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制度概念与制度研究是各学科进行现实考察与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发展历程不仅为制度研究空间的扩展奠定了基础,而且围绕制度概念内涵的界定、制度分析视角的选择、制度研究路径的确立、制度功能机制的发挥等基本问题,做出了积极的理论探索。本书根据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理论观点,侧重研究政治制度的内涵、本质、特征和类型,试图为政治制度分析的一般原理提供必要的逻辑前提。在此基础上,本书在政治制度的生成、维系、变迁方面的演进历程,以及在政治行动者对政治制度的评价活动这两大问题上,确立了一般性的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理论分析模式。
1 有用 离群客 2017-10-22 04:34:52
3.5/5,文献综述真是很能看出作者的水平,尤其在第一章,许多洞见不过是出自对盖伊·彼得斯的摘引。事实上这本书做的最好的地方也就是概念分析和理论整合,难怪要在开篇强调概念分析的地位。对新制度主义三大范式的分歧点把握得不错,以此为重心理出政治制度的演化逻辑,整体架构还是挺清晰的。
3 有用 见南 2022-05-17 23:10:38
相较于彼得斯横向地切分新制度主义的种种流派带来的割裂感,本书以纵向的视角在制度的生成、维系、变迁与评价等议题中分别讨论新制度主义三大主要流派与政治学经典理论的对话方式及新制度主义内部的路径分异,很多地方梳理得更为清晰。而且通读之后才意识到很多社科概念在引入史学时往往是非反思性的状态,比如“制度设计”这一提法,首先就预设了制度是可以经过设计的,与自发秩序是截然相反的,透露着浓厚的绝对理性味道,怎么能... 相较于彼得斯横向地切分新制度主义的种种流派带来的割裂感,本书以纵向的视角在制度的生成、维系、变迁与评价等议题中分别讨论新制度主义三大主要流派与政治学经典理论的对话方式及新制度主义内部的路径分异,很多地方梳理得更为清晰。而且通读之后才意识到很多社科概念在引入史学时往往是非反思性的状态,比如“制度设计”这一提法,首先就预设了制度是可以经过设计的,与自发秩序是截然相反的,透露着浓厚的绝对理性味道,怎么能任意使用呢。当然尽管如此,或许我还是最终会在思考后非任意地故意使用罢。目前国内对于政治学新制度主义通贯把握极深的学者中,作者是无争议的其中之一。 (展开)
0 有用 黄金的马场 2023-03-23 12:34:47 甘肃
大综述,理论浓度太高,行文略啰嗦,容易消化不良。
0 有用 为自己留白 2018-06-15 19:25:55
宽容,一种罪恶……
0 有用 李杰performan 2021-08-15 21:53:43
历史制度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