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尔斯直觉心理学》的原文摘录

  • 科学就是一部学习怎样不被愚弄的历史。 (查看原文)
    尔苏西 1赞 2011-04-08 23:23:36
    —— 引自第10页
  • 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如闻到气味、尝到滋味、看到颜色、听到声音等。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人类低级的认识水平。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由多种感觉器官联合活动的结果,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因此知觉多半是各种感觉的统合,并且包括着当时的心情、期盼以及过去的经验与学得的知识,所以知觉是纯心理性的,对于同一种引起知觉的刺激情境,表现在每个人的知觉判断上,将会有很大的个别差异。 (查看原文)
    尔苏西 2011-05-07 07:43:20
    —— 引自第5页
  • 迈克尔 加扎尼加总结左脑是一个"解释者",它不断地构建理论使我们的行为合理化。我们人类有一个快速构建意义的工具。 (查看原文)
    尔苏西 2011-05-07 07:51:47
    —— 引自第20页
  • 除非操作非常熟练达到自动化,否则两种任务都需要有意注意,而有意注意只能在某一时间注意到一个方面。意识使我们注意力集中。如果说时间的存在是为了防止每件事同时发生,那么“意识”就是防止我们在同一时间想更多事的自然方法。 (查看原文)
    尔苏西 2011-05-07 07:53:36
    —— 引自第24页
  • 在一个著名的实验里,实验程序要求被试一只耳朵里听到存在歧义的句子,如“我站在bank(在英语里既指“银行”,又指“河岸”)边”,同时另一只非追随耳里在播放一个与bank相关的单词,比如“河”或者“钱”,被试不会有意识地听到这两个单词。实验结果显示,这两个单词干扰了你对整个句子的理解。一个思维,甚至是意识外的思维,都会影响另一个思维或行动,这就是“启动实验”。 启动实验发现了启动效应的存在。“启动效应”指的是“对某种刺激的加工由于先前经历了对同一刺激或类似刺激的加工而得到促进”的现象。它与迁移现象十分类似,但测量单位却更加具体。 (查看原文)
    尔苏西 2011-05-07 07:58:56
    —— 引自第26页
  • 在我们警惕的大脑里,许多日常活动以并行方式进行着:自动化作用、内隐记忆,偶尔也表现有意识的言语。我们经常说“淡淡的思维或不经意的思维”,这种无疑是加工被认为只需“常规思维努力的1/4”。 (查看原文)
    尔苏西 2011-05-07 19:15:45
    —— 引自第29页
  • 微笑是世界性的,因为没有一种文化里的人是通过愁眉来表达快乐的。 我们瞬时的直觉是一种非常有进化意义的潜能。 (查看原文)
    尔苏西 2011-05-17 22:16:37
    —— 引自第33页
  • 实验证明,我们的直觉在理解朋友的想法时是最准确的,但对陌生人却不行。 (查看原文)
    尔苏西 2011-05-17 22:21:23
    —— 引自第42页
  • 也许,你在对某人产生积极的或者消极的直觉反应时,这个人让你回想起其他人了。 (查看原文)
    尔苏西 1赞 2011-05-18 07:23:42
    —— 引自第52页
  • 创造力的五因素模型: 第一个因素是专业知识技能。我们通过积累获得越多的知识和印象,就有越多的机会创造性地构建大厦。 第二个因素是想象能力。创造的瞬间使我们以新视角来看待新事物、认识模式、产生联系。 第三个因素是冒险特质。斯腾伯格和洛巴特在他们围绕创造性主题的书——《不同凡响》中总结到:有创造性的人在克服困难时喜欢冒险,有耐心,寻找新的体验。 第四个因素是内部动机。如果工作本身带来乐趣、享受感、满意感和挑战性,那么受这种动机激励的人最具有创造性。在现实世界中,有创造性的人更少注意外部动机,像能否赚钱、给别人的印象如何、是否能满足要求,他们更多的是注重能带来愉快和挑战的内部动机。 第五个因素是创造性的环境。新奇的、有价值的想法经常受环境的激发、支持和净化。最著名的科学家或发明者很少是孤独的天才,他们都受其他人的指导、挑战、支持,许多人都需要有与他人合作的情商。 (查看原文)
    尔苏西 1赞 2011-05-18 07:26:11
    —— 引自第57页
  • 高估别人对我们观点的赞成度,这种现象被称为“虚假的普遍性”。如果我们处于这种状态下,我们会假定其他人也将这样想,认为别人和自己是一致的。我们怎样知觉他人,反映的是我们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如果我们在一次任务中表现不佳,我们就会认为这种过失很平常,以使自己安心。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撒谎过后,这个撒谎者开始认为其他人也像他一样不诚实,“是的,我撒谎了,但是其他人不也如此吗?”那些吸烟或欺骗配偶,逃税的人常会高估跟我们有同样做法的人的数量。情色杂志《阁楼》杂志(Penthouse)的出版商鲍勃在评论一个国家级调查时,说明了这种“虚假的普遍性”:83%的成年人报告过去没有或只有1个性伴侣,“这简直有点无耻和不可想象,我认为这些人平均1年有5个性伴侣!” 虚假普遍性之所以会出现,部分是以为内我们缺乏其他信息,所以便把我们的认识和反应强加给别人。 “虚假普遍性”导致人们很容易高估相对很少发生的负面行为。 那些过量饮酒,但驾车使用安全带的人,会高估酒后驾车司机的数量(虚假普遍性),会低估安全带使用的普遍性(虚假的独特性)。 (查看原文)
    Henrietta 1赞 2012-01-26 00:02:42
    —— 引自第8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