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室交易 短评

热门 最新
  • 22 阅后即焚 2016-09-11 21:14:21

    本书最大的意义在于祛魅,作者用实证表明:茶室交易中同性恋的占比低于异性恋;茶室交易中青少年才是最可怕的闯入者;茶室交易中,如果异性恋没有发出明确暗示,完全不必担心自己被骚扰……所有的一切都指向警察管控是否具备合法性与合理性,旁观者是否能挥着道德的大旗来惩戒这群交易人?这本书至今仍深具现实意义。

  • 9 死透气了 2021-02-25 22:21:08

    在美国读书时读过若干英文章节并在自己教的研究方法课上选用过相关章节。上学期的本科生课上向学生提到这本书,结果学生在课堂上手机搜索,发现已经有了繁体中文版。这次买来此书,花一小时快速翻过,深感此书仍是研究方法课的必读材料。

  • 7 兰台 2017-07-27 16:36:52

    当年质化方法课的第一周读物,相比于著作内容,作者的伦理问题以及人生走向更是课堂上争论的焦点。还记得阳姐点到我的随机提问:Humphreys到底伤害了谁……

  • 5 撑洋伞的Mr. 2021-06-22 18:45:31

    作者韩菲瑞斯在进行这项研究的时候还有妻子,1974年公开出柜,不知是不是也受到了自己本身研究的影响。“茶室”这一场所的产生又是否与社会本身的观念有关,是不是社会本身对同性恋者的排斥更刺激了这类场所的诞生。作者调查方法引起的伦理上的争论更是引起了对社会学本身的思考。

  • 2 阿九冻蒜 2021-09-10 09:14:54

    “推动社会性别教育,尊重多元性别实践”于我国尤其刻不容缓。

  • 1 正始燕麦露 2020-11-15 11:15:13

    翻译相当好!书虽然早,仍与现实关系相始终。

  • 0 萧隐 2021-02-16 16:19:18

    主要还是比较有社会学意义吧,相对缺少文化和心理层面的反思。吸引人的更多是题材,特别对于我们这类人来说,内容其实就很平实无华了。就深度而言,感觉和李银河的《同性恋亚文化研究》差不多。 我本期待作者会以直男的身份,剖析出另一个视角的《孽子》:为什么要(只)在厕所进行茶室交易;为什么在网络发达、有同志浴室、同志酒吧的今天,鸟洞现象仍然在全国各地出现;公厕在现代社会文化中扮演了怎样一个角色……可惜有碍于成书年代,本书并没能给我一个满意的答案。

  • 0 梵高的右耳 2022-03-30 16:01:14

    必须给五星,虽然看到后面,前面一些东西忘了

  • 0 波西米亚花🌈 2022-03-17 11:12:09

    好的,这本书深深的影响了我,而我为阅读这本书太晚而感到深深的遗憾。

  • 1 海风 2024-02-19 20:47:58 中国香港

    课程reading。一看评论发现一堆课友哈哈。作者求助“友善的警员”和电信公司信息,查询报道人的汽车在登记州的资料、通讯录,来获取姓名、地址和婚姻状况,用健康问卷调查员的身份去调查,谁看了不说一句你们通讯录可真刑啊。换位思考一下,要是某已婚男一天刚去公厕经历四次高潮转头收到一位研究者说要跟你进行口语沟通,估计心理素质不好的立马心肌梗死了。 作者也是个奇人:进过局子,做过牧师,曾是顺直男还有老婆。做牧师时教区有许多男同向他咨询,期间妻子还参与协助。学术会议上公开出柜。最后死于肺癌。 虽然伦理是进化的,且充满矛盾冲突,但还是不认可作者行径。学者有义务去研究偏差行为,填补领域空白。但被研究者同样有理由对一切知情,且有权利对自己见不得人的小癖好保持沉默。学术贡献不该成为欺伪的借口。

  • 0 优质梦游者 2024-01-22 05:15:32 江苏

    复现研究过程太好

  • 0 不爱吃零食 2024-02-11 09:39:26 美国

    一个非常大胆的作者,老师说当年这本书让st louis的整个社会学系都shut down了(因为这个学生做了很多不符合研究伦理的事情)。这种事情还是要在没有IRB的其他地方做嗯嗯。但我觉得研究公共场合性行为是很必要的啊,虽然这样的研究很多会跨过很多所谓研究伦理的边界就是了。

  • 1 喂你排骨藕汤 2022-07-15 23:33:06

    淘宝有卖的,还行吧,当故事看,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公园的茶室什么时候人最多,以及偏远的厕所的选择,高速路口的茶室,因为上下班经过,大家下班就去玩一玩,然后开车回家。

  • 0 国一划水运动员 2022-06-18 22:59:50

    物极必反,人必须要有可以释放的渠道否则就会产生偏差。

  • 0 SiyuanDr. 2023-08-11 21:12:21 云南

    可及性、不可见性、多样性与非个人性的特点促使“茶室邂逅”成为一群男性满足性趣的契机。在相对远离人群且交通便利的公厕内,依托建筑设施特点和把风者的角色,这群男性通过肢体动作、眼神交流、位置变动等一系列静默无声的方式相互传递信息并确认彼此身份。这套互动模式不仅保护了参与者的隐私与安全,也使得茶室的“闯入者”得以免除骚扰:若进入室内的男性并未发出信号,就不会被当成潜在的欲望对象。当把视线挪移至参与者的整体生活时竟可发现,一部分人会通过严格的形象管理与偏向保守的思想观念来保护自我,这套“正义的护胸甲”是他们回应隐秘行为所暗含的巨大风险的策略。讽刺的是,同志绝非这场游戏仅有的玩家,已婚直男亦是主要参与者。 而当再度回眸本研究所诱发的伦理争议时,问题的答案仍旧模糊。田野调查的红线究竟应画在何处?

  • 0 工具理性人 2023-05-22 20:06:19 广东

    后记没读完,但基本信息饱和,就到这吧

  • 0 洛水湛湛 2023-11-25 00:39:16 内蒙古

    方法范式存在争议但主题内容完成度很高的研究,研究路径的取用确实是值得去反思的。

  • 1 啊啊啊啊啊呆 2023-04-30 00:45:02 湖北

    最令我震撼得无疑是正义的护胸甲一节,我想说社会便是放大版的茶室,哪怕秘密偏差行为会存在,可令自我遵从乃至令他人尊敬的表演也在如实上演着。智者之伟大就在于是否能看破外在表演与私密表演之间的区别,因为人总有护胸甲之说,其引之谓正义。

  • 0 激流浑浊世涛 2023-05-05 14:28:06 湖北

    大二就该读的,方法出的问题只有做了才能发现

  • 0 翼犀稀 2023-06-06 17:10:06 浙江

    的确是非常优秀的社会学作品,但是就如同后篇所言,这样的研究最后导致的结果究竟是好的还是坏的?很多内容其实是加剧了刻板印象,同时将隐藏在背后的偏差性行为直接展现在大众眼前,最后的结果是否会更坏? 作为学术研究作品,本身韩菲瑞斯的研究方法与范式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包括其对于茶室行为的分类、背后逻辑的分析都很有条理。 主要涉及到伦理问题,这使得该研究存在大量争议,不过至少也是一种科普?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