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印 短评

热门
  • 40 湮没人群 2016-10-09 10:09:53

    第一条译注就说意大利语都会用仿宋体标出,结果全书一个仿宋体都没有,这实在是太拆烂污了。+1

  • 36 补特伽罗 2016-08-25 01:41:24

    和译文社出版的上一部《悲伤与理智》相比,读完《水印》让人有一种想重新翻译的冲动,译者不知道是不是那个曾经译过波德里亚的张生,这次他面对布罗茨基,束手无措,像个参加成人高考的小学生,草率得过分,和这奇怪的封面设计倒也很搭,魂飞魄散,牛鬼蛇神……让人不由担心后续也要出版的《布罗茨基诗全集》……

  • 15 渡边 2018-01-03 01:09:47

    布罗茨基的散文有多厉害,想必很多人已经从《小于一》的第一篇就见识到了,这本由51个片段组成的小薄书,可能是威尼斯在文学世界中所能找到的最优美的旅游宣传册了。没错,比《魂断威尼斯》的开头还有吸引力。虽然这版译文有多处让人皱眉的地方,但仍盖不住布罗茨基那些发光的句子,因为美妙的不是词藻,而是他的比喻,想法,他将事物联系起来的方式,就像他写威尼斯并不写目力所及的美景,而是抽取与威尼斯有关的迷人意象,非常有原创性,高级审美,脑力非凡,耐人寻味。

  • 11 K. 2016-08-27 11:01:25

    很多地方翻译不佳,读起来使人觉得很累且难懂(纵然布罗茨基的文字偏向理性和晦涩,但不至于如此糟糕)。然而,还是从里面读出了布罗茨基的语调(纵然是不同人的翻译)。五十一节文字,语言,比喻,意象,结构出彩,在威尼斯面前,布罗茨基虽然近乎迷狂,还是保持了诗人的自觉。

  • 9 timeregister 2018-01-25 22:35:57

    威尼斯似乎是渴望逃离苏联的那些人的梦想之地,它不光是布罗茨基的梦,也是安娜·阿赫玛托娃的梦。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也是首先在意大利出版。不同的是,布罗茨基实现了他的梦,每年都会在威尼斯居住,最后终老于此。布罗茨基笔下的威尼斯充满迷人的忧伤,它用水凝住了时间,凝住了美。水,是时间的别名。美,在此停留。停留的还有像埃兹拉·庞德和温斯坦·奥登那些美的代言人的身影。当然,最美的,是多年之前十二月那个寒冷的夜晚,布罗茨基初次抵达时,来接他的那一道迷人景致。他们的肉体或许都已消散,他们的美留在了水中。

  • 7 赵松 2016-09-26 12:43:31

    布罗茨基真是会写,冷光里笔调轻逸,跳跃闪回挥洒自如,幽默嘲讽里又隐含万千感慨……

  • 6 奥夏Ohia 2016-08-20 08:20:44

    四分是因为这是布罗茨基的作品。之前在《外国文艺》上读过节选,然后在今年上海书展第一天买来,阅读发现有些拗口的地方,如:她甚至更加已婚(p015),也许为了和前面的「更加」相映衬,但读起来真得有些奇怪。

  • 6 老神在在随身听 2016-08-27 17:33:07

    翻译令人遗憾,更遗憾的是本来就不适合但却经常被放大印在封面上的布罗茨基大脸

  • 5 黎戈 2016-08-23 07:50:19

    布罗茨基的词语爆炸和思维翻转跳跃,智力狂欢,可能在翻译上会有难度。不像腿脚老实的作家,让翻译家好抓吧

  • 2 qingfan 2017-02-01 16:24:14

    不如刘文飞翻译的布罗茨基

  • 3 四处爬墙 2017-01-08 10:02:14

    “美在低温下也依然是美。”

  • 1 废人王亮 2016-11-09 16:16:34

    阴天读这书很贴切,与其说是游记,不如说是漫游记更合适。

  • 2 veg non veg 2020-06-14 23:25:16

    别的不说,只觉得有时候布罗茨基可真敢写,时不时就在文中嘲讽一下曾经对话过的同事,描述自己对某个女子身体的欲求,还不忘骂一骂她的前夫。

  • 1 WZM 2017-02-25 21:49:05

    译文真别

  • 1 家里有大鱼 2018-05-28 23:57:49

    很少有耐心读poetic essay,有共鸣,看来大师也是意大利迷弟。只可惜,这生硬的译笔实在令人迷茫,尤其最后出现了“译毕于五角场”,猝不及防, 像是披萨吃到最后,结果是个葱油饼

  • 2 ly的读享生活 2021-06-16 14:07:10

    “很久以前,1美元能兑970里拉,我32岁。地球也比如今轻了二十亿个灵魂。”睡前夜读,第一句就让我沉进了梦里。

  • 1 Doc_Misato 2017-07-15 23:58:50

    应该去读原版的

  • 1 Sống 2017-01-04 15:41:38

    第一句就译错了。

  • 2 萧轶1989 2016-10-13 02:31:03

    借助大量的隐喻,构建迂回曲折的高密度爆炸式话语结构,在印象主义式的征引援用下,通过密谋式暗语催生语词的无限繁殖能力。无论是开头的情欲书写还是后来的记忆回溯,最终为了抵达一个叙述的目的:何谓忠贞——在现实中回到梦境里,梦是闭上眼睛的忠诚。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