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一片山水就是一片心灵的世界,一朵水仙也能映照出画家的魂灵。宋元以来文人论山水画,多不会把它当成观赏的风景。形式本身只是引子,可以导入到画家丰富的内心世界。缘此,这本关于中国绘画的小书,也不是对于中国传统绘画的鉴赏,而是想通过它的外在形式,走到绘画的背后,去揣摩那里深藏的画家心灵隐微,那些曾经感动过画家的幽深生命体验。全书文字优美,意境高远,字里行间表现出作者横溢的才气及深刻的人文情怀。
生命清供(第二版)的创作者
· · · · · ·
-
朱良志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朱良志,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高级研究员。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艺术的研究,尤长于中国传统哲学和艺术关系的分析,并注意从艺术中剔发中国人的人生智慧。出版有《石涛研究》《八大山人研究》《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真水无香》《中国美学十五讲》《南画十六观》等著作。
目录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石涛说:“呕血十斗,不如啮雪一团。”这话可以说是这位独创派大师一生绘画实践的总结。呕血十斗,是技巧上的追求;啮雪一团,是精神上的超升。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反复琢磨,以期达到技巧的完足。技巧当然是作画的基础,但一个有创造的画家不能仅停留在技巧的追求上,而应超越技巧,由技而进于道。因为中国画强调的是“心印”,绘画的空间形态是心灵的显现。绘画不光靠“学”,还要靠“养”。绘画成功的关键因素不是知识,而是智慧,是独特的精神境界。所以,养得一片宽快悦适的心灵,就像石涛所说的吞下一团洁白的雪,以冰雪的心灵——毫无尘染的高旷澄明之心——去作画,才能自创佳构。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引子 -
其实,中国的闪回画就是在一种【云烟】的游戏,山水家主要是在画这世界,不是要画出他的外在表象,而是要画出隐藏在山水背后的气化氤氲的精神,画出山水活的灵魂来。画家画山水不是用眼睛去看山水,这山高,那山低,这水长,那水短,而是要深入到这气化的世界中去,与这个气化的世界相浮沉,卷舒苍翠,吞吐大荒,画画就是宣导天地之气。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69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朱良志作品系列(共3册),
这套丛书还有
《曲院风荷》《顽石的风流》
。
喜欢读"生命清供(第二版)"的人也喜欢 · · · · · ·
生命清供(第二版)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 条 )

一些不严谨但重要的唠叨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朱良志老师对我理解中国艺术和哲学,甚至是人生的帮助太大了。永远忘不了三年前的某个午后写了仨小时论文,穿过几棵夏天的大树,激动地跑到宿舍楼下的池塘边跟好友聊天,说要继续读博并把研究此课题(中国美学)作为终生的事业。 我对写论文和博士学位没有兴趣,甚至可以说是很... (展开)
中国文人画总是在避世、厌世中实现自我?
朱老师在书中说古人,又似乎在说现世,文字很美,品读很诗意,但读下来多少有些惆怅,又感觉这惆怅都延续千年了。中国文人画总是在避世、厌世中实现自我?中国的美,一定要在世外?我们怎么去发现隐藏在千万中国传统艺术品中人性的光辉之美?
(展开)

> 更多书评 8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8.4分 262人读过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7.8分 94人读过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8)8.9分 82人读过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7.8分 7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 中华书局2016年9-10月新书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 朱良志 (斌斌)
- 我最爱的图书
- 基础教育阅读目录 (天真怪才)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9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生命清供(第二版)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Es muss sein. 2022-10-22 21:19:12 江苏
没读完,但画的确实不错,文字也很好
0 有用 金草乙IV 2020-11-22 09:24:04
不过是一世浮梦。
0 有用 柠檬盐龙舌兰 2022-03-29 00:20:30
禅,悟,心境。
0 有用 林殳 2024-01-19 14:00:42 湖南
看的过程中一直觉得自己真没文化。
0 有用 彩色铅笔 2023-08-02 18:23:01 北京
书的印刷质量挺好的,里面的图都很清晰,作者引用的诗文都很美,但看完书对我品鉴国画的帮助不算大,也就感受一下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