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本书以“深描”的物的历史民族志叙事,透过中国第一座水电站石龙坝在百年历史进程中社会生命的载浮载沉,探究在长时段的物质文化实践中大社会的结构变迁、工厂的转型和工人个体命运之间交织互动的复杂关系,深入体察工人群体在卷入现代化洪流中的际遇、认知、渴求、阵痛与选择,从中洞见物象流变背后的心志。本书不仅是对物象变迁的人类学学理剖析,还包含了作者的社会关怀,这是本书研究的内在冲动和主要旨趣。
赵晓荣,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博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博士后,云南民族博物馆副研究馆员。
感谢作者付出的努力,这本书值得一个更高的分
还是中规中矩的历史研究+田野调查报告,所谓历史人类学的味道还是缺失
很有意义的资料收集工作,刨去注水的部分 其实比一个同主题文章内容丰富。
怎么说呢,把这么扎实的东西写得这么抽象。很多历史人类学作品改成同名物史毫无违和感,还不如文学化的物语
关于物的抽象部分还暂未细读 其余部分与其人类学未若野史学
> 更多书评 1篇
> 4人在读
> 23人读过
> 231人想读
订阅关于物以载志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haozii 2023-02-23 18:34:11 北京
感谢作者付出的努力,这本书值得一个更高的分
0 有用 子不语 2021-03-09 17:18:19
还是中规中矩的历史研究+田野调查报告,所谓历史人类学的味道还是缺失
0 有用 Accélération 2025-01-10 19:56:46 陕西
很有意义的资料收集工作,刨去注水的部分 其实比一个同主题文章内容丰富。
0 有用 Zephyr 2025-01-12 17:29:24 上海
怎么说呢,把这么扎实的东西写得这么抽象。很多历史人类学作品改成同名物史毫无违和感,还不如文学化的物语
0 有用 MyssH 2021-10-14 02:04:00
关于物的抽象部分还暂未细读 其余部分与其人类学未若野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