》。 《爱情十三问》里面“女王”所倡导的价值观,着实于我不合。另外,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十三问”里有些重复叙述了吧。 除去重复一说外,这一部分,仍有引人深思的判断、感悟,也正如其...
(展开)
> 更多书评 8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 )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8.3分 114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11)7.9分 97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15)7.9分 81人读过
-
網路與書出版 (2006)8.0分 26人读过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薄伽丘論愛情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