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的原文摘录

  • 在现代性的条件下,媒体并不反映现实,反而在某些方面塑造现实。但是,这不意味着我们应得出这样的结论:媒体创造了“超现实”的自主的王国,其中的符号和意象就是一切。 (查看原文)
    日常诗人 5赞 2017-06-13 15:28:57
    —— 引自第29页
  • 源于现代性内在参照系统延伸的生活政治的议事日程,涵概了一些不同的领域。抽象系统侵入到自然世界中,而把自然带入了一个外在于人的知识和生活的领域终结区。然而,人对自然控制的极度扩张(这与其他的控制领域一样产生了新的不可预期性)已达到了极限。这些当然包括由此带来的环境的破坏和崩溃,但更重要地是,它们重新引入了外在于现代性抽象系统的争论性参量的那种激励。换言之,受压抑的存在管不仅仅是与自然有关,而且还与这类的存在的参量有关,它已被迫使它们自己返回到议事日程上来了。这一过程并非是一个自动的过程,在日常生活的水平上以及在集体斗争中,道德与存在的问题又积极地重新复活,进而受到公开的讨论。这类争论所关心的具体道德领域,并不只是应该为人类在自然中生存做些什么的问题,而且还包括存在本身应如何被把握和“被度过”(lived):这便是海德格尔的“存在问题”(question of being)。“自然的末日”提出了许多新的要考虑额问题,因为固有的组织领域已经变得太宽泛了。与其他实质性的道德问题一样,这些都以某种方式包含了生活方式的选择。它们都对我们提出了有难度的分析问题,并未我们指出了道德的困境。 (查看原文)
    一切归零 5回复 4赞 2012-12-27 00:06:49
    —— 引自第263页
  • 控制的含义之一就是使自然服从于人的意图,并借助拓殖未来的方式来实现这种控制。这一过程初看起来像是“工具理性”的扩展,即把人类科学和技术的组织原则应用到对自然世界的控制中。然而,若仔细地审视一下便可知晓,我们所看到的只是一种知识和权力的内在参照系统的突显。正是在这些术语当中,我们才会理解“世界的末日”这样的只言片语的意义。世界正呈现出一种人类对自然给以控制的加速和神话,这直接表现在社会与经济活动的全球化当中。……自然的世界在很大范围上已经变成了一种“被创造的环境”,组成人类的结构性制度的驱力和动力,源自于社会中有组织的知识主张,而不是源自外在于人的活动的那种影响力。 (查看原文)
    一切归零 5回复 4赞 2012-12-27 00:06:49
    —— 引自第263页
  • 由焦虑所引起之敌意可能被简单理解为对无助的痛苦反应。除非得到控制或引导,否则这种敌意会导致循环式的焦虑,尤其是当婴儿的发怒激起抚养者反弹式的敌意时更是如此。 辨识与投射构成了克服潜在的循环式焦虑和敌意的主要手段。辨识是具有偏爱性和情境性的——对他者行为的特质或形式的承接,对焦虑生成形式的缓解或降低相关。辨识总是伴随着紧张与不安,既因为它具有偏爱性特质且含有投射机制,还因为它基本上是对潜在焦虑的防御性反应。看护着缺席——基本信任赖以形成的时空关系——所导致的焦虑,是辨识得以形成的第一推动力,同时也是以把握客观世界特征为目的的认知学习过程之开始。成为“他者之一部分”,意味着逐渐理解缺席以及“他者”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意义。 (查看原文)
    若葉 2赞 2018-01-21 20:39:42
    —— 引自第43页
  • 开篇为整个研究勾画出了框架。除了其制度性反思之外,时空的重组加之抽离化机制(Disembedding mechanism)的拓展(这是一种把社会关系从特定场所的控制中解脱出来,并通过宽广的时空距离而对之加以重新组合的机制),这一深刻过程也是现代社会生活的特征。时空重组,加上抽离化机制,导致现代性所固有的制度特质变得极端化和全球化,也导致日常社会生活的内容和本质的转型。 现代性是一种后传统的秩序,但在这种秩序之下,作为秩序保证的传统和习惯并没有被理性知识的必然性所替代。怀疑,即现代批判理性的普遍性的特征,充斥在日常生活和哲学意识当中,并形成当代社会世界的一种一般的存在性维度。现代性把极端的怀疑原则制度化,并且坚持所有知识都采取假说的形式:某种正确的主张,理论上总是有被修改的可能,而且其中某些部分也有被抛弃的可能。 日益积累的专门知识体系(它构成重要的抽离化后果),表现出权威根源的多元化,因此在体系内部,不同权威之间相互竞争,在内涵上千差万别。在我所称的“高级”现代性(High modernity)或者“晚期”现代性(Later modernity, 即我们现今的世界)的情境下,自我,如同自我在其中存在的更为广泛的制度场景一样,必定是反思性地产生出来的。然而,这个工作必须在令人困惑的多样性的选择个可能性中才能得以完成。 (查看原文)
    Rissica 2赞 2018-10-17 18:51:31
    —— 引自第2页
  • 两位作者指出,离婚是人们私人生活中的危机,会危及人们的安全和幸福感,但也为他们的自我发展与未来幸福提供了新的机会。分居和离婚会导致长时段的焦虑和心理困扰,但一如作者所说,由婚姻解体带来的改变同时亦能提供可能性,使人们得以“在情感上逐渐成长”,“培养新的能力和自豪感”以及“以前所未有的能力去增强私密关系”。 (查看原文)
    尾野 1回复 1赞 2019-12-02 20:21:35
    —— 引自章节:第1章 极盛现代性的轮廓/10
  • 不仅如此,某种意义上,每个个体都可以意识到现代社会活动的反身性章程( reflexive constitution)及其对个人生活所产生的可能的影响。对我们来说,在一段过去被称为“生命周期”的时间段内,自我认同构成了我们跨越现代性的不同制度场景的轨迹,而“生命周期”这一术语在非现代的场景比在现代的场景中更具恰当性。我们每个人不仅拥有,而且经历着个人的成长历程,而后者是依据有关可能的生活方式的社会或心理信息流,并以一种反身性的态势形成的。现代性是一种后现代秩序:在这种秩序中,“我将如何去生活”这一问题只有在如吃穿住行等日常生活的琐事中方能得到答案,而且只有在自我认同的不断呈现中方能得到解释。 (查看原文)
    尾野 1回复 1赞 2019-12-02 20:21:35
    —— 引自章节:第1章 极盛现代性的轮廓/10
  • 1、恐惧是对于特定反应威胁,因而具有特定的对象;焦虑是个体情感中一种一般花朵状态。弗洛伊德进一步指出,在任何特定的情境之中,人们对焦虑的感知程度很大程度取决于个人“在面对外面世界时的知识和权力感”。 2、焦虑本身不具有促进效应,他倾向于麻痹而非催生相关的行动。 3、由于焦虑具有弥漫性,故他呈现出一种游离的状态中:由于缺乏特定的对象,故焦虑能依附于一些物件、特质或情景,而后者对最初产生的焦虑事物也会有有一种间接(却也是下意识精确的)反应。 4、鉴于焦虑、信任与社会互动的日常惯例之间存在如此紧密的联系,我们可以恰当地把日常生活诸多仪式理解为应对机制。 (查看原文)
    lucy 1赞 2018-11-11 16:00:15
    —— 引自第40页
  •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生活方式这一概念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传统的控制力愈发丧失,同时,人们的日常生活愈发被本土与全球的交互证所重构,个体就愈发会在多样性的选择中被迫对生活方式的选择进行讨价还价。当然,标准化的影响也是存在的,最为显著的即体现在商品化的形式中,这是因为资本主义的生产和分配构成了现代性制度的核心要素。然而,由于当今社会生活的“开放性”,亦由于人类行为所处场景的多元化和“权威”之多样性,故在自我认同和日常活动的构成中,生活方式的选择变得日益重要。具备反身性特征的、有组织的生活规划,通常被认定为经专业知识过滤后对ト法抑成为自我认同形成过程中的核心特征。 (查看原文)
    耶冷夜 1赞 2020-09-05 12:01:59
    —— 引自章节:导 论/1
  • Much of social life becomes run alone impersonal lines, within contexts remote from the ordinary individual, and over which she or he has little or no control. (查看原文)
    宇文云 2011-10-20 17:36:49
    —— 引自第94页
  • 本书突出重点是在于关注自我认同(Self-identity)的新机制的出现。这种新机制,一方面由现代性制度所塑造,同时也塑造着现代性的制度本身。自我不是由外在影响所决定的被动实体。在塑造人们的自我认同时,不管他们行动的特定背景是如何的带有地方性,对于那些在后果和内涵上都带有全球性的社会影响,个体也会对此有增强和直接的促进作用。 (查看原文)
    Rissica 2018-10-17 18:27:28
    —— 引自第2页
  • 1、儿童是通过与外在客观世界与他人的交流来实现对自身身体发认识。——可以结合埃里克森的儿童成长理论来理解。 2、然而,当自我身份认同与个体之具体表现两者分离得更彻底、更不需要具体场景的时候,更加严重的错位便随之而来。此时人们会感到他是在持续不断地表演着,而不是合理遵循着几乎所有日常惯例。 3、p55 直到儿童发育超越了本阶段,其有关自我身份认同的叙事方式方能形成;或者更确切地说,这种叙事的出现时上述超越得以完成之手段。 (查看原文)
    lucy 2018-11-12 22:14:32
    —— 引自第56页
  • 4、羞耻感依赖于人的不充分感而产生,它们能破坏个人在早年间行程的心理构造的基本要素。 (查看原文)
    lucy 2018-11-12 22:14:32
    —— 引自第56页
  • 就许多方面而言,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单一的世界,它拥有集中统一的经验规则(例如有关时空的基本坐标);但与此同时,这个世界也在制造着各种新型的分散与多元。 (查看原文)
    耶冷夜 2020-09-05 11:58:57
    —— 引自章节:导 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