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只能用震惊来形容。 亨利勋爵的谈话可以摘抄下来
有些人满嘴嘴炮,忽悠别人下火坑,自己其实骨子里一点也不敢这样尝试。这个人就是亨利。亨利勋爵是个天才教唆犯,蛊惑道连格雷又绝不亲自动手,纵情享乐又始终克制在界限内。
“世人所谓的不道德之书,其实展现了世界本身就有的耻辱。”文字和故事的节奏感极佳,而开篇序言,绝非浅薄“毒舌”之语。只能用厉害形容。#我做的书#
王尔德夹带太多的私货了,导致小说的故事性大打折扣,而夹带的哲学思辨本身也不太成系统。有一种被掐头去尾,不知所云的感觉。王尔德肯定是因生活经历有感而发,但这些感想与小说本身的关联度实在太小,尤其是亨利勋爵的言辞,可以说一直在空中飘荡
这版封面倒不是难看,只是像童书...如果有典藏版,做丝绒质感或许更好。
王尔德/亨利勋爵,就是消费时代的享乐主义lifestyle博主吧哈哈…。不过我还是认为「当你停止创造,你的才能就不再重要,剩下的只有品味,品味会排斥其他人,让你变得更狭隘,所以,要创造。」 别把美看得太重了,感官无法拯救灵魂…
如果要写一个悲剧,一开始要给足主角美与赞扬,这样一步步败落直至走向深渊,才够悲。
前三分之一欲罢不能,中三分之一索然无味,后三分之一感慨万千。是局限于人生阅历吗? 我无法对中间1/3产生强烈共鸣... 勋爵不是魔鬼,只是对生活有很多迷人、令人震惊且信服的理论,虽然其中有些或许是毒药。Dorian也不是魔鬼,Dorian只是对勋爵和他的那本书进行了错误的解读,以至于毁了自己的生活... 读的过程中一直在猜想王尔德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才能写出勋爵这样的角色和他那些无法让人反驳的理论,并感觉自己好像爱上他了
只有两种人最具有吸引力,一种是无所不知的人,一种是一无所知的人。
从头到尾都如同万华镜般炫目,王尔德的美学理论造成的氛围在书中几乎溢了出来,会使人弄不清现实与幻象的界限。要说有什么不对劲的,那就是王尔德过于天才,过于机智了,全文都是能品味再三的、精雕细琢的语句,对于常人来说,距离感过强了。
永远不要直视丑陋的自己 会死人的
生病的周末读完,起初是被故事的设定吸引,读了之后才发现处处是对新享乐主义的嘲讽。
故事开始于一个奇妙的愿望,最后却在戏剧性的死亡中结束。道林格雷最终的结局喻示着虚弱无力的纵欲主义的结局。将毫无节制的纵欲当作一种放荡不羁的浪漫,把爱人的死亡当作一出动人的悲剧,把荒诞不经的行为称作艺术,把不负责任的言谈奉为人生哲学。这种虚假的、人造的“美”终将在真实的生活面前毁灭。这是无病呻吟的、矫揉造作的“美”,是一种庸俗之人的情感放纵和自我沉溺。天才和疯子只有一步之遥,艺术家和庸人同样如此。可悲的是,多少人将纵欲称为艺术,将放荡当作偶像。 王尔德给人类心灵的复杂绘了一幅生动的画像,我们可以看见的,应该看见的,不应仅仅是那些博人眼球的金句。 如果要模仿书中的口吻说一个“金句”,我也许会说:把艺术家本人和其作品混为一谈的人,最愚蠢不过。
忍痛扔了掉渣又(感觉会)掉色的渣护封后,轻轻软软地卷在手里读起来的感觉好极了。
如果不用为犯下的罪孽付出代价,我们每个人都会露出人性的恶
这本书就像毒草
比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的《伊莎贝尔》有过之无不及。如果为了长久的美貌需要背负着灵魂的债,那么还不如选择优雅的老去,至少灵魂是干净的,心灵是平静的~
「漂亮话」连篇,幽默、刻薄,貌似鼓吹之物又极尽现实的嘲讽,能让人跳脱自我价值取向的感觉到非常易读。看有说故事无趣的,我恰认为非常有张力,精彩不在于情节性的,而是在于其戏剧性。
读过,想买
三星半吧。难以认同王尔德大肆贩卖的诸多由私人体验衍生出的“人生道理”,只有少数能够接受。回想起《自深深处》也打了三星,果然我始终对他喜欢不起来。
> 道林·格雷的画像
632 有用 向晚 2017-02-22 19:07:23
只能用震惊来形容。 亨利勋爵的谈话可以摘抄下来
744 有用 olive 2017-10-17 23:20:59
有些人满嘴嘴炮,忽悠别人下火坑,自己其实骨子里一点也不敢这样尝试。这个人就是亨利。亨利勋爵是个天才教唆犯,蛊惑道连格雷又绝不亲自动手,纵情享乐又始终克制在界限内。
379 有用 阿丘 2016-11-18 11:30:18
“世人所谓的不道德之书,其实展现了世界本身就有的耻辱。”文字和故事的节奏感极佳,而开篇序言,绝非浅薄“毒舌”之语。只能用厉害形容。#我做的书#
445 有用 班斯特人 2018-08-10 22:36:35
王尔德夹带太多的私货了,导致小说的故事性大打折扣,而夹带的哲学思辨本身也不太成系统。有一种被掐头去尾,不知所云的感觉。王尔德肯定是因生活经历有感而发,但这些感想与小说本身的关联度实在太小,尤其是亨利勋爵的言辞,可以说一直在空中飘荡
150 有用 Syfannn 2017-03-05 15:31:23
这版封面倒不是难看,只是像童书...如果有典藏版,做丝绒质感或许更好。
98 有用 morningcoffee 2017-09-10 20:23:21
王尔德/亨利勋爵,就是消费时代的享乐主义lifestyle博主吧哈哈…。不过我还是认为「当你停止创造,你的才能就不再重要,剩下的只有品味,品味会排斥其他人,让你变得更狭隘,所以,要创造。」 别把美看得太重了,感官无法拯救灵魂…
98 有用 素闲 2017-08-12 21:27:23
如果要写一个悲剧,一开始要给足主角美与赞扬,这样一步步败落直至走向深渊,才够悲。
91 有用 潇夏Emma 2017-05-13 21:29:58
前三分之一欲罢不能,中三分之一索然无味,后三分之一感慨万千。是局限于人生阅历吗? 我无法对中间1/3产生强烈共鸣... 勋爵不是魔鬼,只是对生活有很多迷人、令人震惊且信服的理论,虽然其中有些或许是毒药。Dorian也不是魔鬼,Dorian只是对勋爵和他的那本书进行了错误的解读,以至于毁了自己的生活... 读的过程中一直在猜想王尔德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才能写出勋爵这样的角色和他那些无法让人反驳的理论,并感觉自己好像爱上他了
79 有用 Ray666 2017-03-27 15:39:52
只有两种人最具有吸引力,一种是无所不知的人,一种是一无所知的人。
66 有用 文小史 2018-06-03 11:21:29
从头到尾都如同万华镜般炫目,王尔德的美学理论造成的氛围在书中几乎溢了出来,会使人弄不清现实与幻象的界限。要说有什么不对劲的,那就是王尔德过于天才,过于机智了,全文都是能品味再三的、精雕细琢的语句,对于常人来说,距离感过强了。
57 有用 BYP 2017-06-10 21:26:10
永远不要直视丑陋的自己 会死人的
45 有用 两块方糖才够甜 2017-03-24 11:50:45
生病的周末读完,起初是被故事的设定吸引,读了之后才发现处处是对新享乐主义的嘲讽。
64 有用 缓慢的我 2019-03-28 22:48:29
故事开始于一个奇妙的愿望,最后却在戏剧性的死亡中结束。道林格雷最终的结局喻示着虚弱无力的纵欲主义的结局。将毫无节制的纵欲当作一种放荡不羁的浪漫,把爱人的死亡当作一出动人的悲剧,把荒诞不经的行为称作艺术,把不负责任的言谈奉为人生哲学。这种虚假的、人造的“美”终将在真实的生活面前毁灭。这是无病呻吟的、矫揉造作的“美”,是一种庸俗之人的情感放纵和自我沉溺。天才和疯子只有一步之遥,艺术家和庸人同样如此。可悲的是,多少人将纵欲称为艺术,将放荡当作偶像。 王尔德给人类心灵的复杂绘了一幅生动的画像,我们可以看见的,应该看见的,不应仅仅是那些博人眼球的金句。 如果要模仿书中的口吻说一个“金句”,我也许会说:把艺术家本人和其作品混为一谈的人,最愚蠢不过。
29 有用 北卅研 2017-04-05 15:24:22
忍痛扔了掉渣又(感觉会)掉色的渣护封后,轻轻软软地卷在手里读起来的感觉好极了。
40 有用 -77 2017-03-12 10:16:39
如果不用为犯下的罪孽付出代价,我们每个人都会露出人性的恶
32 有用 海上的笑话 2017-07-25 22:58:23
这本书就像毒草
28 有用 文小妖 2017-02-25 17:30:43
比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的《伊莎贝尔》有过之无不及。如果为了长久的美貌需要背负着灵魂的债,那么还不如选择优雅的老去,至少灵魂是干净的,心灵是平静的~
16 有用 Jinni 2017-11-03 02:45:01
「漂亮话」连篇,幽默、刻薄,貌似鼓吹之物又极尽现实的嘲讽,能让人跳脱自我价值取向的感觉到非常易读。看有说故事无趣的,我恰认为非常有张力,精彩不在于情节性的,而是在于其戏剧性。
13 有用 送张道长下山° 2017-03-09 11:49:47
读过,想买
16 有用 Aulis 2019-02-27 11:07:59
三星半吧。难以认同王尔德大肆贩卖的诸多由私人体验衍生出的“人生道理”,只有少数能够接受。回想起《自深深处》也打了三星,果然我始终对他喜欢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