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意] 翁贝托·埃科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品方: 上海译文新文本
原作名: Numero Zero
译者: 魏怡
出版年: 2017-1-1
页数: 208
定价: 38.00
装帧: 精装
丛书: 翁贝托·埃科作品系列
ISBN: 9787532772858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品方: 上海译文新文本
原作名: Numero Zero
译者: 魏怡
出版年: 2017-1-1
页数: 208
定价: 38.00
装帧: 精装
丛书: 翁贝托·埃科作品系列
ISBN: 9787532772858
内容简介 · · · · · ·
《试刊号》是意大利作家翁贝托•埃科生前最后一部小说,通过一场阴谋重重的办报实验,对现代新闻业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批判。
一九九二年的米兰,几名记者加入一份正在筹备的日报,《明日报》,雄心勃勃地要在新的职位上大显身手。在电视和广播兴盛的时代,报纸的滞后性不言而喻,因此,《明日报》立志讲述“明日即将发生的事件”,通过深入调查,在新闻领域拥有某种“预见性”。他们精心研究过去的新闻,试图编出编一份模拟的“创刊号”。而在调查过程中,种种现实却不容置疑地跃入眼前。“人们都以为墨索里尼已经死了,而自1945年以来,意大利发生的每一件大事背后,都飘荡着他的幽灵…… ”一名记者突然提出这样的假设,正当人们怀疑他走火入魔时,一天早晨,他惨遭杀害。
此时,记者们才发现,这份报纸不过是一个诽谤和勒索的工具……是身为传媒巨头的幕后老板打入政治核心的垫脚石……
作者简介 · · · · · ·
Umberto Eco翁贝托•埃科(1932-2016)
欧洲重要的公共知识分子、小说家、符号学家、美学家、史学家、哲学家。
出生于意大利亚历山德里亚,博洛尼亚大学教授。著有大量小说和随笔作品,如《玫瑰的名字》《傅科摆》《昨日之岛》《波多里诺》《洛阿娜女王的神秘火焰》《布拉格公墓》《试刊号》和《密涅瓦火柴盒》等。
目录 · · · · · ·
一 一九九二年六月六日星期六,早上八点
二 一九九二年四月六日星期一
三 四月七日星期二
四 四月八日星期三
五 四月十日星期五
六 四月十五日星期三
七 四月十五日星期三晚
八 四月十七日星期五晚
九 四月二十四日星期五
一〇 五月三日星期日
一一 五月八日星期五
一二 五月十一日星期一
一三 五月下旬
一四 五月二十七日星期三
一五 五月二十八日星期四
一六 六月六日星期六
一七 一九九二年六月六日星期六,正午
一八 六月十一日星期四
· · · · · · (收起)
二 一九九二年四月六日星期一
三 四月七日星期二
四 四月八日星期三
五 四月十日星期五
六 四月十五日星期三
七 四月十五日星期三晚
八 四月十七日星期五晚
九 四月二十四日星期五
一〇 五月三日星期日
一一 五月八日星期五
一二 五月十一日星期一
一三 五月下旬
一四 五月二十七日星期三
一五 五月二十八日星期四
一六 六月六日星期六
一七 一九九二年六月六日星期六,正午
一八 六月十一日星期四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翁贝托·埃科作品系列(共28册),
这套丛书还有
《埃科谈文学》《康德与鸭嘴兽》《密涅瓦火柴盒》《傅科摆》《波多里诺》
等
。
喜欢读"试刊号"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试刊号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7 条 )
> 更多书评 27篇
论坛 · · · · · ·
会不会翻版和其他几本统一装帧? | 来自牧野见风来 | 2022-08-16 23:57:49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2015)暂无评分 9人读过
-
未知出版社 (2018)暂无评分 10人读过
-
Bompiani (2015)暂无评分 4人读过
-
Harvill Secker (2015)暂无评分 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Umberto Eco作品大陆版 (Viking)
- 我知道这些书很怪但我爱的难以自拔之二 (Josephine)
- 书海无涯 (佾云)
- 闲着没事读读书(四) (鹿小羽)
- 【刺猬公会阅读史】1-800 (小R_优雅de刺猬)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试刊号的评论:
feed: rss 2.0
6 有用 于是 2017-01-16 13:29:35
这种体量的阴谋论讽刺戏更能让人读到埃科的精辟。
1 有用 失意的孩子 2020-08-10 15:01:40
依旧白嫖。第一次完整看完艾科的书,篇幅不长(实在可惜)却仍然掉满了书袋,不仅是对新闻传播业的一记炮弹,更是炸起了20世纪意大利历史的一堆尘土,在关于墨索里尼与留在后方组织的篇章中,再一次进入那些令人着迷的人名与事件织成的迷雾,人们因真相而死亡,也因真相而获救,试刊号突兀地出现又消失,就像报纸制造的新闻以及它们所制造的记忆一样不过点水一般。
28 有用 Ω 2016-12-29 17:29:53
荒诞且真实,不禁联想到近几年越来越低俗化的新闻媒体,不仅仅再是读者单纯地被媒体所操纵和玩弄而是二者之间相互作用力的结果。这本语言不再晦涩,故事构架也相当简单有趣。
10 有用 nothing传叔 2017-05-18 18:03:52
不是大砖头书就不够埃科。你坐定了,零食摆满了桌子,准备看3个半小时印度歌舞片乐一乐,结果是40分钟的美剧,只有TBB的拉杰扭了几下子。。。
3 有用 看不见的城市 2017-03-07 15:53:34
把这个作为盖棺之作实在是太残念了
0 有用 chllihoo 2023-03-23 21:58:15 湖北
可以看哈哈
0 有用 农村老马子 2023-03-20 21:26:31 安徽
一个阴谋论患者总是会如此心惊胆战:“这堆表象的背后是否藏有大的?”但是在今天,人们根本不会真正地关心这些(可能对此表现出三分钟的兴趣),你我都可能是病态的颅内怀疑论家,也更可能是日子壬。悲剧是不会再有的,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又一个滑稽。
0 有用 Tiramisu 2023-03-11 22:25:37 山东
大段大段的史料串联和猜测有些吃不消 不太适应这种叙述方式 不过能理解作者想表达的主题 就是弄得太复杂了
0 有用 振翼风时势 2023-02-17 08:36:03 天津
专家建议:建议人们都看一看《试刊号》。
0 有用 Walzkana 2023-02-09 13:29:36 重庆
这本书是借阅的,读了一半左右就还回去了……和预期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