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的凝视(第三版)的笔记(19)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 王绩五

    一、旅游的重要性 福柯的医学凝视与旅游中的凝视都必须靠整个社会去安排和组织,使之系统化....就算要生产非必要的娱乐,也必须仰赖诸多专业人士帮忙建构和发展,好让游客得以进行凝视的活动。 视觉说穿了就是人类操练起来十分娴熟的文化实践。 人为什么以及用什么方式暂时离开平常工作、居住之地....花钱消费一些非必要的商品和服务....愉悦的经验.....异地风光和我们【对话】 【凝视】 1、观看需要后天学习....不断被建构的知...

    2022-04-06 16:30:47   4人喜欢

  • 迷雾

    体验经济的核心概念是,服务不该只有“服务”,以为消费者日益追求刺激,很快就会觉得索然无味。所以,服务应当要好玩又难忘,是“经历一段期间”的“体验”。Pine 和 Gilmore1999年创造了“体验经济”一词,并认为当今的消费市场已经从服务经济变成体验经济。若要赚取利润,必须上演、实现一段难忘、刺激、引人入胜的体验,而不是消费者一有需求,就尽可能提供廉价的服务。换句话说,主导权改由消费者掌握,他们渴望特别的服务...

    2018-04-20 15:45:57   2人喜欢

  • 饥饿艺术家 ((去裸奔 我艹你个花花世界))

    拉斯维加斯教训:凡是供人寻欢作乐的建筑,都应该努力营造叙事结构,让游客陷入一个想象的角色里。 现代建筑把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造型和功能,克林曼却认为,体验经济设计的重点全在体验上,不断思考怎么做才会上使用者心生感动。它不是取决于建筑质量和外形设计,而是取决于感动人的力量,取决于建筑物能不能让使用者在情感上、身体上和精神上完全沉浸其中。 迪士尼告诉我们,仿造出来的自然比较符合我们的幻想,科技比大自然...

    2020-07-14 16:47:56   1人喜欢

  • 饥饿艺术家 ((去裸奔 我艹你个花花世界))

    从面对面facetoface到面对界面facetointerface 电子口碑触角遍布全球/游客依赖搜索与比较。 表面反对旅游发展,实际上是抗拒“现代化”:反对流动和便签、抗拒新形态的人际关系、忧心家庭及传统角色的日益式微、不愿接纳各式各样的文化形貌。 强化“集体凝视”的特质,当一个人在选择度假地点时,会考虑“当地游客的社会经济地位跟自己是否一样”。 第四章-在游客凝视下工作 1旅游的实践主要按照品味的差异来设定与规划旅游活动...

    2020-05-19 14:50:31   1人喜欢

  • 王绩五

    一、“服务”展示 旅游服务基本上是劳动力密集的产业.....人际互动的质量本来就是服务的一环。花钱买服务,是想购买某一种社会经验......许多服务属于高接触体系,消费者需要参与整个服务的过程 前台工作人员是在游客凝视下工作。(人际属性,公关技巧).....员工属性的区分太过明确,事情反而滞碍难行。 生产者的【社会构成】实际上也“卖”给了消费者(如性别、年龄、种族、教育背景),游客还买到了其他消费者的社会构成。 ...

    2022-04-07 18:25:35

  • 王绩五

    几乎所有提供给游客的服务产品只能在它们生产的当时和当地享用——对【互动质量】的需求 【空间固定】:服务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限于特定空间,消费者的流动性却愈来愈高。 一、福特主义和后福特主义:从大众化的消费转变成个人化的消费模式 坎贝尔:偷做白日梦和暗自期盼是现代消费主义的两大核心要素(满足来自内心的期待与幻想) 幻想式享乐主义 白日梦并非无中生有,需要通过广告和媒体创造的一组符号才可编织,多半跟复杂...

    2022-04-07 12:44:08

  • 橘艾

    结i论 我们已经了解,表演在许多方面是观光旅游的核心。而我们还发现,戈夫曼是洞见的泉源,引领我们探究旅游的表演特质。我们更察觉,人与人交际互动时,无时无刻不在表演,表演不会轻易消失,更不会变得无足轻重。表演与我们最后一章讨论的旅游风险密切相关,观光旅游不仅是产业,也是当今之世非常核心的一组活动,起码对住在富裕北半球的人来说,旅游是切身之事。而在北半球,观光凝视体制下的休闲旅游,其规模虽然与日俱增...

    2021-11-12 20:40:15

  • 鲤九

    7.游客只要抵达某个自然景观或旅游城镇,眼睛就开始搜寻那些可以把他们从日常经验之中抽离开来的特质。这些特质之所以被看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因为游客觉得它们不寻常。观看这些景致,人会启动不同的社会模式,变得敏锐许多,在旅游城镇或景色里捕捉到的视觉元素远高于在日常生活之中所看见的视觉元素。游客对自己所凝视的一切留恋不已,时常通过相片、明信片、电影、模型等等来捕捉眼前景致,或把它变成具体的视觉对象。...

    2021-03-27 11:09:49

  • 鲤九

    我们的双眼跟语言一样,被社会文化安上了框架,而且“观看的方式”五花八门。“我们从来不只是在看一个事物;我们看到的始终是事物和我们自己的关系。”(Berger,1972:9)人们透过观念、技术、渴望、期待的滤镜,来凝视周遭世界,而这一层层滤镜是由社会阶级、性别、国籍、年龄和教育所形塑的。凝视是一场表演,它会替这个世界安排先后顺序、塑造模样、划分类别,而非如实映照。

    2021-03-26 20:29:27

  • 樱花院

    霍恩形容当今的游客是“现代朝圣者”,把旅游手册当做灵修教材来使用。她说,游客错把手册上指示要看的东西当成最要紧的事物。文物的名气反而变成它的意义所在。结果,观光旅游仿佛是一套仪式流程,什么东西该看,甚至参观顺序,即何者在先,何者置后,一切都要行礼如仪。但说穿了,博物馆其实是建立在一种特殊氛围上的。民众在参观博物馆时,感觉它像一座神圣的殿堂,象征着国家队权力、学者的学识和艺术家的天赋,霍恩这一番...

    2021-02-22 23:29:02

<前页 1 2 后页>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游客的凝视(第三版)

>游客的凝视(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