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为程应镠先生写作的首部历史人物传记。作者着重研究了范仲淹与同时代人的关系,详细叙述范仲淹的仕宦经历、德业文章、边塞武功、公谊私交,既勾画了范仲淹先忧后乐、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家风骨,同时又映照出他所处时代的历史风云变幻。本书叙事严谨,文字练达,作者为人物立传坚持论丛史出,史观自然流露,是一部历史人物研究的典范之作。
作者着重研究了范仲淹和同时代人的关系,对范仲淹与宋仁宗、刘太后、晏殊、吕夷简、韩琦,等等,都根据可信的材料,作了叙述。作者写作时仅就事实叙述清楚,不作渲染也不发议论。坚持了着力于叙事以及与事相关联的人的原则,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
作者简介 · · · · · ·
程应镠(1916—1994),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与古籍研究所的创立者,长期从事魏晋南北朝史和宋史研究。青年时代相继在燕京大学与西南联大学习,受学于顾颉刚、陈寅恪、沈从文、闻一多、吴晗等诸师。主编《中国历史大辞典·宋史卷》,著有《南北朝史话》《范仲淹传》《流金集》等。
目录 · · · · · ·
自序/1
一、 少有大志/1
二、 登进士第/6
三、 海角逢春/12
四、 “梅福官卑数上书”/20
五、 由秘阁校理出为通判/25
六、 皇太后之死与皇后之废/32
七、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40
八、 朋党之灾/47
九、 三出专城/54
一、 两浙之行/62
一一、 “大范老子”和“小范老子”/73
一二、 青涧城和好水川/83
一三、 降官、让官/91
一四、 大顺城/99
一五、 “西贼闻之惊破胆”/105
一六、 宋夏和议与政局变化/114
一七、 得人则治,失人则乱/121
一八、 庆历新政/129
一九、 辨诬/142
二、 宣抚河东/152
二一、 “退者道之止”/160
二二、 “步随芳草远”/167
二三、 死生师友/176
二四、 “忧事浑祛乐事还”/183
二五、 重到杭州/189
二六、 最后的日子/198
范仲淹事迹著作编年简录/206
参考书目/228
· · · · · · (收起)
一、 少有大志/1
二、 登进士第/6
三、 海角逢春/12
四、 “梅福官卑数上书”/20
五、 由秘阁校理出为通判/25
六、 皇太后之死与皇后之废/32
七、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40
八、 朋党之灾/47
九、 三出专城/54
一、 两浙之行/62
一一、 “大范老子”和“小范老子”/73
一二、 青涧城和好水川/83
一三、 降官、让官/91
一四、 大顺城/99
一五、 “西贼闻之惊破胆”/105
一六、 宋夏和议与政局变化/114
一七、 得人则治,失人则乱/121
一八、 庆历新政/129
一九、 辨诬/142
二、 宣抚河东/152
二一、 “退者道之止”/160
二二、 “步随芳草远”/167
二三、 死生师友/176
二四、 “忧事浑祛乐事还”/183
二五、 重到杭州/189
二六、 最后的日子/198
范仲淹事迹著作编年简录/206
参考书目/228
· · · · · · (收起)
喜欢读"范仲淹新传"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范仲淹新传"的人也喜欢 · · · · · ·
范仲淹新传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1 条 )

范仲淹传:文章与功业,有志不能成
著:程应镠 出版:长江文艺出版社 学生时代因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让我记住了范仲淹,还时常觉得这《岳阳楼记》这么好,他真的没有去过,只是凭想象而做的么?还有就是为什么范仲淹不是唐宋八大家呢? 于是打开程应缪先生的《范仲淹传》来了解历史上的范文正...
(展开)

作为庶子和继子的范仲淹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 说来有些无奈——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事情是你没法选择或拒绝的。比如说,你没法选择你的父母和出身。如果你是《红楼梦》中贾府赵姨娘的儿子,你就会是贾环,别人对待你,和对珍大爷、宝二爷、琏二爷完全不一样。 庶子是一种宿命。在《春秋》出场的第一位鲁国国君鲁隐公... (展开)
鉴书团-读到的第一本《范仲淹传》,让我认识了位有血有肉的范仲淹
最早知道范仲淹是课本里的《岳阳楼记》,要求背诵全文,语言优美,对其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文句印象深刻,一直在想是什么样的一个人才能说出这样的话,进而想去了解范仲淹是怎样的人,这次有幸参加了这本《范仲淹传》的鉴书团活动,非常惊喜。拿到书后,...
(展开)

从《岳阳楼记》到《范仲淹传》
小时候学《岳阳楼记》,读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时惊为天人。后来三十多年,偶尔会重读《岳阳楼记》,在上博看元代范氏家刻本《范文正公集》,在央视的《唐宋八大家·欧阳修》中看范公与晏殊、...
(展开)

清晰而严谨的范仲淹研究,让我们完成对于他、对于北宋更多的了解
生活在苏州,对于范仲淹当然也是有所了解的。因为他生命之中最为困难的一段时间就与苏州有交集。比如在苏州的天平山上就有一个咒体庵,相传就是范仲淹“断粥读书”之地。 那么这样的传说是否是真实的呢?在我们经常能够听说的关于范仲淹的故事里有哪些是真实的历史事实,有哪些...
(展开)

天下归仁——《范仲淹传》读后
天下归仁,来自《论语·颜渊》。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以天下归仁来概括范仲淹的生平、思想、精神,来自《岳阳楼记》:“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
(展开)


范仲淹传:立足史学眼光的人物小传
一直以来不是很愿意读人物传记,往往文学的传记文采飞扬,情绪饱满,但失去了一份客观与丛容。这本范仲淹传,让我颇有意外之喜。作者程应鏐先生本身是历史专业学者,笔下的范仲淹传最大的特点就是“论从史出”,并且“不做渲染也不发议论”,作为写作者,这样的克制,是十分难...
(展开)
> 更多书评 21篇
0 有用 小葡萄 2022-01-14 16:14:40
宋军打输了宋夏战争中的全部主要战斗,但李元昊还是求和了,大宋真是太厉害啦
0 有用 半壁 2021-06-30 17:30:03
作为传记而言,行文很一般,没有章法,叙述拉杂,章节内没有重点,对和范仲淹有交集的人物一笔带过的太多了,不如选取重点人物写到位。全书读下来印象最深的是范仲淹除了给国家举贤,就是在给知交故友写墓志铭…
0 有用 栁向阳 2017-03-24 17:03:38
王瑞來 / 山西教育出版社 / 2015-8 《天地間氣 : 范仲淹研究》,还不错。
0 有用 南山明 2021-10-31 16:16:37
姜老辛辣
1 有用 Xiaokon 2019-01-05 14:21:22
史料基本就那些,文笔很一般,叙述偏为啰嗦。作者为了普及将之写得通俗,也就流于庸俗了。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虽然佩服文正公的为人,但全书读来,并没有多体会到文正公的伟大之处。作者想要从小事凸显,只是文正公的伟大之处却在于其处江湖之远而忧其君,在于济世救民之心一贯始终。