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扎的帝国:元与明 短评

热门 最新
  • 22 木下天一郎 2016-12-03 11:12:26

    一部优秀的元明通史。叙述式的流畅文风化解了过去通史的枯燥,从生态环境、气候变迁的角度解释元明四百年历史变迁的方法,也可谓将布罗代尔的理论用得炉火纯青。说到文书,大多数人可能会用它来研究经济史和法制史。可是在“物华”一章中,他却能引用日记、抄家记录和文书史料,去描绘明代中后期社会繁华的物质世界。对妇女、家庭的关注,也体现了新文化史的视角与面向。罗威廉的那本还没来得及看,就目前所翻过的其他部来说,这应该是哈佛系列中最好看的一部。

  • 18 南萧亭 2017-05-07 21:26:58

    卜正民叙事功力不错,但全书整体结构最大的意义似乎在于叙事的工巧。作为明史专家他显然对明代的熟悉程度远超过元代,所以书中写元代的笔墨近乎没有。作为同类型的书,《纵乐的困惑》好过这本。

  • 19 殷顽民 2017-05-29 23:43:10

    明史卜正民,清史史景迁,讲故事的本领可谓一时瑜亮

  • 8 江海一蓑翁 2016-12-13 23:46:23

    “哈佛中国史”系列1—5卷当中最为出色的一卷,以气候变化和极具中国文化特质的龙见为线索,从容讲述元明时期的中华帝国的运作生态与面相,将新文化史和社会史的方法运用得炉火纯青,同时写法极具文学性,趣味横生。对于史料的灵活运用和全新的观察角度,都很值得国内史家学习。

  • 6 小护士毒舌猫-虞兮虞兮奈若何 2017-12-30 01:37:53

    看上去包罗万象,读完却有点不解渴,有点学术洋八股的感觉。

  • 2 #暗蓝# 2016-11-26 11:12:38

    可能是这套书里最好的一本。充分展开,收放自如,行文也很有趣。

  • 3 成知默 2019-11-05 15:35:07

    2019133:虽元明并列,但明朝的篇幅要远远大于元朝的,卜正民擅于说书式的讲故事手法来讲历史,尤其“物华”“南海”等章节以某个人物的个人经历串起大的时代,以小观大,小的切口下有包孕丰富的时代的横截面。以“龙见”“九渊”等灾异现象来写历史算是有独到之处,却太过于浮皮潦草,作者虽然提到灾异意味着被扰乱的宇宙秩序,然而却忽视了具有悠久传统的天象与谶纬之说,竟少提及时人如何理解、诠释、应对天象的变化。“物华”一章通过籍没册、分单阄书、日记、账薄来写文物及文物市场,确是巧妙。“南海”一章更是将其明朝置于“南海世界经济体”的视角下考察,在政治变迁、南方涛动、海上扩张的背景下,明朝何以融入不断发展的全球贸易网络,并成为单一全球经济体雏形的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力量,作者做出了较为详尽的解答。

  • 7 南曦 2019-03-21 10:00:45

    《哈佛中帝史》里的这一本与其说是史学专著,不如说是披着历史外衣的玄幻文学,文学性压倒史学性,而且气象学和环境决定论放在开篇,结尾刻意呼应,宛如一部形式严谨的戏剧,我不太赞成这种以文本精致的形式主义消解元明史本身精神内核的浪漫主义论史方式,这往下有可能沦为玄学、自然主义和萨满教,还有虚无宿命论、机械宇宙论。另外,结论中对元朝过分褒奖了,去看看元杂剧,就知道元朝的征税制度事实上就是纵容贪赃枉法和搜刮基层、扶植地方垄断割据恶霸,破坏农业生产。元朝殖民者未能根本意义上理解农耕制度,不管皇位继承是否混乱,殖民都不可能长久。

  • 4 慢慢走 2018-05-12 09:12:22

    灾害那段可以作为资料,沿海渔民的生活状态确实在一定程度凸显了晚明人口的缺陷。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留意为什么明王朝能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下来的?这里面大有学问。相比崩溃的原因,旧制度的合理性更值得探索。

  • 2 自娱者小五 2018-01-09 21:26:30

    少数由环境史观主导的作品,讲龙见,以“渊”作为手尾,写作手法似乎比起前四册生动些,穿插了很多个人的小故事来做佐证。可这种写法反而不适合我这类读者,很失望,我觉得最应该单独成一册的就是元和明,尤其是后者,原本非常期待这种类大历史观如何剖析明代这个社会,军事,文化,经济储备都处于巅峰,但却隐隐有些“丧”,不像唐丰盛,又不像宋儒雅的奇葩朝代,结果…流于细微又太过零散。说句大概没意思的话,我还是喜欢万历十五年。

  • 1 优游卒岁 2019-09-01 12:27:44

    将元明纳入一卷来论述很有想法,认真想想,两者相似处甚多;从气候入手来讨论灾难对历史进程的影响,也很有意思,这正是目前所欠缺的。卜正民在此卷中,进入他最为拿手的情景之中,写得很有激情,也很有趣。

  • 1 Shirleysays 2016-12-18 08:38:55

    如果卜正民写部中国通史,一定好看!

  • 1 见识城邦 2016-10-11 11:33:27

    哈佛中国史第5卷,哈佛大学出版社典范之作,代表50年来世界中国史研究的全新成果,多卷本中国史的黄金标准,国际著名汉学家卜正民倾10年之功主编。卜正民新作,首次从气候与环境导致政治变迁解读元明历史兴衰,全球史视野、跨学科跨领域的元明新史。元明史专家商传、张帆、李新峰、孙竞昊、方骏联袂推荐!

  • 1 夜眼陳 2020-06-24 23:52:35

    卜正民在書中為元明時代提出了名為「九淵」的時代。所謂「淵」也者,概為水旱饑疫等多重災害同時併發的荒期。我認為卜氏描述環境問題對元明政府歷史發展所構成的壓力是全書最具價值的部分。恰巧現在我們正活在瘟疫、水災、蝗災多重複合的時代,身於此淵察看彼淵實教人有點耐人尋味。 作為通史類書籍,卜氏嘗時從觀念、環境、世界經濟、器物史等角度來進行書寫實為本書一大特色。 另一方面,卜氏偶爾亦會犯下一些驚人的錯誤。比如開中法始予景泰年間。又比如嘉靖皇帝死於隆慶元年。名氣偌大,識見不俗,卻栽於史實以及年號這類問題上,真令人意外。

  • 1 流惜子 2018-08-07 23:53:42

    明朝灭亡的偶然性因素远多于必然性

  • 1 山毛榉 2019-04-09 21:58:20

    不知道这本书是什么时候写的,总之我读的时候气候这个因素的讨论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大概作者是最先提到的?因此得到盛誉。个人觉得这本书看下来并没有太多惊喜,只觉得就是从外国人的视角看一看中国历史吧。

  • 1 Robin 2018-04-09 13:18:44

    明朝的野蛮与退化与蒙元有很大关系,但是明的灭亡也很令人惋惜,天灾、大寒、民变、外战,内外交困。各种龙见是个什么鬼?难道真的有龙?

  • 1 STARFISH 2020-05-12 15:22:49

    蛮别出心裁的感觉,米开朗基罗竟然被要求堆巨型雪人哈哈哈哈~也阐明了黑死病8大可能是蒙古人传过去额~66666666

  • 0 马大象 2019-02-12 14:29:43

    【藏书阁打卡】元明这部读下来比较有收获的就是作者从一些我们所熟悉的政治军事民族关系这些之外的维度去看元明发展,比如生态史、中外贸易史等。特别是所谓“九渊”的九次大的自然灾害,对于理解当时社会其他方面的政策及冲突都非常有帮助。同时,将元明帝国放在整个世界文明体系内,特别是经济上的交流,以及与之相伴宗教、科技、文化上的交流,都让这个王朝和以往任何一个中原文明都不一样。读明史的切入点太多了,史料也是多如牛毛,选择自己有兴趣的点去涉猎就可以了。

  • 0 [已注销] 2017-03-23 18:42:55

    明的比重比元大所以有点不过瘾(没办法谁让人家时间长)。有些部分结论下的匆匆,感觉作者脑子里很多reasoning的步骤都没来得及展开。感觉考完LSAT之后看中文书的速度都翻倍了啊,有点找到像看漫画一样扫书的感觉了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