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映雪阁文丛:<寓山注>研究(围绕寓山园林的艺术创造与文人生活)》属于艺术哲学研究丛书之一,本套丛书主要是从哲学的角度解释中国艺术中的问题,既与一般的艺术史研究有别,也与传统艺术学的研究不同。这是北京大学美学学科近年来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映雪阁文丛:<寓山注>研究(围绕寓山园林的艺术创造与文人生活)》的研究对象是晚明士人祁彪佳和他在家乡兴建的寓山园林。《寓山注》如同一次完整的艺术创作,它的形制与历代《诗品》、《画品》相仿,重视艺术的内涵,可以视为祁彪佳总体艺术观念的简约表达。《映雪阁文丛:<寓山注>研究(围绕寓山园林的艺术创造与文人生活)》在整理寓山园林及寓山相关文本的形成过程的同时,考察了祁彪佳的交游关系,尤其是他与越中心学人物刘宗周、陶石梁等人的往来,以及他与曹洞宗传人的交游记录,在此基础上,对寓山园林中所蕴含的艺术精神进行了分析。
从寓山这座文人园林入手,深入到背后的园主人再到园主人背后的时代,其间的关系清晰。更多是侧重于《寓山注》文本的研究,对于寓山的实物空间较少。但最后给我带来更大触动的是祁彪佳本人。
【《寓山注》「水明廊」:園以藏山,所貴者反在於水,自泛舟及園。以為水之事盡,迨循廊而西,曲沼澄泓,繞出青林之下,主與客似從琉璃國而來,鬚眉若浣,衣袖皆濕,因憶杜老殘夜水明句,以廊代樓,未識少陵首肯否。】此篇充分表現了晚明文人的審美趣味,即追求獨特的個性,力避庸熟。園名「寓山」,記名「寓山注」,都不是作八股文章的人想得出的。蓋晚明時期和春秋戰國、魏晉六朝、五代十國時一樣,王綱解紐,有利於個性解放,思... 【《寓山注》「水明廊」:園以藏山,所貴者反在於水,自泛舟及園。以為水之事盡,迨循廊而西,曲沼澄泓,繞出青林之下,主與客似從琉璃國而來,鬚眉若浣,衣袖皆濕,因憶杜老殘夜水明句,以廊代樓,未識少陵首肯否。】此篇充分表現了晚明文人的審美趣味,即追求獨特的個性,力避庸熟。園名「寓山」,記名「寓山注」,都不是作八股文章的人想得出的。蓋晚明時期和春秋戰國、魏晉六朝、五代十國時一樣,王綱解紐,有利於個性解放,思想比較自由,文藝也就活潑了。 祁氏為山陰巨族。張岱《陶庵夢憶·祁止祥癖》中的主人公,便是祁彪佳的弟弟,名豸佳。他們還有兩個哥哥——麟佳和駿佳,四兄弟都是詞曲作者,精賞鑒,會生活。彪佳還做過大官,最後在清兵南下時投水自殺,應了「鬚眉若浣,衣袖皆濕」的讖語,這卻不是一般填「功過格」談道學的人做得到的。 (展开)
总体很不错,朱良志的学生,有些地方的确比较发散,行文也偏文学化
按需阅读。感觉有些部分还可以再深一些。
行文颇有朱良志之风,但有些过于发散,对古文、研究的大量引用反而疏离了寓山本身,但与曹淑娟的研究对比是对寓山美学研究的很好补充。
> 8人在读
> 7人读过
> 47人想读
订阅关于《寓山注》研究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5555FF 2023-03-08 15:22:55 北京
从寓山这座文人园林入手,深入到背后的园主人再到园主人背后的时代,其间的关系清晰。更多是侧重于《寓山注》文本的研究,对于寓山的实物空间较少。但最后给我带来更大触动的是祁彪佳本人。
1 有用 非虛構 2024-02-20 11:23:56 福建
【《寓山注》「水明廊」:園以藏山,所貴者反在於水,自泛舟及園。以為水之事盡,迨循廊而西,曲沼澄泓,繞出青林之下,主與客似從琉璃國而來,鬚眉若浣,衣袖皆濕,因憶杜老殘夜水明句,以廊代樓,未識少陵首肯否。】此篇充分表現了晚明文人的審美趣味,即追求獨特的個性,力避庸熟。園名「寓山」,記名「寓山注」,都不是作八股文章的人想得出的。蓋晚明時期和春秋戰國、魏晉六朝、五代十國時一樣,王綱解紐,有利於個性解放,思... 【《寓山注》「水明廊」:園以藏山,所貴者反在於水,自泛舟及園。以為水之事盡,迨循廊而西,曲沼澄泓,繞出青林之下,主與客似從琉璃國而來,鬚眉若浣,衣袖皆濕,因憶杜老殘夜水明句,以廊代樓,未識少陵首肯否。】此篇充分表現了晚明文人的審美趣味,即追求獨特的個性,力避庸熟。園名「寓山」,記名「寓山注」,都不是作八股文章的人想得出的。蓋晚明時期和春秋戰國、魏晉六朝、五代十國時一樣,王綱解紐,有利於個性解放,思想比較自由,文藝也就活潑了。 祁氏為山陰巨族。張岱《陶庵夢憶·祁止祥癖》中的主人公,便是祁彪佳的弟弟,名豸佳。他們還有兩個哥哥——麟佳和駿佳,四兄弟都是詞曲作者,精賞鑒,會生活。彪佳還做過大官,最後在清兵南下時投水自殺,應了「鬚眉若浣,衣袖皆濕」的讖語,這卻不是一般填「功過格」談道學的人做得到的。 (展开)
1 有用 吴下若雨 2020-05-06 22:50:51
总体很不错,朱良志的学生,有些地方的确比较发散,行文也偏文学化
1 有用 菱歌 2019-10-31 22:25:39
按需阅读。感觉有些部分还可以再深一些。
2 有用 困倦比格被抛版 2023-04-03 12:59:13 北京
行文颇有朱良志之风,但有些过于发散,对古文、研究的大量引用反而疏离了寓山本身,但与曹淑娟的研究对比是对寓山美学研究的很好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