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上的摩西的书评 (309)

悦然 2016-08-01 15:34:04

时间走廊里的鞋子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是关于同名小说集中《平原上的摩西》那个小说的一篇对话。 张悦然: 在《平原上的摩西》里,时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段故事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这些显然都是你用心考虑过的,比如在第一部分,时间跨越很大,要飞掠过很多年,抵达那个你想要展开给读者看的时...  (展开)
阿廖沙在吗 2018-04-24 08:45:06

双雪涛,与小说的意象陷阱

一 当双雪涛打着“80后”残破的旌旗,像牧师举着《圣经》一样,举着《平原上的摩西》进入我们视线的时候,我相信,但凡嗅觉敏锐的评论家,都会不同程度地躁动起来。因为大家清楚这群悉数而立的80年代生人,到底给文坛带来了什么样的气候。他们最大的贡献,或许就是帮助文学慢慢...  (展开)
东林君 2017-04-18 14:53:03

拆招

细节上说一处: 李父见义勇为,被城管打了之后,他回来取刀,看到在生柴火的女儿就不去了。「本来我是回家取刀的,看见你在生炉子,嗯,你蹲在那生炉子,我怕死啊。」 在书边,我写:巨恸。这里之所以感人是因为他们的行为和情感有多个层次: 1.大背景:国企改制,工人下岗,老...  (展开)
萝卜呀~ 2018-03-02 22:13:01

东北1998,它无法回答我。

像我们说到「魔幻现实主义」必然会想到马尔克斯,说到「伤痕文学」必然会想到刘心武、冯骥才。当今中国,说到书写厂矿文学和东北衰落史的代表作家,必然是双雪涛。 双雪涛的文笔简洁、冷峻,浮着一层东北人特有的冷幽默。他的小说里有两篇令我印象深刻,一篇是《平原上的摩西...  (展开)
中原一点红 2018-10-01 11:32:16

平原上的双雪涛

终于读了双雪涛的《平原上的摩西》,老实讲,有些失望。 最好的一篇当然是同名的第一篇。好就好在风格凛冽,一个个短句像一把把倒映着冰雪寒光的匕首。 小说借着对一个出租车司机连环被杀案的调查,折射出上个世纪末东北地区的社会气氛和下岗工人们不同的生活状态。 社会气氛的...  (展开)
飞鸟的痕迹 2020-04-12 20:37:38

从“摩西”读懂平原上的摩西结局

看完平原上的摩西,想写点什么,之前多多少也看过一些书评吗,因此也不想再重复赘述那些对人物的剖析,只是想聊聊对那个过于留白的结局的猜想。 但是既然想要读懂这个结局,那就要明白这本书的名字。双雪涛老师取这个名字,并非借来主义,书中众多的圣经痕迹,对摩西命运从始至...  (展开)
京鱼 2020-07-03 15:39:09

十篇文,五颗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三天的时间读完双雪涛《平原上的摩西》小说集,还来不及好好消化,而对于那段历史的空白和陌生又进一步增加了理解的难度,即便是这样,我仍然想用长评来记录一些当下的主观的感悟。 有摘录的习惯,读到这本,摘录的语句就变得奇怪起来。一些嘲讽,一些不解风情,一些无厘头,一...  (展开)
沈十六 2016-08-09 15:00:41

杀人或被杀是他们无法阻挡的命运

我只见过一次双雪涛,而且刚见的时候还不认识他。 那天是分享会,我约了人,过去早了。当时穿了一双不合脚的鞋,脚背磨破了一点,我买了一盒防水的创可贴,想找个地方贴一下。 进鲁迅文学院的门右转,有一棵树,下面有一个长椅,长椅再靠前的垃圾桶旁站了两个男人。他们在吸烟...  (展开)
子微 2019-01-26 13:27:40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平原上的摩西的问题 1 人物个性扁平,每个人说话都是一个口吻,读者分辨得靠作者指名道姓点出来。小斐更像是直男想象中的抽象女性,除了喜欢火和有点怯懦之外就没了,是一个脸谱化的形象。庄树刻画的倒是还可以。 2 叙述很炫技,但也就是如此了,这是一个好故事,但看完感觉还是...  (展开)
sarah 2020-11-15 15:00:07

没有摩西,也没有神明,世间只有苦难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苦难,我只能想到这一个词。整篇小说读的都很难过,大约是太有多的感同身受。 我和庄树李斐差不多是同一个年纪,同样出生在一个工业化的小城,这里的大型国企也同样没有逃过那一场改革浪潮。幸运的是,我的父母是保住饭碗的那一批人,但这不代表,那个时代在我们身上没有留下印...  (展开)
赛高你还贴鸭子 2018-10-04 11:28:45

造化弄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庄德增与傅东心的第一次见面是在公园的人造湖划船。他们的相遇是合适的,正如傅说的一句“你出现的时间很对,我知道你糙,但是你也不要嫌我细。”其实他们真的很般配。傅的精神世界很丰富,但家务活不行。庄更有烟火气,可能他并不了解傅的精神世界,但他足够包容,并且对她很...  (展开)
王里奥 2021-02-12 22:14:51

摩西走出平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文为2020秋艺术批评习作删减版) 一,批评界与《平原上的摩西》:基于一种外部视角 随着班宇《冬泳》,双雪涛《平原上的摩西》和郑执《仙症》的出版,评论界已经敏锐的捕捉到了一个信号:这三位作家,全部来自于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在人民日报的一篇评论中,三位作家俨然...  (展开)
弯弯 2019-03-19 15:34:21

平原上的摩西,下的冰山

有人说《平原上的摩西》如果拍成电影,可以让忻钰坤来导;话虽不错,未臻善境。个人觉得程耳更合适,无他,指东打西,善腹诽也。 《平原上的摩西》(以下简称《平原》)让我想到三个人,除了程耳,另两位是海明威和斯蒂芬金。斯蒂芬金讲过一段话是关于写作技巧的,原文忘了,大...  (展开)
洞穴之光 2016-07-24 12:09:03

读《大师》

我和《平原上的摩西》这本书真的很有缘。2015年5月的时候,临近毕业,在轻松闲适的氛围中为了消磨时光,沿袭以往的习惯,我跑到期刊阅览室里去读小说。一直觉得,对于我这个深居城市边缘的校园、只偶尔浅出的人,读时人小说,可以一窥世道人心。应该是取下《收获》,立即被《平...  (展开)
惟见君读庄子 2016-08-17 17:27:37

谁的慈悲领着谁,走向光明

马尔克斯说,在胡安·鲁尔福的作品中读到了索福克勒斯的浩瀚。一篇七万字的《佩德罗·巴拉莫》可以让他倒背如流。在汉语文学中,我们是否有这样的一部作品,能够以薄薄的篇幅承受人们无边无际的阅读。 余华的《活着》似乎是最接近这一境界的尝试,余华的写作理论注定他是一个...  (展开)
栗子蛋糕 2021-05-15 17:26:09

我的理想主义象征安德烈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摩西挺新颖的,但最触动我的还是《我的朋友安德烈》。文中开篇的“我”做男性检查,就好像是被精神阉割的隐喻。初中的“我”情窦初开迷恋上自己的女同学,但“我”其实知道,这种迷恋是对现实生活的逃避。女同学并没有回应,实际上回应“我”的,也是“我”的第一个理想主义象...  (展开)
大石落地 2016-07-13 11:17:36

一个人,寻找同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个人,没有同类”。这是侯孝贤的《聂隐娘》。换一换,“一个人,寻找同类”就是这本《平原上的摩西》,里面统共十篇长短不一的文,大概都在说这件事,找是找到了,只是,大都失之交臂。 我没有看过双雪涛的长篇,所以按照这十篇的印象,他介于一个风格成熟...  (展开)
<前页 1 2 3 4 5 6 7 8 9 ... 15 16 后页> (共309条)

订阅平原上的摩西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