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大批学术教育机构学者、师生被迫向长沙、重庆、昆明等地区迁徙。1940年,因战事趋紧,同济大学师生迁往川南古镇李庄,继之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中国营造学社等机构先后辗转而来,一时间,众多第一流学者和大批珍贵文物古籍汇聚李庄——这个被傅斯年称为“在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
作品以纪实的手法,深沉的情感,酣畅的笔墨,全景再现了在李庄的学者们艰苦卓绝的生活与学术历程,突出刻画了霸气的学人领袖傅斯年,耿介的考古学大师李济,苦心孤诣的建筑学泰斗梁思成,坚忍的诗人林徽因,孤傲的才女游寿,执着学术的董作宾、梁思永等先生的鲜明个性,以及他们面对贫病、匪患甚至死亡威胁,守望相助、穷且弥坚的精神风骨。在中国最艰危的六年,他们不离故国,焚膏继晷,薪传火播,在人文学科领域取得了世界性的荣誉,承续发展了中国文化的命脉。...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大批学术教育机构学者、师生被迫向长沙、重庆、昆明等地区迁徙。1940年,因战事趋紧,同济大学师生迁往川南古镇李庄,继之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中国营造学社等机构先后辗转而来,一时间,众多第一流学者和大批珍贵文物古籍汇聚李庄——这个被傅斯年称为“在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
作品以纪实的手法,深沉的情感,酣畅的笔墨,全景再现了在李庄的学者们艰苦卓绝的生活与学术历程,突出刻画了霸气的学人领袖傅斯年,耿介的考古学大师李济,苦心孤诣的建筑学泰斗梁思成,坚忍的诗人林徽因,孤傲的才女游寿,执着学术的董作宾、梁思永等先生的鲜明个性,以及他们面对贫病、匪患甚至死亡威胁,守望相助、穷且弥坚的精神风骨。在中国最艰危的六年,他们不离故国,焚膏继晷,薪传火播,在人文学科领域取得了世界性的荣誉,承续发展了中国文化的命脉。
作品还着重对“研究院吃人事件”以及傅李冲突、同济校长与教授纷争、国宝被劫案等史事的真相做了细致探查,对其中的人事纠葛、研究院与大学的制度等进行了深刻剖析。同时兼述李庄镇传奇历史、风土人情和当地官僚、士绅在抗战前后不同的人生命运,对多年被掩蔽的人物与事件做了详细的披露,读来令人感怀忆往、嗟叹不已。
那时的先生的创作者
· · · · · ·
-
岳南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岳南,原名岳玉明,山东诸城人,1962年生,先后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研究生班。历任宣传干事、编辑、台湾“清华大学”驻校作家等。
著有《风雪定陵》《复活的军团》等考古纪实文学作品十二部,有英、日、韩、法、德文版出版,海外发行达百万余册。另有《陈寅恪与傅斯年》等传记作品十余部,其中《南渡北归》三部曲在海内外引起轰动,《亚洲周刊》评其为2011年全球华文十大好书之冠,称其展现出全球华人的软实力及不断“向上的力量”。
目录 · · · · · ·
序 章 001
第一章 沦陷与流亡 011
逃出北平_011
清华园结义_016
殷墟考古发掘_022
第二章 南渡自应思往事 035
长沙、长沙_035
今天到了昆明_045
“同大迁川,李庄欢迎”_062
第三章 扬子江头第一古镇 075
三大家族的合纵连横_075
从昆明到李庄_087
“研究院吃人”事件_100
第四章 险象环生的山坳 109
揭开“吃人”的秘密_109
清华校长梅贻琦李庄遇匪_119
史语所被劫案_124
第五章 李庄剿匪记 131
同济校友与兵工制造_131
川南匪患_139
沉尸扬子江_149
第六章 乱离之世 159
金岳霖来到李庄_159
林徽因的病与老金的情_165
傅斯年辞职别重庆_172
第七章 悲伤年代 177
傅斯年上书蒋介石_177
历史深处的又一件隐秘_192
悲情李济_198
第八章 自由中国的心脏 207
李约瑟的李庄之行_207
傅斯年与李济的冲突_219
李霖灿:从圣地归来_240
第九章 国土重光 265
十万青年十万军_265
胜利前后_270
夏鼐被劫案_277
“江南才女”愤而离去_293
第十章 我东曰归,我情依迟 315
波兰籍教授魏特之死_315
同济大学校内纷争_321
校长易人_331
同济归海_338
第十一章 南望北归 347
英辞未拟,惜此离思_347
婚恋,山东人就爱干这种事_355
还都南京_374
第十二章 抉 择 385
再南渡_385
北归故园_388
不思量,自难忘_393
代后记:《南渡北归》的先声之作 413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可能是在1931年,我以宝坻调查回来,微因见到我,哭丧着脸说,她苦恼极了,因为她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怎么办才好。她和我谈话时一点不像妻子对丈夫谈话,却像个小妹妹在请哥哥拿主意。听到这事我半天说不出话,一种无法形容的痛苦紧紧地抓住了我,我感到血液也凝固了,连呼吸都困难。但我感谢徽因,她没有把我当一个傻丈夫,她对我是坦白和信任的。我想了一夜,该怎么办?我问自己,徽因到底和我幸福还是和老金一起幸福?我把自己、老金和徽因三个人反复放在天平上衡量。我觉得尽管自己在文学艺术各方面有一定的修养,但我缺少老金那哲学家的头脑,我认为自己不如老金。于是第二天,我把想了一夜的结论告诉徽因。我说她是自由的,如果她选择了老金,祝愿他们永远幸福。我们都哭了。当徽因把我的话告诉老金时,老金的回答是:‘看来思成是真正爱你的,我不能去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从那次谈话以后,我再没有和微因谈过这件事。因为我知道老金是个说到做到的人。徽因也是个诚实的人。后来,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我们三个人始终是好朋友。我自己在工作上遇到难题也常去请教老金,甚至连我和微因吵架也常要老金来‘伸裁”,因为他总是那么理性,把我们因为情绪激动而搞糊涂的问题分析得一清二楚。”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金岳霖来到李庄_159
喜欢读"那时的先生"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那时的先生"的人也喜欢 · · · · · ·
那时的先生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 条 )

读《那时的先生》随笔

有机会可以去李庄走走

李庄,在风雨坎坷的那一辈人中,只能是回忆了
> 更多书评 10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二) (37°暖)
- ❾书单:守望的精神角落:淘书之乐 (无心恋战)
- 四川研究:田野与文献 (Song)
- 2016 (红皇后)
- 我的传记类电子书 (wizard)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60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那时的先生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烏榜斜風吹絮白 2023-01-10 22:14:38 广西
添油加醋的冷饭一份
0 有用 流浪的疯子 2024-02-06 15:44:25 陕西
中国学者在李庄的艰苦岁月。但是远不如南渡北归看的酣畅淋漓,可略读。
0 有用 独白 2022-03-07 00:41:26
重复南渡北归内容,书信往来等史料较多
0 有用 奀坤 2023-10-07 17:41:31 新疆
231007@新疆
0 有用 may665 2020-03-30 00:10:28
前两年旅行中无意间去过了李庄,只是顺道,走马观花,看了这本书才了解到这样的历史,前半本挺有意思,被梁启超感动,因为看到国家在某些行业的缺失,而引导自己的子女去从事,成为一代宗师。尤其是考古这样的行业,错过一年,不知又有多少无法挽回的损失,但是从事它的人注定一生无名无利,艰难困苦。后半本就变成那些读书人的内斗,比较没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