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设计》的原文摘录

  • -如果你想吸引和保持学习者的注意力,你需要与他们进行多维度的交流,包括情感上的、不受控制的大脑(大象)、受控制的大脑(骑象人) -吸引注意力和保持注意力是不一样的。请确保用来吸引注意的工具是与所学习的内容具有内在的联系。如果没有,那么它可能会导致学习者的注意力分散, 并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吸引学习者注意力的方式包括讲故事、情感共鸣、増加紧迫感、设计惊奇和有趣的迷题社会互动和视觉效果能够解决不少吸引和保持注意力的问题。 -竟争和外在性奖励可有效地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但它们几乎也同样会对内在学习动机产生负面影响,使学习者偏离真正的学习目标。最好避免使用它们如果非要使用,请小心谨慎。 (查看原文)
    mon chat 3赞 2020-09-03 19:19:09
    —— 引自章节:第5章怎样获得关注92
  • 外显记忆:你知道自己知道什么 这个是长期记忆中可以被提取的东西。 内隐记忆:你并不知道自己知道什么 你可能知道这些信息,但是对具体的信息的细节还是不够了解。 混乱记忆:认为自己知道什么 当你试图去使用一些你认为熟悉的知识时,才发现自己的知识是不完整的。 (查看原文)
    初玉 2赞 2017-12-28 11:52:02
    —— 引自第81页
  • -人的记忆依赖于编码和检索,所以学习体验设计者需要思考如何让学习内容进入学习者的长期记亿系统,同时也要考虑方便学习者之后进行检索。 -学习者往往被大量的信息包围着,所以,学习内容应该具有某种意义,并能够吸引学习者的注意力。 -学习者面对单调的刺激会熟视无睹,所以学习体验设计要避免陷入无变化的重复。 -工作记忆有其局限性,当信息流变多变大时很容易压垮初学者。对信息流进行限定或者组块化,使其更易于管理。 -人们保留在工作记忆里的信息,只是出于某种目的,一且该目的得到满足,通常会马上遗忘掉这些信息。应要求学习者使用这些信息完成某些任务,使信息能够得到更长时间的保留,并希望这些信息能够进入长期记忆系统。 -长期记忆的组织形式影响学习者检索信息的能力。如果有一个丰富的情境和多种关联方式,这些信息将会更容易检索到。 -学习过程中的情绪环境如果能够与检索过程中的情绪环境相匹配,那么,学习者将能够更有效地使用所学习到的信息。 -充分利用学习者的心理框架来叙述故事,以故事形式组织信息,能够比其他方式更容易让学习者吸收。 -机械性重复和死记硬背能够将信息进行编码,并存储到长期记忆中,但这有定的局限性。这个过程对于学习者来说是一个沉闷无聊的过程,并且无法为学习者提供多重的检索方式。 -我们拥有许多不同的记忆类型,利用多种不同的记忆类型可以提高信息保留时间,或者减少记忆压力。 (查看原文)
    mon chat 1赞 2020-09-01 19:00:04
  • 最近我一直在一个故事网站(www.storywonk.com)听故事播客(podcast),我体会到,他们不断制作这些故事播客的原因之一是,即使他们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人物,但在故事里,他们就是英雄。 我一直在思考与之相关的学习体验设计。我们通常的学习活动是为观众"学习者"所设计,但其实每个学习者都是自己学习旅途中的英雄,我们要确保他们在学习中拥有一切所需即可。 在本书的最后,希望引用凯西•西安娜(Kathy Sierra)的一句话作为结束语,她是一名学习体验设计者,对我影响深远: 快乐的玩耍总比无聊的任务更有趣。知道越多,喜悦越多;做到越多,快乐越多;帮助他人做到越多,幸福就会更多 (查看原文)
    熊啾啾 2014-02-10 10:47:45
    —— 引自第182页
  • 学习体验就像是经历一段旅程。 (查看原文)
    溪边树 2015-05-25 08:41:25
    —— 引自第1页
  • 一个人要想在学习上获得成功,将会涉及一大堆复杂的因素。 (查看原文)
    溪边树 2015-05-25 08:41:25
    —— 引自第1页
  • 信息是学习者能够有效执行的必备条件。 (查看原文)
    溪边树 2015-05-25 08:41:25
    —— 引自第1页
  • 产生动机差距的原因: -没有真正认同其学习的结果或目标 -认为学习目标真的没什么意义 -由于焦虑或处于对变化的忧虑 -心烦意乱或分心 -只是不愿意努力 -缺乏引导自身成功的规则 (查看原文)
    溪边树 2015-05-25 08:41:25
    —— 引自第1页
  • 决策影响人们的行为,例如,你愿意事无巨细地为你的学习者进行考虑吗? (查看原文)
    溪边树 2015-05-25 08:41:25
    —— 引自第1页
  • 无论学习体验质量如何,学习积极性高的学习者都能有效地进行学习。同样,即使是最好的老师,也没有办法让无心向学的人进行学习。但是,对学习者的态度和动机了解得越多,就越有可能设计出优良的学习体验。 你要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你的学习者想要什么。 (查看原文)
    溪边树 2015-05-25 12:27:18
    —— 引自第20页
  • “我该做什么” “嗨cool” “解决问题” “必修课” “分心发散” “害怕变化” 共性:“我可以得到什么”“目的-通过学习提升自己” 内在动机VS外在动机 学习类型 取决于学习主题和情景 动机主要取决于不同的环境; (查看原文)
    溪边树 2015-05-25 12:27:18
    —— 引自第20页
  • 常规活动或挑战-解决自身问题; 使学习者成为自己的老师 (查看原文)
    溪边树 2015-05-25 12:27:18
    —— 引自第20页
  • 转变心态,尽量增加内在动机; 寻找痛点; 避免太多空泛的理论和背景知识; 利用有趣的诱导性问题,唤醒内在动机。 (查看原文)
    溪边树 2015-05-25 12:27:18
    —— 引自第20页
  • 利用他们现有的知识; 早起给学习者一些甜头; 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查看原文)
    溪边树 2015-05-25 12:27:18
    —— 引自第20页
  • -成功的学习体验并不仅仅是使学习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更应让他们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做更多的事情。 -有些时候,学习者的主要差距在于知识层面,更多时候知识和信息是次要问题,主要问题是应培养学习者的技能。 -使用一个问句来认识技能差距:“不通过任何训练学习者能直接成为专家吗? 如果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你就能确定学习者需要的是培养和训练这些技能。 -需要思考学习者的动机和态度。如果他们知道如何达到学习成功,那么是否有其他原因导致他们没有成功? 改变是困难的,因为学习者可能有根深蒂固的模式,他们必须先学会忘记固有的知识,并且你得明白,这是变化过程的一部分。 -必须有支持学习者的环境。只有较少的人能够成功,如果他们遇到阻碍时,他们会运用所学习到的东西解决它。 -有时,不是学习问题,而是沟通问题,包括沟通方向或领导能力。认识到这点, 能少走很多弯路。 (查看原文)
    mon chat 2020-08-31 18:39:01
    —— 引自章节:第1章从哪里开始1
  • -应该深入了解你的学习者,不仅要知道他们一些表面的资料,而且要了解他们的动机、喜好、技能水平以及对于学习的价值观。 -针对不同水平的学习者,要分别组长和设计教学。对新的学习者提供更多有组织的知识结构,对有经验的学习者提供更多的资源和自主性。 -不仅要向学习者传授信息,还需要帮助他们建设和组织自身的信息框架。 -学习体验当中应当进行充分的双向交流,这样你オ能够了解学习者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 -学习理论无法帮助你,你需要花尽可能多的时间与学习者相处,了解他们,及早对他们进行测试,得到他们的反馈。 (查看原文)
    mon chat 2020-08-31 18:40:38
    —— 引自章节:第2章谁是你的学习者20
  • -使用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和“如果他们不了解,会发生什么糟糕的事情?”来发现学习的真正原因。 -在提供解决方案前清楚定义实际存在的问题,以确保真正解决它们 -使用这两个问题“在实际环境中,学习者能做到这些吗?”和“能分辨他们是否做到了?”以确保你的学习目标的有效性和可用性。 -决定你的学习者需要到达的学习程度和熟练程度,然后进行相应学习体验的设计。 -识别学习者的技能属于快速部分还是缓慢部分,使用适当的策略发展相应的技能。 (查看原文)
    mon chat 2020-08-31 18:41:16
    —— 引自章节:第3章目标是什么43
  • 小结 -使用能够回忆起先验知识及元认知的策略,帮助记忆进行编码和检索 -学习过程中需要一些摩擦力。如果学习过程中太过于平滑,无法使学习者产生相应思考,所以,通常学习者需要参与到学习内容中,以便这些内容能够持久地保留在记忆里 -社交行为能够更有效地增加学习中的摩擦力 -只要有可能就尽量展示,而不是灌输。 -需要的内容比你想像得要少,只需要拥有与学习者有关的细节,但不用太多。 -使用反例能够有效地避免产生误解。 -考虑需要给学习者多少指导。不要在学习者进行每一步学习时都冲动地去帮助他们。 -成功的学习体验应该让学习者感觉自信和成功一一“就好像他们发明了微积分。” -使用CCAF模型,即情境( context)、挑战( Challenge)、行动( Activity)、反馈( Feedback),进行学习体验设计。 (查看原文)
    mon chat 2020-09-05 20:53:58
    —— 引自章节:第6章为知识而设计118
  • 小结 -掌握技能需要两个主要元素一一练习和反馈。 -学习者将在任何状态下进行实践练习,不管有没有你的陪同,但你可能并不喜欢他们在没有你时所做的实践练习。 -脑功能将会在反复练习中更加高效。 -避免不断增加新信息,这将会耗尽学习者的能量。正确的做法是在学习者进入下一个学习阶段前,应该为他们建立熟悉新信息的机会。 -如果你不让学习者得到充分的体息,他们将很快放弃。 -“流”是一种积极参与的状态,可以通过挑战及能力的平衡来创造这种感受。 -将实践练习按照时间分隔开来通过使用结构化的目标和实际成果,促进学习者参与。 -使用正确的反馈频率及多层面反馈来塑造学习者行为。 -当需要评估学习者表现时,尽可能地使用真实的任务。 (查看原文)
    mon chat 2020-09-05 20:53:58
    —— 引自章节:第7章为技能而设计141
  • 小结 -学习设计者需要考虑两种类型的动机:学习的动机和行为的动机。 -当你听到“我知道,但是…”这类话时,你可能需要为动机进行设计。 -“我知道,但是………”通常就因为人们惯于从经验中进行学习我们从经验中学习,但如果我们从经验中学习到的东西是错误的,那就会成为一个问题。 -改变很难。 -我们是习惯性动物一一刺激只能造成短期学习曲线,如果我们能够帮助学习者建立一个新的习惯,或许能够到达成功。 -你也许能影响学习者,但你无法控制他们。 -学习体验设计应该能够让学习者了解到新的事物是有用的,并且容易使用。 -确保学习者有机会进行观察和亲自尝试新的流程或方法 -学习者需要新的挑战或技能来感受自我效能 -以意见领袖为例子 (查看原文)
    mon chat 2020-09-05 20:53:58
    —— 引自章节:第8章为动机而设计157
<前页 1 2 3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