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二) (37°暖)
- 近三百年优秀学位论文编年选辑 (哲夫成城)
- 2016年出版的部分历史书籍 (納蘭逸蕭)
- 近世军事 (托蒂)
- 法学nerd的偏冷读书世界 (李初一)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明前期军事制度研究的评论:
feed: rss 2.0
订阅关于明前期军事制度研究的评论:
feed: rss 2.0
4 有用 文若 2021-02-07 18:23:57
不知道后世会不会出本共和国前期军事制度研究。得国之正的崇高威望往往使最高领导人自认可比神圣,推动一系列管制平民的禁锢政策。“在整个洪武时期,朱元璋对制度建设表现出异常浓厚的兴趣,除了对旧体制尽可能加以改头换面或实质上的反复革新实验,他更关注的是管制每个人,将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纳入为国服务体系,既提高国家榨取民力的效率,又强化国家、社会的运作秩序。”朱元璋的各项政策无一不给后世带来深重的灾难或无穷的... 不知道后世会不会出本共和国前期军事制度研究。得国之正的崇高威望往往使最高领导人自认可比神圣,推动一系列管制平民的禁锢政策。“在整个洪武时期,朱元璋对制度建设表现出异常浓厚的兴趣,除了对旧体制尽可能加以改头换面或实质上的反复革新实验,他更关注的是管制每个人,将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纳入为国服务体系,既提高国家榨取民力的效率,又强化国家、社会的运作秩序。”朱元璋的各项政策无一不给后世带来深重的灾难或无穷的烦恼,而他本人在晚年大起屠戮不与诸公侯“共富贵”,其对权力有着农夫式的朴素占有欲。大都督府之废,其大部分职权并未转至兵部而收归于皇帝,手握军权,故能轻松兴起大狱。随着土木堡之变靖难以来的勋贵一扫而空,明代军事制度彻底走入以文制武的时代。“此时,明代国家与社会的基本面貌已经凝固成型,无从彻底改观了。” (展开)
2 有用 瓜 2023-10-20 06:41:53 德国
很精彩呀,尤其是第二章的人事勾勒和第三章的名目考证,多发前人之未发。但也有可商榷处,如论证胡惟庸案是濠州从军者为主导的勋贵集团对新进官员的胜利,却并未说明新进官员何以占据中书省、御史台与大都督府的所有最高职位。本书关于日台的研究的熟悉程度也稍显逊色,如关于明前期的边镇政策,当参考松本隆晴的相关研究。
51 有用 栗子有毒 2016-07-15 22:00:05
读博论时认为是神作!但恰恰是认为最神之处在书里被删掉了,李先生的某些观点比之前博论时有所后退,现在又彻底告别了明初军政史研究,对于此领域可能是无法弥补的损失,因为就我个人认为李先生对明初史事的了解、史料的把握独步现今的明史学界。明史研究现状可称是刀耕火种的状态。能有这样一个人做研究是大幸。明初研究只服两人:前朝钱谦益,今时李新峰,各有开拓之功,奠基之力。
6 有用 Sayide 2018-01-20 20:29:00
从煌煌五十多万字的《纪事录笺证》到承接超越顾诚、郭红卫所研究体系的《明代卫所政区研究》,再到处处可见辨析考证功夫的此书,李新峰一直执着于一个问题——一个凭藉武力自称高度合法性的强大国家,如何以无比暴虐方式践踏改造社会与个人的方方面面,其制度体系又如何生发于“近现代”传统。有人说他别有所指,是与不是其实都不重要。他在后记中申述告别二十四年的研究领域转向其他自验所学之深浅,其胆识气魄或许根植于军事制度... 从煌煌五十多万字的《纪事录笺证》到承接超越顾诚、郭红卫所研究体系的《明代卫所政区研究》,再到处处可见辨析考证功夫的此书,李新峰一直执着于一个问题——一个凭藉武力自称高度合法性的强大国家,如何以无比暴虐方式践踏改造社会与个人的方方面面,其制度体系又如何生发于“近现代”传统。有人说他别有所指,是与不是其实都不重要。他在后记中申述告别二十四年的研究领域转向其他自验所学之深浅,其胆识气魄或许根植于军事制度史的熔铸。 (展开)
2 有用 东土大唐 2019-06-10 09:47:59
大略翻过。单纯的制度演变梳理过于无趣,须得结合派系关系与时势变动才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