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匈奴,一个崇拜狼的草原游牧民族,它的金戈铁马曽深深地震撼了欧亚大陆,却在最辉煌的时候突然消失……《最后一个匈奴》是著名作家高建群的代表作,是一部高原史诗,再现了陕北这块匈奴留下深深足迹的特殊地域的世纪史,谱写了三个家族两代人波澜壮阔的人生传奇。本书自出版以来行销超过100万册,作者因此与贾平凹、陈忠实并称为“陕军东征的三驾马车”。
最后一个匈奴的创作者
· · · · · ·
-
高建群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高建群,西安市临潼区人,当代著名作家,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主要代表作有《最后一个匈奴》《大平原》《统万城》《遥远的白房子》等。他被誉为当代文坛难得的具有崇高感和理想主义的写作者,浪漫派文学最后的骑士,引发中国文坛的“陕军东征”现象。
原文摘录 · · · · · ·
-
人世间,总是乡情最浓,那山,那水,那破旧不堪的窑洞,那衣衫褴褛的母亲,那足以引起你童年回忆的每一件物什,它们都带给你一份情感,使你真诚、崇高和善良。而作为游子来说,当他在险恶的世界上游历的时候,他明白,有一处地方,永远在他的世界上存在着,那就是故乡,无论他在外边,闹成了天大的世事,或者在外边,一败涂地,头破血流,当他推开吴儿堡那破旧的柴扉,总有滚滚的米汤,灼热的石板炕和亲人的笑脸。你再外边或荣或辱,那是你的事,他们不问这个,他们永远认为你是对的,他们唯一做的事情,就是爱你,无条件地爱你。哦,假如动荡的世界上还有一块固定的、永恒不变的东西的话,那就是乡情。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40页 -
当我们以释然的宽容的态度回溯那隐现于远处的人类的昨日的时候,我们看到看人类因为超越自己、实现自己、释放自身能量而惊醒的苦苦挣扎,我们听到了英国哲学家培根那“万物不达其位,则狂奔突撞,既达其位,则沉静自安”的话。目光浅近的人看不见这些,他们将压制人才的责任归咎于时代,他们忘记了司马迁在《贾谊论》中所发出的感慨,他们忘记了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所说的“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这些话。其实,任何时代都埋没人才,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人类最大的不幸和痛苦,也许就在于它不能在有限的生命过程中最充分地完成自己。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只有在未来的理想社会实现的时候,每个人的个性才能得到最大的自由发挥,而这种发展,便成为理想社会到来的最重要标志之一。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67页
最后一个匈奴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7 条 )

意淫小说在革命题历史材上的发展
中国有比较长的意淫小说史,穷屌丝董永和七仙女的神话故事 是其鼻祖,后世蒲松龄又发展出狐仙爱上穷书生的边缘爱情故事,到了武侠小说盛行的年代, 金庸笔下老实木讷的正人君子又成了绝色佳人争风吃醋的香馍馍,近年流行的官场小说也有如此模式。(此处重点参考了大众公会:中...
(展开)


轩辕本土上流浪的匈奴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陕北,一个记忆中类似居住过的地方。年幼时朦胧的记忆中,他留给我的是逢年过节社火集市上舞动的旱船和花伞,还有老汉婆姨浓墨重彩勾勒的俊俏脸蛋。这一切,致使我对〈最后一个匈奴〉中描写的轩辕本土中“圣人布道此处偏遗漏”,有着更为深切的感受。那里的人狭隘中透着不... (展开)
六月的黄河十二月的风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原文系陕西现当代作家的选修课作业,2014年写的,原发在15言上。版权什么无所谓了,这种东西谁好意思抄,因为它的副标题是!“浅谈《最后一个匈奴》中九次性-交的作用和内涵”。而且也没写完……) (在2018年突然想起来,翻了一看,妈妈我以前咋这么会胡说八道,留在豆瓣做... (展开)> 更多书评 37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9 )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06)7.2分 1330人读过
-
作家出版社 (2006)7.5分 231人读过
-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2)7.6分 91人读过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0)6.8分 6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1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最后一个匈奴的评论:
feed: rss 2.0
8 有用 NXNXNX 2023-12-31 11:12:21 上海
一个一开始就宣称自己的作品是史诗和纪念碑的作家是没办法完成真实地记录的,从前言开始就透露出一股子的中年男人的油腻和傲慢,语言口语化也没啥,但加上啰嗦就完蛋
0 有用 大上海舞厅头牌 2024-10-06 11:05:20 陕西
神经病
2 有用 天下第一波刘波 2022-01-07 15:16:07
书名只是一个书名 作者是陕西作家,但和贾平凹还有路瑶的路数又不一样。 全文阅读性还可以,只要跳过每节中间那些要表现“正确”的东西。 横跨19世纪末到改革开放后期,整体体现出政治正确。每到情深处遍一笔带过,或许是写了也没了又或者写了发不出来再或者没敢写。 场面不够宏伟,深度又没法发挥,广度又就那几个人,虽说最后的弥补上了,大家都联系上了,最后也实现了三代男主逆袭女神的结尾。 但总觉得花了两个整天的时... 书名只是一个书名 作者是陕西作家,但和贾平凹还有路瑶的路数又不一样。 全文阅读性还可以,只要跳过每节中间那些要表现“正确”的东西。 横跨19世纪末到改革开放后期,整体体现出政治正确。每到情深处遍一笔带过,或许是写了也没了又或者写了发不出来再或者没敢写。 场面不够宏伟,深度又没法发挥,广度又就那几个人,虽说最后的弥补上了,大家都联系上了,最后也实现了三代男主逆袭女神的结尾。 但总觉得花了两个整天的时间看完这本书,不值。 ps封城第14天。 (展开)
12 有用 寻帆 2023-06-20 17:39:27 内蒙古
三星不能再多了!作为落选茅盾文学奖作品,一点都不冤,旁征博引史料,啰嗦不尽的议论和抒情,本意想把小说变成史诗,结果适得其反,没有增加多少厚重感,反而有了显而易见的献媚。党史的穿插又点到为止,轻飘飘的,让宏大叙事的野心浮于表面,空心菜一样,随着阅读的深入,层层剥开,发现空空如也。
0 有用 瑾瑜与我 2024-08-07 16:41:25 湖北
有可读性,但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